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鞋靴行业分析报告 >> 2006上半年鞋革业主要商品进口概况分析

2006上半年鞋革业主要商品进口概况分析

2006-09-09 08:58: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2006上半年的中国皮革业,可谓是多事时节。自从国家七部委去年底联合发布《关于控制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有关措施的通知》以来,国内的制革行业似乎就处于摇摆的状态中,茫然、困顿是制革业上半年的整体感觉。制鞋企业的日子也是不好过,尤其国内以出口欧盟国家为主的鞋企,更是步履艰难。而制鞋企业的萎靡,则直接会影响制革企业生存状态。种种迹象和征兆表明,今年上半年的海关数据会是差强人意的。但实际的海关数据表明,一些重要数据指数依旧坚挺,这充分证实了中国皮革业深厚的底蕴和功力。 
 
  来自中国诲关总署信息中心的原始数据,笔者略加整理和分析,希望能带给广大读者更多的资讯和信息。 
 
  分析一:国内皮化市场激烈竞争,这样的竞争态势已经持续了数年之久。时至今日,出乎意料的是,进口皮化的数量仍呈现较高的增长态势。数量同比增长17.1%;金额同比增长了30.7%。进口皮化金额的增长幅度大于数量的事实,说明进口皮化材料的价格在上半年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从皮化进口的国家来看,德国和意大利仍稳居前两名,进口金额分别为0.17亿美元和0.11亿美元。 
 
  分析二:海关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进口原料皮依然呈较大幅度增长态势。值得注意的是,蓝湿牛皮上半年金额的增长幅度远大于数量,说明了蓝湿牛皮的单价在上半年涨了很多。这和七部委取消生皮出口退税的政策有着极大的关系。绵羊皮的单价仍在下降,并且下降得比较厉害,绵羊皮上半年进口数量同比增长了8.2%%,金额却同比下降了28.12%%。美国、澳大利亚是国内上半年进口原皮金额最大的国家,分别为3.7亿美元和1.2亿美元。 
 
  分析三:国内的毛皮业近几年一直呈现上升的态势。而国内加工的生毛皮,进口原料皮占据的比重还是很大的。今年上半年进口的生毛皮数量同比增长了15.7%,金额却下降了6.7%,说明了上半年生毛皮的单价有所下降。丹麦仍是国内生毛皮市场的最大供应国,上半年从丹麦进口的生毛皮占据总进口量的50%%。 
 
  分析四:皮革服装上半年出口金额为6.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5%。这样的状况和皮衣市场大气候的不景气有一定的关系,此外,和国内皮衣企业自身的质量、设计、品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滞后有着直接的关系。 
 
  分析五:上半年鞋靴类产品出口的量值是最值得业内人士期待的。欧盟的“反倾销”风暴无疑给中国鞋业的出口笼罩了阴影,但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鞋业的出口依然强劲。国内鞋靴类产品上半年出口的总数量为38.2亿双,同比增长了8.8%%;总金额为98.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1.4%%。这样的数据不但表明中国鞋业的强大和深厚的底蕴,还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鞋类产品的单价正在逐步提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其中皮面鞋靴出口数量为6.7亿双,同比增长了5.1%%;金额为40.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8%。皮面鞋靴的单价平均为5.9美元。反之,上半年,国内市场进口皮面鞋靴的数量为300万双,同比增长了25.8%%;进口金额为O.7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3%。进口皮面鞋靴的平均单价为26.3美元。可以看出,国内进口皮鞋的单价是中国鞋企出口皮鞋的四五倍。在进口皮鞋中,意大利鞋名列前茅,金额为0.2亿美元,数量为25万双,平均单价为80美元。这个状况可以看出,国内鞋业市场的高端产品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分析六:皮革于套的出口近两年出现平缓的态势。上半年出口的数量为3.8亿双,同比增长2.3%;出口金额为3.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美国仍是国内皮革手套最大的进口商,数量和金额分别占到了0.8亿双和0.8亿美元。 
 
  分析七:箱包类产品在近些年一直保持很好的增长态势。上半年的出口金额为40.l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72%%。其中皮革面的箱包类产品出口金额为4.8亿美元,而塑料和纺织面料的箱包是出口的主力。 
 
  分析八:上半年皮机的进口数量和金额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反之,出口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出口数量为921台,同比增长了8.1%%;出口金额为310万美元,同比增长了77.1%。这说明国产皮机在质量、档次、品牌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出口皮机的平均单价为3365.9美元。 
 
  分析九:国内鞋机市场和皮机的情况类似,上半年的进口也出现了下降,而出口则大幅度增长。国产鞋机出口的数量为1.1万台,出口金额为119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2.7%和125.6%。 
 
  分析十:今年上半年,中国鞋革业主要商品进口的总金额为31.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5.6%%;出口的总金额为167.5亿美元,同比增长为13.5%%。 
 
  就现实而言,今年上半年海关的数据可以为鞋革业注入一针强心剂,中国鞋革业的强大可以应付市场的政策因素的考验,这是所有业内人士多年来努力、奋斗的结果。 
 
  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鞋革业仍面临巨大的考验,中国鞋业的未来之路会有更多的荆棘和险阻,中国品牌如何和世界品牌接轨,仍是中国鞋业面前一道很难求证的课题。科学发展的政策,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这就要求企业擦亮眼睛,着眼于长远的利益,健康持续发展。 
 
  意大利外贸委员会和意大利制鞋协会在今年郑重地联合组织“国家展团”,将于10月来北京参加中国国际鞋业博览会。作为世界鞋业生产强国意大利,拥有着最好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以及世界顶级的品牌。他们此次以强大阵容到北京参展,表明了其进军中国市场的力度与决心。8月25日下午,在意大利外贸委员会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赖世平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他说,中国制鞋业在世界的领军地位是无庸置疑的,中国消费者对时尚与品质的追求给意大利鞋业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开发空间。中国与意大利的鞋业贸易将得到极大的发展,我们两国的鞋业一定会实现双赢的局面。赖世平表示他对这一点有充分的信心。 
 
  赖世平介绍,20年前,意大利外贸委员会就促进意大利制鞋机械设备向中国的进口贸易,这对制鞋大国中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不少中国当今大型鞋企当时是“作坊”式的小企业,进口的先进的意大利制鞋机械为这些鞋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技术保证。有了这些设备做保证,许多中国鞋企迅速提高了产品档次和生产数量,一步步走向发展壮大。赖世平说,20年过去了,今天的情况已经不同了,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是制鞋行业的领导者和出口第一大国。由于中国在国际上是强大的经济体,经济情况比过去大有改观。现在全国有2.5亿人口的经济状况是很好的,具有很好的消费能力的人不仅在东部和沿海,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们都穿得很时尚。他们有足够的购买力消费奢侈品和皮鞋,随着消费能力越来越高,他们出去旅游、购买时尚的服装、享受美食。这使意大利鞋业的市场拓展有了很大的机会。 
 
  在每年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都有意大利外贸委组织的服装服饰类企业参展。而今年他们认为参加更大更专业的博览会,组织更多的生产商到中国的时机到了。他们决定通过参加专业的博览会来展示意大利鞋和生产概况。赖世平表示中国国际鞋业博览会的规模和规格都足够大,他们今年首次组织国家展团参展,并且把参加这个展会作为今后拓展意大利鞋品在中国的市场的重要手段。他说随着中国经济形势越来越好,意大利鞋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中国市场的发展是意大利非常珍视的机遇。 
 
  赖世平作为意大利外贸委员会驻中国首席代表,对中意两国鞋业均有相当的了解,他向记者介绍了意大利鞋业基本情况,着重谈了中国与意大利在鞋业生产及市场方面的异同及其互补性。他说,随着中国鞋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意大利鞋的份额不断下降。从数量上看,差距越来越大。但是从市场细分而言,在低端产品方面中国产品的市场不断扩大,高端产品意大利产品不断提高,意大利鞋出口一直有良好的发展业绩。中国鞋与意大利鞋有不同的细分市场空间。从发展趋势看,各个细分市场都有中国鞋,但中国鞋未进入时尚鞋和高端、复杂制作领域。中国鞋在运动鞋、橡胶鞋的中等消费市场上是引领者。赖世平认为,意大利鞋30年前也是以数量取胜的,后来有了新的竞争者,美国等国以更低廉和大量的鞋品与之竞争,迫使其在质量上不断提高,在高端和品质上占有着优势。他说这也将是中国鞋业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鞋生产成本的提高,如果越南、印度等国的产品在生产成本上更具的优势的话,中国鞋业的未来也将是在品质的提高上。

更多鞋革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鞋革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