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 年,透水混凝土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保意识的增强,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绿色建筑材料,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透水混凝土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研究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2025-2030年中国透水混凝土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成为降低资源消耗、解决垃圾处置难题的关键途径。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绿色建筑材料,以其良好的透水性和力学性能,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材料。然而,如何在保证透水性能的同时,提升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研究再生骨料粒径、目标孔隙率及掺量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为透水混凝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是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指标。研究表明,再生骨料的粒径和目标孔隙率对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当目标孔隙率为 17% 时,再生骨料粒径为 16~19mm 的透水混凝土的 28 天抗压、抗拉、抗折强度分别为 14.1MPa、1.3MPa、1.3MPa,较 4.75~9.5mm 再生骨料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分别降低了 23.0%、55.2%、52.2%。这表明,随着再生骨料粒径的增大,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逐渐下降。这是因为较大的骨料粒径会导致骨料表面包裹的水泥浆体厚度增加,减弱骨料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是其核心功能之一。研究发现,再生骨料粒径和目标孔隙率对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有显著影响。当目标孔隙率为 17% 时,再生骨料粒径为 16~19mm 的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和连续孔隙率最大,分别为 0.7mm/s 和 16.6%。这表明,较大的骨料粒径和较高的孔隙率能够显著提升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这是因为较大的粒径和孔隙率能够增加混凝土内部的连通孔数量,降低水分通过的阻力,从而提高透水系数。
透水混凝土行业现状分析指出,透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是其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再生骨料的掺量对透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显著影响。当再生骨料掺量为 30% 时,透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略优于纯天然骨料混凝土。这是因为适量的再生骨料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降低孔隙中的含水量,从而提高抗冻性能。然而,当再生骨料掺量超过 30% 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会有所下降。
2025 年,透水混凝土行业在性能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对再生骨料粒径、目标孔隙率及掺量的研究,可以有效提升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和抗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控制再生骨料的粒径和掺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透水混凝土的耐久性。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透水混凝土有望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更多透水混凝土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透水混凝土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