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固态硬盘作为一种基于半导体技术的数据存储设备,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机械硬盘主导的存储市场格局,在笔记本电脑、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众多领域迅速普及,以下是2025年固态硬盘市场规模分析。
《2025-2030年中国固态硬盘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固态硬盘市场规模已从2017年的13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134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1470亿美元。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推动数据中心对高速、大容量存储的需求。2024年上半年,全球五大原厂(三星、SK海力士、美光、铠侠、西部数据)企业级SSD总营收达94.96亿美元,同比增长56.6%。
中国已成为全球固态硬盘市场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规模达62.5亿美元,同比增长187.9%,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运营商、金融、能源等行业加大信息化改造投入,推动SSD采购量快速增长。2024年,运营商和政企机构贡献了中国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的主要增量。
2021年亚太地区固态硬盘市场规模达88.5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28.4%。中国、韩国、日本是亚太地区的主要增长引擎。中国因数据中心建设和政企数字化转型需求,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之一;韩国凭借三星、SK海力士等存储芯片巨头,在高端固态硬盘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日本通过数万亿日元产业补助政策振兴半导体产业,推动固态硬盘技术迭代。
北美是全球第二大固态硬盘市场,2021年市场规模达76.3亿美元。数据中心、云计算、AI等领域对高性能固态硬盘的需求旺盛。美国企业不断增加IT基础设施投入,推动服务器端SSD部署。例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云服务商大规模采用企业级固态硬盘,提升存储性能。
欧洲是全球第三大固态硬盘市场,2021年市场规模达66.6亿美元。欧洲市场以消费电子和企业级应用为主,增长相对稳定。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推动数字化转型,带动固态硬盘需求增长。欧盟通过《数字欧洲计划》投入75亿欧元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推动固态硬盘技术自主化。
三星、SK海力士、美光、铠侠、西部数据五大原厂占据全球80%以上市场份额。三星凭借完整的产品线和技术优势,2024年上半年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份额达44.9%;SK海力士旗下Solidigm作为最大QLC企业级SSD供应商,市场份额达31.3%。金士顿、威刚、雷克沙等第三方模组厂商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全球零售渠道客户端固态硬盘市场中,金士顿市场份额达34%,中国大陆企业(雷克沙、金泰克、佰维、七彩虹)合计占比32%,其中4家进入全球Top5。
政府、金融、电信等行业优先采购国产固态硬盘推动忆联、大普微、浪潮等企业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23年,忆联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9.3%跃升至22.4%,长江存储QLC闪存颗粒在数据中心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国产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封装测试等核心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大普微、平头哥、忆芯科技、英韧科技等厂商推出PCIe 5.0主控芯片,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固态硬盘市场规模分析指出,2025年PCIe 5.0 SSD将逐步替代PCIe 4.0,成为高端市场主流。群联电子、英韧科技等厂商已推出PCIe 5.0主控芯片,预计2025年下半年PCIe 5.0 SSD出货量将快速增长。CXL(Compute Express Link)协议通过高速、低延迟的互联技术,实现CPU与固态硬盘的直接通信,提升存储性能。英特尔、三星等企业已推出支持CXL协议的固态硬盘,预计2026年CXL 固态硬盘将进入数据中心市场。
云服务商通过提供存储即服务,降低企业存储成本。例如,亚马逊AWS推出EBS SSD卷服务,用户可按需扩展存储容量和性能。企业级固态硬盘成本下降和性能提升,推动全闪存数据中心普及。例如,阿里云、腾讯云等头部企业已实现核心业务全闪存化,提升存储性能和能效比。
展望未来,云计算和互联网企业持续加大AI资本的投入,数字基础设施的演变和现代化、以云为中心的架构的激增以及人工智能等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的增加,进一步加速企业对固态硬盘的需求。
更多固态硬盘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固态硬盘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