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城市建设不断追求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当下,透水砖作为关键建材备受瞩目。2025 年,透水砖行业标准进一步细化,其市场也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以下是2025年透水砖行业标准分析。
透水砖作为一种重要的环保建材,其行业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具有关键作用。2025年,透水砖行业标准在多个方面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规定。再生陶瓷砖是一种以废弃陶瓷产品及其他工业固废为原材料,通过调配颗粒度和添加量,经二次节能烧结后制成的砖块。目前主要包括再生透水砖、全瓷砖、再生釉料等。现从三大方面来分析2025年透水砖行业标准。
在抗压强度方面,依据《GB/T 25993 - 2021 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标准,有着细致的等级划分。C30 等级要求抗压强度≥30MPa,适用于人行道、庭院这类轻荷载区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人行道上行走,C30 等级的透水砖足以承受行人的重量,保障行人安全舒适地通行。C40 等级抗压强度≥40MPa,可用于停车场、消防通道等中等荷载区域,像停车场中,车辆频繁进出、停放,C40 等级的透水砖能稳定承载车辆的重量,确保场地的正常使用。C50 及以上等级,抗压强度≥50MPa,适合重型车辆通行的工业区、物流园区等,在工业区,重型货车往来穿梭,只有高抗压强度的透水砖才能满足其长期使用需求。
透水系数也是关键标准之一。国家标准规定,透水砖透水系数≥0.5mm/s,而优质产品的透水系数更可达 1.0 - 3.0mm/s。透水砖良好的透水性能能够让雨水迅速渗透到地下,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例如在一场中雨过后,符合标准的透水砖铺设区域,地面不会出现大量积水,雨水能快速下渗,补充地下水资源,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透水砖在外观质量、尺寸容许偏差、耐磨性、保水性、抗冻性等方面也都有相应标准。如外观质量上,正面粘皮及缺损的最大投影尺寸≤10.0mm,缺棱掉角的最大投影尺寸≤15.0mm ,非贯穿裂纹长度最大投影尺寸≤10.0mm,且不容许有贯穿裂纹、分层现象,色差也要求不明显。这些标准从各个维度确保了透水砖的质量,使其能够在不同环境和使用场景中发挥出应有的性能。
2025年,透水砖市场规模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受多方因素推动,我国透水砖市场前景广阔。预计 “十四五” 期间,我国透水砖市场规模将以2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5-2030年中国透水砖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预计发展到2025年,我国透水砖市场规模将达到540亿元左右。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截至2025年,中国已有超过600个城市纳入试点),透水砖作为核心环保建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政策红利下,行业技术加速迭代,新型透水砖如砂基透水砖、陶瓷透水砖占比逐步提升,2025年预计占市场份额的25%以上。此外,透水砖功能向生态化延伸,如水质净化、地表温度调节等,材料研发推动产品寿命延长至10年以上,维护成本降低30%。
从市场需求端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等公共区域的建设与改造,对透水砖的需求持续上升。在老旧城区改造项目中,为解决排水不畅等问题,大量采用透水砖进行路面铺设。以某老旧小区改造为例,改造前每逢雨季小区内道路积水严重,居民出行不便。改造过程中使用透水砖重新铺设道路,改造后即使在暴雨天气,路面也基本无积水,极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在新区建设中,遵循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透水砖更是成为地面铺装材料的首选之一。
在细分产品领域,普通透水砖、混凝土透水砖需求占比最大,合计市场规模占比达到 65%。普通透水砖主要由碎石组成,成本相对较低,在人行步道、广场等场景应用广泛。混凝土透水砖则由河沙、水泥、透水剂等组成,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和透水性,在人行道、车行道、广场、公园等多种场景都有大量使用。随着人们对环保和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陶瓷透水砖、生态透水砖等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长,它们以独特的性能和美观性,在一些高端小区、景观广场等场所得到应用。
从地域分布上,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城市化进程较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对透水砖的市场需求量大,市场份额较高。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高,在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景观提升等项目中,大量使用透水砖。而中西部地区,虽然目前市场需求相对较小,但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其透水砖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例如一些中西部城市开始加大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力度,透水砖的应用也随之增加。
在政策层面,我国政府对海绵城市建设极为重视,一系列相关政策陆续出台。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为海绵城市建设指明方向。2022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进一步细化工作要求。2024年5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的通知》推广成功经验。这些政策的持续推进,使得透水砖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材料,其应用范围必将不断扩大。在新建城区,按照住建部最新《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2025年起新建城区透水铺装率不得低于60%,这将直接带动透水砖的大量需求。
技术创新也将推动透水砖行业发展。透水砖行业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材料。在生产工艺上,从传统工艺向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模式转变。例如混凝土透水砖的生产,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从原料搅拌、成型、养护到成品包装的全自动化操作,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在材料方面,采用工业废渣、天然石材等环保材料替代传统材料。利用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渣作为原料,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添加天然石材,如花岗岩、玄武岩等,提高了透水砖的耐久性和美观度。一些透水砖还应用了3D打印技术,使砖体设计更加多样化,能满足不同场景的美学需求,同时提高施工效率;纳米技术的应用让砖体表面具有自洁功能,减少维护成本。
市场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目前,透水砖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既有大型企业,也有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品牌等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产品线丰富,市场覆盖面广。中小型企业则依靠灵活的经营策略和本地化服务,在特定区域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随着行业整合的加剧,未来市场竞争格局将逐步向大型企业集中。大型企业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附加值;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将更加复杂,一些企业可能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市场。
2025年透水砖行业在标准规范、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上都展现出独特的特点。这些政策共同构建了从种质资源保护到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制度保障。
更多透水砖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透水砖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