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核心观点摘要:当前塑料行业正面临产能扩张加速、需求复苏缓慢及国际贸易政策波动的多重挑战,价格中枢持续承压。1-5月数据显示,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均价同比分别下跌8.7%和3.8%,供需失衡与宏观扰动共同推升行业竞争激烈程度。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塑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5月底,国内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市场价格较2024年同期持续走弱。具体来看:
价格下跌主要源于三重压力叠加:一是新增产能释放导致供给端持续扩张;二是外需受中美关税博弈影响出现结构性波动;三是国际油价走弱削弱了成本支撑。
1. 聚乙烯(PE)产能增速突破7%:2025年新投产装置已达258万吨,总产能升至3,829万吨,较去年底增长7.2%,产量增量直接推高市场供应压力。
2. 聚丙烯(PP)产能稳步提升:新增产能196万吨使行业总规模扩增至4,656万吨,增速达4.4%。产能快速释放背景下,企业需通过价格竞争争夺市场份额,进一步压制利润空间。
尽管国内经济温和回暖,但塑料下游开工率改善有限:
1. 产能过剩倒逼价格竞争:新增装置投产后,企业需通过降价去库存,2025年下半年行业或将进入“以价换量”阶段。
2. 关税博弈影响贸易流向:若中美关税政策未见缓和,塑料制品出口或持续承压,迫使厂商转向内需市场,加剧国内竞争。
3. 油价波动与汇率风险:作为石化产业链核心原料,国际油价及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扰动成本端与利润空间。
综合来看,2025年下半年塑料市场仍需面对以下关键挑战:
预计未来数月塑料市场价格中枢仍将维持低位运行,行业或将通过产能出清、技术升级等方式加速洗牌,具备成本优势与差异化竞争力的企业有望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更多塑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塑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