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羽绒服行业分析报告 >> 我国的鹅鸭羽绒生产的现状和出口动态及展望

我国的鹅鸭羽绒生产的现状和出口动态及展望

2007-01-29 08:28: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羽绒工业的现状产业规模中国羽绒工业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大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忽视的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全国乡以上羽绒及制品企业4300余家,其中产值超过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800余家,总产值约260亿元,年产品销售收入约239.2亿元,利润50.5亿元,税金总额5.86亿元。年产品销售收入约239.2亿元,利润50.5亿元,税金总额5.86亿元。年产羽绒服8200万件~8800万件,羽绒被842.5万条。

  所有制结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羽绒工业的所有制结构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一统天下。七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放开了羽绒制品的经营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都可经营羽绒商品,从而形成国营、集体、民营、外资(包括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各种所有制所占比重目前尚无准确统计。据粗略统计:公有经济约占35%,民营经济约占45%,外资(包括中外合资)约占20%。

  羽绒行业经济运行特点 
  1.生产发展平稳,没有大起大落;平均每年出口羽毛绒5万吨~6万吨,出口总值约8亿~10亿美元。2005年全国创汇已达到1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产品结构逐年调整,花色品种增加。服装是人体装饰品,是流动的美,属于文化范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改变,人们对羽绒服的要求,逐渐朝着时装化、休闲化的方向发展。 

  3.名牌效益显著,带动了行业的发展。随着羽绒制品的信誉保证标准的实施和宣传,一批企业的知名品牌,如:波司登、雪驰、雅鹿、北极绒、美尔姿、鸭鸭、天歌、冰川鹅司令等更加深入千家万户,形成了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 

  4.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在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羽绒企业在发展中逐步淘汰了老设备和土设备,引进了国外先进设备,或者在消化国外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实用技术设备,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效益。同是,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引进外资企业,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从而大大提高了我国羽绒工业的总体质量。现在,我国羽绒工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我国在肯定羽绒工业发展中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羽绒工业在经济运行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5.产业结构不合理。在羽绒出品贸易大发展时期,全国许多地区看到羽毛生产工艺简单,经营利润丰厚,纷纷自搞设备土法上马,进行羽毛加工生产,羽毛加工企业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不合理产业结构。这种盲目发展的结构,造成生产能力过剩,生产技术水平低劣,产品结构层次不合理,质量差,产销率低,经济效益差,因而出现大面积的亏损,停产半停产企业多。依年产羽毛成原料20万吨,按目前情况来看设备过剩达到50%。 

  6.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状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形成有序的市场环境,国家又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监督,各种经济成分基本处于盲目竞争状态。不少商品生产者为了眼前利益,用粉碎毛、柔软毛、甚至用粉碎鸡毛,以次充好,弄虚作假,欺骗国内外消费者,真可谓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羽绒商品信誉。还有一些商品经营者,为了扩大对外销售,实行低价倾销,严重扰乱了外销市场,结果造成我国外销羽绒产品价格逐年下降,国家外汇收入遭受巨大损失。 

  7.环保问题。要维护羽绒工业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注意生态保护问题。羽毛绒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水排放将会对河道和周边农田造成污染,而目前大多数羽绒生产企业缺乏废水加收利用能力。同时,羽毛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也会影响周围空气环境和人员身体健康,损害环境,从而影响羽绒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可以通过企业重组兼并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解决。盲目竞争问题可通过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和逐步完善市场秩序来解决。环保问题应由企业和环保部门共同研究解决。 

  中国羽绒工业的发展前景中国羽绒工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是朝阳工业还是夕阳工业?我们认为:中国羽绒工业是一个朝阳工业,是一个常青工业。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我国羽绒工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对中国羽绒工业的发展充满着信心。 

  1.我国羽绒工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建立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产品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过去的粗加工,转变为精加工;由生产和出口原料毛为主,转变为生产和出口羽绒制品为主;由生产单一产品,发展为生产和出口羽绒制品系列产品,并创造了一大批名牌产品,目前已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2.中国有丰富的羽毛资源,现在我国每年生产可作羽绒制品的羽毛绒约9万吨,占世界产量的2/3。“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发展鹅鸭工程的实施,我国的羽绒资源将更加丰富,为我国羽绒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源条件。 

  3.羽绒是优良的填充料,历来受到国内外人们的欢迎。羽绒作为填充料,其优点胜过棉花、丝棉和其他材料。羽绒保暖性强,据测定:羽绒保暖性为89.2%;棉花的保暖性为83.9%;合成纤维的保暖性为81.7%。七十年代以来,由于羽绒制品价格昂贵和羽绒制品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太空棉”服装。这些人造代用品尽管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但各有其缺点,不及天然羽绒填充料优越,消费者不乐意采用。由此可见,羽绒天然填充料,不可能为人造品所取代,因此,世界各国羽绒消费者不见减少,反而增加。 

  4.中国羽绒国际市场日益扩大。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国家变为羽绒制品的进口国,为中国羽绒制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遇。羽绒在发达国家的普及率:日本为70%,德国为45%,欧美为35%,北欧为40%,东欧为3%。这些地区国家有很大的消费潜力。 

  5.中国羽绒制品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出口形势愈来愈好,预计每年将以10%速度增长。中国是羽绒生产和出口大国,也将逐步发展为羽绒制品消费大国。如前所述,日本、欧美等国家羽绒普及率为30%~70%,而我国目前羽绒普及率仅为8%。我国现有人口13亿,在未来十年中,如果我国羽绒制品的普及率提高一倍,羽绒制品需求量将达到1.3亿件,到那时,我国将不仅是羽绒生产和出口大国,而且将成为羽绒制品消费大国,消费的扩大必然会进一步推动羽绒工业的大发展。 

  6.我们是大国但不是强国,主要表现在大量进口面料和辅料,用国内廉价劳动力合成且科技含量不高的产品出口。 

  7.羽毛绒加工手段仍沿用三十年代的加工原型,虽然设备是新的,但是工作原理仍是旧的。这些设备损坏浪费大量原材料。 

更多羽绒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羽绒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