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全球每4件泳装即产自中国兴城,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150亿元,海外仓网络覆盖33国
在消费升级和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泳装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全球市场格局。作为“中国泳装名城”,辽宁省兴城市凭借全产业链优势与数字化转型,持续巩固其在全球泳装市场的核心地位。当前,兴城泳装产品已销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国内市场份额超40%,国际份额突破25%。随着智能化生产体系的完善和跨境电商渠道的深化布局,这座海滨小城正引领泳装行业走向“小而美”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截至2025年6月,兴城市已形成由1300家泳装生产企业、300家配套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年均产量达1.9亿件套。其产品不仅覆盖传统欧美市场,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区域的渗透率也显著提升。值得关注的是,兴城通过在33个国家建设海外仓(其中17个已投入运营),构建了“设计—生产—销售”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实现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
以泳装博览会为例,第十五届东北亚国际泳装博览会吸引了全产业链企业参展,其中本土品牌占比60%。这类展会不仅成为行业趋势风向标,更推动了面料创新、智能制造等技术的落地应用。数据显示,兴城泳装规上企业已实现90%以上的设备数字化率,30%的核心生产设备来自国际先进品牌。
自2012年跨境电商兴起以来,兴城迅速抓住机遇,将电商基因融入产业DNA。目前当地拥有4万余家网店,80%的中国泳装电商出口产品从这里发货。通过亚马逊、Temu等平台,兴城泳装以“小单快反”模式精准触达全球消费者——企业可灵活应对订单需求,库存周转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50%以上。
在具体实践中,“柔性供应链+海外仓直发”成为核心竞争力。例如某龙头企业通过自动化裁床与数字印花设备联动,将生产周期压缩至7天内,同时依托西班牙、德国等海外仓储配网络,实现欧洲市场48小时送达。这种模式支撑了企业年均500万件套的泳装产能,并推动跨境电商销售额占比突破70%。
为应对用工成本上升和品牌建设挑战,兴城正推进全产业链智能化改造。当前集群内3万多台设备中,自动铺布机、智能裁床等先进装备占比超35%,部分头部企业已实现从面料分拣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此外,行业加速向“一精多元”产品结构转型:在巩固泳装核心业务的同时,拓展瑜伽服、健身服等运动品类,推动价值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政策层面,《兴城市泳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0)》明确提出建设六大产业园区,重点引育织造企业以补足上游短板。未来三年计划投资50亿元打造印染产业园和跨境电商枢纽,目标将全产业链本地配套率从68%提升至90%,进一步降低物流与沟通成本。
2025年的兴城泳装产业正站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交汇点上。通过夯实“小单快反”生产模式、完善海外仓网络布局、加速智能化改造,其全球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扩大。随着运动服饰消费升级和新兴市场崛起,兼具灵活性与专业性的兴城模式将成为中国泳装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样本。下一步,产业集群需在品牌价值提升、原创设计强化等方面精准发力,从而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主动的战略地位。
更多泳装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泳装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