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政策红利加速行业洗牌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算力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渗透各领域,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核心生产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截至2025年8月,中国多地通过发放算力券、建设智算中心等举措,推动算力建设与应用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当前全国智能算力规模已突破1460 EFLOPS,较2023年增长超两倍,政策支持下行业正加速形成"区域竞争-技术迭代-生态构建"的创新闭环。
各地政府通过发放算力券降低企业成本,抢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以成都为例,2024年推出的1亿元年度预算中,单家企业最高可获500万元补贴;上海则直接投入6亿元财政资金,并提供智能算力建设项目不超过10%的建设支持。这种"真金白银"的激励机制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研发压力,同时加速区域算力资源集聚效应形成。
数据聚焦
大模型训练与生成式AI应用推动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据行业统计,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已达725.3 EFLOPS(每秒百亿亿次运算),至2026年将实现翻倍增长。面对供需矛盾,企业正加速布局多元算力建设:嘉环科技在多地落地AI智算中心,甘肃金刚光伏子公司签下3.99亿元五年期算力服务合同,东材科技的高速树脂材料订单持续饱满。
竞争焦点
产业链各环节企业正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在硬件端,服务器核心材料供应商通过技术迭代提升算力密度;安全领域,亚信科技等服务商深度参与国家算力枢纽建设,形成"数盾"安全防护体系。同时行业呈现两大趋势:一是算力与垂直场景深度融合(如AI+政务云、工业软件),二是绿色化转型成为可持续发展关键。
数据透视
展望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算力产业正经历从"资源争夺"向"生态构建"的跃迁。随着智能算力占比突破三成、市场规模迈入千亿级新阶段,企业需持续强化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在硬件研发、安全防护、行业应用三个维度建立核心壁垒。未来竞争将聚焦于如何通过算力网络优化实现跨区域调度,以及在绿色节能前提下提升单位算力产出效率,最终形成"政策-基建-生态"的良性循环体系。(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8月)
更多算力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算力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