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当下,高端汽车板的质量要求日益严苛,而带钢边部毛刺问题成为制约其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去毛刺机行业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设备,在高端汽车板重卷生产线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相关生产实践的研究与改进,去毛刺机的应用不断优化,有效提升了汽车板的生产质量,降低了企业成本,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汽车板作为主要原材料的需求大幅增加。然而,国内高端汽车板生产不仅存在对外进口需求较大的情况,且部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高端汽车生产厂家的高要求。在武钢第二冷轧厂精整分厂的 C260、C271 汽车板重卷线中,原有机组的去毛刺机存在明显不足。其采用上辊为平辊小辊、下辊为通长辊的结构,导致去毛刺效果不佳,大量板带材未能有效去除毛刺,甚至带材底部偶尔会产生擦划伤。带钢边部毛刺不仅会对辊道、轧辊等设备造成撞击、辊面划伤、辊身裂纹等伤害,增加后续设备受损风险,还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同时,为减少毛刺需频繁更换圆盘剪剪刃,平均每月因毛刺量超标更换的剪刃约 16 片,进一步增加成本。更重要的是,像广州汽车、通用汽车等重点用户对毛刺缺陷零容忍,严重影响了客户对产品的使用信心。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去毛刺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去毛刺机是保障带材质量的关键设备,其为单机框架式结构,由机架、开口度调整装置、操作侧及传动侧去毛刺辊、前后连接导板台、气动系统和检测开关系统等组成。机架为焊接结构,开口度调整装置包含相反旋向的丝杠、导向光杠和减速电机等,去毛刺辊安装在导向座上,由开口度调整装置驱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挤压带钢边部,去除经圆盘剪切边后翘起的毛刺。挤压位置和压力是决定去毛刺效果的关键,需预先标定压合位置,机组人员根据带材宽度设定开口度,去毛刺辊在编码器计算下精准到达指定位置。
为优化去毛刺机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多项对比实验。在压力调节方面,气动系统中去毛刺辊上辊下压气缸的压缩空气压力范围为 0.2~0.5MPa。实验发现,当压力设定为 0.5MPa 时,带钢边部压痕较深,宽度约 2~3mm,还易产生细小边浪;压力为 0.2MPa 时,几乎无压痕,毛刺无法去除;而 0.3MPa 时,压痕浅(宽度约 1mm),下表面毛刺高度小于板厚的 5%,去毛刺效果好,且无新缺陷产生。
在辊面压合相对位置调整方面,因带材厚度不同(薄料 0.6~1.0mm,厚料 1.2~2.0mm),需调整压辊位置。对厚度 0.8mm、宽度 1560mm 的薄料,设定去毛刺辊宽度为原宽度两侧各加 1mm(即 1562mm)、压力 0.3MPa 时,带钢下表面几乎无毛刺,压痕宽度在 1mm 以内,效果良好。对厚度 1.35mm、宽度 1560mm 的厚料,同样设定宽度两侧各加 1mm 时,虽下表面无毛刺,但压痕较深(约 1.5mm),操作侧出现积屑瘤擦划伤;当宽度两侧各加 2mm 时,压痕浅(约 1mm 以内),无擦划伤,去毛刺效果佳。
为确保去毛刺机持续有效工作,需做好相关维护和优化工作。由于带钢边部毛刺集中在下表面,去毛刺辊下辊(弧形滚轮)长期使用后,易在防锈油黏结下形成积屑瘤,需用一定粒度的砂纸配合清亮润滑油或汽油打磨去除,避免对带材造成擦划伤或点状伤痕。此外,带材长期跑偏会导致去毛刺辊两侧压合位置漂移,需重新标定;若辊体本身位移,可松开锁紧螺母,旋转芯轴微调上、下辊相对位置。
通过对去毛刺机的改进与优化,其在武钢冷轧厂精整分厂的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去毛刺机能够满足高端汽车板及家电板等对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带材的去毛刺需求,对薄料和厚料均有良好效果。带钢边部毛刺缺陷被有效去除,满足毛刺厚度小于板厚 5% 的标准,大幅降低了圆盘剪剪刃的更换频率,减少了生产成本和产线后续胶辊伤辊风险,提升了产品质量,为企业赢得了客户信任,也为钢铁行业冷轧领域板带材精整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助力高端汽车板及家电板制造行业的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去毛刺机在高端汽车板重卷生产线中地位关键。通过对其结构、原理的研究,结合压力调节、位置调整等实验优化,以及日常维护,去毛刺机有效解决了带钢边部毛刺问题。不仅提升了高端汽车板的质量,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还顺应了2025年去毛刺机行业技术优化推动质量升级的趋势,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更多去毛刺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去毛刺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