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金属行业分析报告 >> 中国钛工业的现状及未来

中国钛工业的现状及未来

2006-06-24 08:19: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1、历史沿革
  钛元素发现于1789年,1908年挪威和美国开始用硫酸法生产钛白,1910年在试验室中第一次用钠法制得海绵钛,1948年美国杜邦公司才用镁法成吨生产海绵钛---这标志着海绵钛即钛工业化生产的开始。

    中国钛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4,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开始进行海绵钛制备工艺研究,1956年国家把钛当作战略金属列入了12年发展规划,1958年在抚顺铝厂实现了海绵钛工业试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海绵钛生产车间,同时在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钛加工材生产试验车间。

    20世纪60-70年代,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先后建设了以遵义钛厂为代表的10余家海绵钛生产单位,建设了以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为代表的数家钛材加工单位,同时也形成了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为代表的科研力量,成为继美国、前苏联和日本之后的第四个具有完整钛工业体系的国家。

    1980年前后,我国海绵钛产量达到2800吨,然而由于当时大多数人对钛金属认识不足,钛材的高价格也限制了钛的应用,钛加工材的产量仅200吨左右,我国钛工业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由当时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倡导,朱钅容基和袁宝华同志支持,于1982年7月成立了跨部委的全国钛应用推广领导小组,专门协调钛工业的发展事宜,促成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我国海绵钛和钛加工材产销两旺、钛工业快速平稳发展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我国钛工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期:即20世纪50年代的开创期,60-70年代的建设期和80-90年代的初步发展期。在新世纪,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钛工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期。

  2、规模及布局
  2.1 海绵钛的产能及产量
  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海绵钛的年产能为4000吨,其中遵义钛厂3000吨,抚顺钛厂1000吨。由于近年来我国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对钛材的需求旺盛,上述两厂均能满负荷生产,2003年的总产量也是4000余吨。

  2.2 钛加工材的产能及产量
  钛加工材的产能主要决定于钛锭的生产能力。2003年底,我国约有60台真空自耗电弧炉用于钛锭的生产。其中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有10吨炉、6吨炉各一台,3吨炉、1吨炉各两台,形成了年产6000吨钛锭的生产能力;上海五钢特冶公司有15吨炉、10吨炉、5吨炉各一台,小炉子两台,大体形成了年产5000吨钛锭的能力;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有5台1.5吨以下真空自耗电弧炉,具有年产600吨钛锭的能力;这三家共有11600吨钛锭的年产能。

  其余44台大多为500Kg~1000Kg级的真空自耗电弧炉,平均以每台200t/a的产能计,可形成8800t/a的产能。

    这样,我国基本具有了20000t/a的钛锭生产能力。以70%可转化成钛材计,基本具有了14000t/a的生产能力。

    据初步统计,2003年我国实际生产钛材约60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0%左右。

  2.3 钛设备加工
  近年来,我国化工、冶金、电力、真空制盐、生物制药等领域对钛质设备的需求旺盛。2002年、2003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加。2003年,估计有20家左右钛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值在千万元以上,其中南京宝色钛业公司的钛设备生产产值达到1.7个亿,比去年增加约40%,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的产值也近亿元。

  2.4 产业布局
  目前,我国钛加工及其制造业在地理上大体上存在三个比较集中的区域。 

    以宝鸡为中心的西北地区。这个地区以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及其控股的宝鸡钛业有限股份公司为龙头,形成了我国专业化程度最高、加工设备最系统化、产品规格最多的钛加工及其制造业基地。

  以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抚顺特钢板材有限责任公司、沈阳东方钛业有限公司等单位为主形成了东北钛加工及设备制造集团,该地区中小企业多,钛设备制造颇为活跃。

  以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南京宝色钛业公司、张家港市宏大钢管厂等单位为主形成了长江三角洲钛加工及其设备制造集团。该集团便捷的市场、开放的理念是其优势,很具发展潜力。

  3、生产经营状况
  3.1 海绵钛
  2002年,我国进口海绵钛2147吨,出口11吨,净进口2136吨;2003年1-11月份,我国进口海绵钛2609. 9吨,出口72.7吨,净进口2534.2吨。

  2002年我国生产海绵钛3328吨,实际销售3079吨;2003年我国生产海绵钛4112吨,销售4128吨。

    上述数字表明,2003年我国海绵钛的进口量、出口量、净进口量、生产量和销售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我国海绵钛的生产经营状况全面向好,海绵钛工业处在迅速发展过程中。

  3.2 钛加工材
  2002年,我国进口钛材2962吨,出口钛材860吨,净进口2102吨;2003年1-11月份,我国进口钛材3447.9吨,出口钛材1006.8吨,净进口2441.1吨。

  2002年,我国生产钛材4613吨(剔除改轧量),实际需求6237吨;预计2003年的钛材生产量为6000吨左右,实际需求7000吨左右。

  2003年,我国钛加工材的进口量、出口量、净进口量、生产量和销售量都有较大程度的增加 ;我国钛加工材的生产经营状况良好,钛材加工业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

  3.3 钛设备
  2001年,我国只有一家钛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值达到8800余万元,其余均在4000万元以下。2002年,我国钛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值有一家达到1.2亿余元,一家达到6200余万元,其余均在5000万元以下,总产值比2001年增加36.8%。2003年将有4家企业的产值过5000万元,其中南京宝色钛业公司的产值逾1.7亿元,总产值又将有30%左右的增加。我国钛设备制造业处在高速的发展状态中,多数企业处在饱和的生产状态,产销两旺。

  4、市场分析
  4.1 宏观分析
  钛及其合金具有抗腐蚀(在海水中的腐蚀速率近于零),高比强度,高低温强度性能好,无磁性,人体适应性好,储氢,形状记忆和超导等优异性能而具有广泛的用途。一般地说,一个社会越发达,用钛量就越大。人们通常用钛钢比来衡量这一点,如美国和前苏联的钛钢比都在万分之二左右,而我国的钢钛比仅万分之零点三左右。这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还有一个很大的潜在钛市场;换句话说,要满足迅速发展的国家建设的需要,我国钛业工作者还需加倍努力。

  4.2 不同领域的需求分配
  2002年,我国10家主要钛加工材企业的钛材生产量在不同领域的销售分配见表1

    表1、10家主要钛加工材企业的钛材生产量在不同领域的销售分配(%)
  用钛领域  化工  出口  航空航天  体育休闲  制盐  冶金  电力  其它
  分配比例   33   23   20.7     9.2   6.9  2.6  1.2  3.4

  表1中没有考虑来料加工所生产的钛材和进口的2962吨钛材的实际动向。而这两部分钛材可能较多地流向了电力和体育休闲领域,因此加上这两部分钛材后,航空航天和出口的比例将会大幅缩小,而电力和体育休闲的用钛比例将会有较大的增加。

  4.3 钛市场展望
  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其钛材主要应用于飞机制造业和造船业。近年来,我国这两个领域发展很快,不断有新型飞机量产,在研的项目也很多。估计这两个领域的用钛量将会大幅增加。

  化工是我国迅速发展的产业部门,也是用钛的第一大领域。钛在这个领域的用钛实例如:氯碱行业用钛做电极的离子膜电解槽,纯碱业中钛质外冷器和氨冷凝器,石化业中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用的全钛冷凝器,偏酐生产用的反应器、醋酸回收塔等,焦化行业的脱酸塔、板式换热器等。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对钛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

  真空制盐是我国用钛最成功的领域之一,其新建和改造项目将保持对钛的强劲需求。

  目前,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电站建设高峰期,海滨电站的全钛冷凝机组将有近千吨/年的用钛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休闲业的钛高尔夫球杆、钛眼镜架、钛手表、钛自行车等产品将保持对钛的旺盛需求。

  以国家大剧院钛屋顶为标志,建筑业开始用钛。
  我国汽车业将逐步用钛。
  近期,我国将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中,海洋石油天燃气开发、海水养殖、海水淡化将对钛有很大的潜在需求。

  生物医学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和超导等高技术领域对钛的需求也会有所增加。

  综上所述,只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钛就会有现实的、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钛及其合金是国防、高技术领域和许多重要民用部门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

  5、正在建设的几个项目
  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钛加工材需求持续上升铁大背景下,从新世纪伊始,我国钛行业开始了新一轮建设周期,下面择要介绍之。

  遵义钛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海绵钛生产厂,该厂正在采用∮2.4m无筛板沸腾氯化炉、8吨/炉倒U型还原蒸馏联合炉、大型无隔板镁电解和剪切式破碎制取小粒度海绵钛等新技术进行5000吨级海绵钛新生产线建设。该项目完成后,遵义钛厂将有年产8000吨海绵钛的能力,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级海绵钛生产大厂。同时,该厂还正在进行环境治理,力求做到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

  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及其控股的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钛加工业的龙头企业,其产品包括钛及其钛合金锭、板(包括复合板)、棒、丝、管(轧制管和焊接管)、铸件、锻件、环轧材等,代表了中国钛加工业的水平。该厂正在进行优质钛合金棒及锻轧件示范工程建设,正在从德国引进2500吨快锻机和2400kW的电子束冷床炉,这些项目都将在2004年完工。届时,该厂将真正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钛及其稀有金属加工业的专业厂家。

    上海五钢特冶公司是一个钢钛结合的企业,从2002年以来,一直在积极实施钛加工设备和技术的改造,目前正在建设项目有:钛及其合金布料混料系统、8000吨油压机、大功率等离子焊机、10吨和15吨真空自耗电弧炉、800吨和1000吨等温锻造油压机、引进4000/4500吨快锻机、1300吨精锻机等,并结合宝钢集团一钢公司的不锈钢卷板工程和三钢公司的薄板轧机、3500/4300mm中厚宽板轧机,大力开发造船、化工、电力行业用的大型钛板。

  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上海五钢特冶公司、遵义钛厂、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抚顺钛厂等大院、大所、大厂为代表的我国钛科研骨干单位,在海绵钛、钛加工共性技术研究、高温钛合金、高强高韧钛合金、低成本钛合金、医用钛合金、船用钛合金、钛功能材料研制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6、未来
  6.1要建设一个开放的钛工业
  近几年来,中国的钛工业有了很大的进步,2002年钛材生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需求量则超过10%,2003年这两个数字都将还会上升,我国钛行业新一轮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客观地说,与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的钛工业相比,我们还是小弟弟。我们有些技术还落后,生产的规模还不够大,还是海绵钛和钛加工材的净进口国等等。我们是后来者,但又是一个快速前行的追赶者。
  
  那么,在前进中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钛工业呢?我们的思考是:要建设一个面向中国、面向亚洲、面向世界、开放的钛工业,这是目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中国加入WTO后的必然要求。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与亚洲及世界各国的联系与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6.2要进一步完善钛材品种
  一般地说,中国钛工业已能生产高质量的钛及钛合金板、棒、丝、管、锻件、环轧件和铸件产品。但是,我们也有缺项,比喻钛带。

  钛带这一种产品,可满足三大方面的需求,一是化工、冶金、建筑等行业对宽钛板的需求,二是钛焊管对钛带的需求,三是复合板对钛带的需求。加快钛带项目的建设,是我国钛业工作者的责任。 

  6.3目标
  我国钛行业普遍认同的目标是:在2005年前后,使我国海绵钛和钛加工材的单厂产能达到年产5000吨的基本经济规模,实现我国几代钛业工作者的宿愿,上一个大台阶;在2010年以前,使我国海绵钛和钛加工材达到年产万吨的产量,具备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使我国成为钛工业强国。

更多钛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钛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钛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