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国庆假期后市场持续回暖 多地加速落地楼市支持政策
随着国庆中秋长假结束,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政策端迎来新一轮调整窗口期。多地政府通过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拓宽提取范围等举措,重点保障刚需及改善型购房群体需求,推动楼市企稳回升。行业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已有约200个省市(县)出台超470条政策,四季度政策落地与增量工具的协同发力,或成为稳定市场预期的关键支撑。
近期南京、广州等城市率先加码住房公积金支持措施。南京市将单缴存人贷款最高额度从50万元/人上调至80万元/人,政策有效期延续至2027年底,并明确向新市民、青年人倾斜。这一调整基于近年单人购房比例上升的市场特征,同时兼顾了资金流动性与风险防控需求。据监测,截至9月底,全国已有超30个城市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全面落地该政策。
在需求端,深圳购房者普遍倾向于“组合贷”,并期待更高额度的公积金支持;供给端则以重庆为代表,推出房票安置、存量用房盘活等10项措施,覆盖住房供应全链条。武汉、合肥等地同步跟进,通过购房补贴加码、优化预售监管等方式降低交易成本。这些政策组合拳有效缩短了“金九银十”期间二手房成交周期,加速刚需与改善型需求入市。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已有超470条地方性政策出台,其中三季度新增120余条。当前政策优化方向聚焦“激活需求”与“保障供给”,例如扩大公积金提取范围、定向加码购房补贴等。尽管国庆假期带来的短期热度可能消退,但四季度宏观政策加力预期增强,重点房企或通过加速去化、提升产品竞争力应对市场变化。
2025年中国楼市在政策密集支持下呈现结构性回暖迹象,公积金政策调整成为关键抓手,而供需两端的协同发力仍需依赖经济基本面改善与长期信心修复。随着存量政策落地与增量工具预期升温,房地产市场有望在年底前实现“止跌回稳”的阶段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