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能源需求持续攀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原煤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达24.0亿吨,同比增长5.4%,进口量同比下降11.1%至2.22亿吨。与此同时,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入开采与运输环节,重点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能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以下从生产供应、智能升级及物流体系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原煤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在上半年实现24.0亿吨,同比增幅达5.4%,其中6月单月产量为4.2亿吨,日均产量1404万吨。尽管进口量同比下降11.1%至2.22亿吨,但国内生产端的持续发力确保了电煤供应稳定有序。重点企业通过优化产能布局和强化库存管理,使电厂存煤水平保持高位,有效应对迎峰度夏期间的能源需求高峰。
2025年,全国智能开采产能占比首次超过50%,建成907处智能煤矿和1806个智能工作面,累计替代高危岗位1.6万余个。以内蒙古黑岱沟露天矿为例,通过5G网络实现300吨级无人驾驶矿卡的协同作业,4D光场与激光雷达系统可精准识别250米内微物,并监测毫米级山体位移。黑龙江龙煤集团则将采煤机械化率提升至99.5%,高危岗位人员减少90%。重点企业在智能装备研发、无人化改造及绿色技术应用中发挥核心作用,如采用废弃机油再生技术年转化8000吨危险废物为高性能炸药,同时降低爆破频次40%。
为应对产能释放需求,全国煤炭运输体系加速完善。新疆至江苏的煤炭专列开通后,单趟运输3500吨优质煤炭,助力华东地区能源安全。铁路系统方面,大秦铁路7月日均运煤105万吨,新疆铁路日均发运量达41万吨;同时,“七纵五横”铁路干线与北方七大港口的协同,辅以33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形成覆盖全国的立体输送网络。重点企业通过参与基建投资和物流优化,进一步巩固了供应链韧性。
2025年上半年中国原煤市场呈现“稳产增效、智能驱动”的双重特征:产量增长确保能源安全,智能化技术重塑开采与运输效率,立体化物流体系强化区域协同。重点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能升级和绿色转型,在保障国内能源需求的同时,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未来,随着智能化改造的深化及低碳技术研发加速,原煤市场将在可持续路径中持续发挥基础性作用。
更多原煤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原煤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