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当前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弹力绷带作为非侵入性、经济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其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展。2025年,随着对术后康复质量要求的提升,弹力绷带行业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价值愈发受到关注,尤其是在军事训练伤相关的膝关节手术康复中,针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常见的关节腔积液问题,弹力绷带的辅助治疗作用成为研究热点。军事训练中,因训练强度大、环境特殊等因素,训练伤发生率介于 7.64%~60.70%,其中下肢损伤占比最高,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下肢训练伤中影响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类型,术后关节腔积液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引发短期胀痛,还可能导致远期关节僵硬,因此探寻有效的积液控制手段对提升术后康复效果意义重大。以下是2025年弹力绷带行业趋势分析。
《2025-2030年中国弹力绷带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弹力绷带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旨在解决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腔积液难以有效控制的问题。目前,前交叉韧带损伤多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重建术治疗,但术中清理、钻取骨隧道等操作易导致术后大量关节积液,现有口服或静脉输注消肿止痛药物对早期积液控制效果欠佳,关节穿刺抽吸虽能缓解症状却存在感染风险。弹力绷带通过外部适度加压,可辅助控制肿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为解决这一临床难题提供了新方向。
研究选取了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79 例军事训练致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纳入标准为年龄 <50 岁、经磁共振成像确诊为前交叉韧带损伤且为单侧膝关节损伤;排除合并膝关节其他韧带损伤、滑膜炎、关节炎等关节液分泌异常疾病,以及前交叉韧带翻修术或术后感染、血栓、复杂半月板或软骨损伤的患者。根据术后患肢是否使用弹力绷带包扎,将患者分为 A 组(使用弹力绷带,n=39)与 B 组(使用无菌敷料,n=40),研究经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A 组年龄为 24.96±2.57 岁,男性 35 例(89.74%),术前周径差 2.26±0.50cm,VAS 评分 5.06±0.37 分,ROM 评分 109.37°±9.98°;B 组年龄为 25.64±3.81 岁,男性 35 例(87.50%),术前周径差 2.22±0.61cm,VAS 评分 5.17±0.44 分,ROM 评分 108.64°±8.51°,确保了研究的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的手术方法: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大腿近段缠绕止血带,常规铺无菌单并连接关节镜器械,膝关节屈曲 90°。于胫骨结节内侧 2.0cm 作 2.5cm 纵向切口,取股薄肌和半腱肌,对折 5 股后确保直径 > 8mm、长度 > 7cm,用高强线编织并在一端固定带袢钢板。建立前外侧入路置入关节镜,观察软骨及半月板损伤后,在细针头引导下建立前内侧入路,射频稳定损伤软骨,处理半月板损伤及增生滑膜皱襞,切除缝合损伤半月板。在定位器引导下分别于胫骨侧和股骨侧钻取隧道,将移植物牵拉入隧道后翻转股骨前外侧带袢钢板固定,牵拉移植物两端尾线并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观察有无撞击,膝关节屈伸 20 次后屈膝 30°,在胫骨侧隧道挤入界面螺钉固定胫骨侧尾线,用两根无结锚钉于胫骨隧道口做 2 次固定,剪除多余缝线后缝合切口,冲洗胫骨切口骨渣并吸净关节腔内残余液体后逐层缝合。术后第 2 天拔除引流管,限制负重,患者在佩戴支具情况下可扶双拐下地适度活动,术后 2 周膝关节保持伸直位,之后每周逐渐增加 30°,支具需佩戴 3 个月。两组患者术区均给予冰敷,并鼓励进行踝泵与直腿抬高练习,其中 A 组患者术后 7d 拆除弹力绷带。
观察指标方面,重点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2、4、7、14、28d 的双膝关节周径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评分,以及术后 28d 的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双膝关节周径差的测量方法为:在膝关节伸直位用带刻度的皮尺以髌骨上缘水平绕膝 1 周记录周径,采用同样方法测量对侧膝关节周径,二者作差得出结果。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21.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²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双膝关节周径差比较:A 组患者术后 2、4、7、14d 双膝关节周径差均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 28d 双膝关节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为:术后 2d,A 组 1.94±0.38cm,B 组 2.89±0.23cm(P<0.001);术后 4d,A 组 1.73±0.15cm,B 组 2.56±0.19cm(P<0.001);术后 7d,A 组 1.33±0.15cm,B 组 2.18±0.21cm(P<0.001);术后 14d,A 组 1.24±0.31cm,B 组 1.61±0.20cm(P=0.009);术后 28d,A 组 0.77±0.22cm,B 组 0.80±0.31cm(P=0.748)。这一结果表明,弹力绷带在术后早期对减少膝关节内积液具有显著作用。
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2、4、7、14、28d 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为:术后 2d,A 组 3.31±0.54 分,B 组 3.28±0.78 分;术后 4d,A 组 3.35±0.81 分,B 组 3.27±0.91 分;术后 7d,A 组 3.26±0.61 分,B 组 3.28±0.72 分;术后 14d,A 组 2.98±1.06 分,B 组 2.70±0.83 分;术后 28d,A 组 2.43±0.38 分,B 组 2.59±0.42 分。
A 组患者术后 2、4、7、14d 的 ROM 评分均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 28d 的 ROM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为:术后 2d,A 组 37.65±9.02°,B 组 29.97±10.40°;术后 4d,A 组 45.09±6.77°,B 组 36.07±8.03°;术后 7d,A 组 53.25±5.20°,B 组 44.53±6.65°;术后 14d,A 组 64.63±5.51°,B 组 56.47±6.32°;术后 28d,A 组 70.12±4.12°,B 组 68.89±5.54°。此外,A 组患者术后 28d 的 IKDC 评分为 75.12±5.81 分,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不良反应比较:A 组患者出现切口浅表处感染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56%(1/39);B 组患者出现肌间静脉血栓 1 例、切口浅表处感染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00%(2/4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弹力绷带的应用并未增加术后不良反应风险。
军事训练致前交叉韧带损伤在膝关节训练伤中发生率较高,损伤急性期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皮肤表面青紫及瘀斑,若未得到及时规范处理,易导致膝关节长期不稳、软骨面受力失衡,进而引发不可逆软骨损伤,远期可能发展为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与正常活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核心目的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预防或延缓关节炎发生发展,而自体肌腱移植重建术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术式,但术中操作带来的创伤易导致术后关节腔积液,若积液未有效控制,会加重患者胀痛感、限制关节活动度,不利于术后康复锻炼。
当前针对术后关节积液的控制手段存在局限性,口服或静脉输注药物效果较差,关节穿刺抽吸虽能暂时缓解症状却具有侵入性,增加感染风险。弹力绷带作为非药物、非侵入性的辅助手段,其在术后积液控制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通过外部持续机械压迫,限制术后组织液体渗出与积聚,减少细小血管渗透,从源头降低积液形成量;二是促进淋巴液回流,通过对膝关节周围组织的适度加压,加速淋巴液循环,减少积液堆积;三是稳定膝关节,减少术后不必要的关节活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积液生成概率。
从临床数据来看,弹力绷带在术后早期(2-14d)能显著降低双膝关节周径差,说明其对积液控制效果明确;同时提升术后早期 ROM 评分,为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有利条件,而早期功能锻炼对加速术后康复至关重要。此外,弹力绷带应用未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且具有经济、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在临床推广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尽管目前弹力绷带在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术期中尚未常规使用,但结合其在本研究中展现出的积液控制效果与安全性,未来有望成为该类手术术后护理的常规辅助手段,尤其在对康复效率与成本控制有较高要求的场景中,如军事训练伤术后康复,弹力绷带的应用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本研究围绕弹力绷带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腔积液控制中的应用展开,通过对 79 例军事训练伤患者的分组对照研究,系统分析了弹力绷带对术后恢复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术后 2-14d,使用弹力绷带的患者双膝关节周径差显著低于使用无菌敷料的患者,术后早期 ROM 评分显著更高,术后 28d IKDC 评分也更优,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从作用机制来看,弹力绷带通过外部加压实现了积液控制、循环促进与关节稳定的多重效果,同时具备经济、可重复使用、非侵入性的优势。
结合2025年弹力绷带行业趋势,随着医疗领域对术后康复质量与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升,弹力绷带在骨科术后护理,尤其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积液控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其不仅为临床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积液控制新选择,也为降低术后康复成本、提升康复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有望在更多骨科术后场景中实现常规化应用,为患者术后康复带来更大助力。
更多弹力绷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弹力绷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