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饲料行业分析报告 >> 我国预混合饲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预混合饲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7-04-23 08:59: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一、我国预混合饲料的种类
    我国由于技术水平和地区差异等多种原因,预混合饲料有许多系列,常用的有0.01%~0.1%的维生素预混料(多维)及0.1%~0.5%的微量元素预混料,供全价饲料厂生产1%~5%复合预混料,大部分供饲养场和小型饲料厂使用;10%~40%的浓缩料,供养殖户和饲养场使用。

    二、我国预混合饲料的现状
    我国的饲料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但回顾这一发展历史就会发现,人们对全价饲料的作用及其普及率比较重视,而对预混料浓缩料在我国饲料工业中的作用却是大大的估计不足。国家经委《1984~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规划》(试行草案),以及后来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的《1996~202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战略研究》,对2000年配合饲料、浓缩料预混料的规划分别为1亿~1.2亿吨、300万吨与90万~100万吨,2010年三者的量分别为1.3亿~1.5亿吨、500万吨和200万吨,2020年三者的量分别为1.7亿~1.8亿吨、1000万吨和500万吨。但发展的结果是1997年的预混料浓缩料的实际产量已分别达到700万吨与125万吨的水平,1998年分别达到887万吨与138万吨,1999年则分别达到1000万吨和160万吨,同比年增长幅度均超过10%,对比上述规划可以看出,浓缩料与预混料分别提前20年、6年完成了"计划"。而配合饲料1997~1999年的产量分别为5474万吨、5573万吨和5600万吨,年均增长幅度小于1%,并未达到预计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饲料结构的现状及预混料浓缩料在饲料工业中的位置。

    三、我国预混料高速发展的原因
    我国预混料在1995年后的飞速发展,1997年后也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同期全价饲料在维持现状,这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全价饲料一统天下走两条不同的方向,许多国外饲料大集团在1997年后发展缓慢或停滞,也是上述现象的一个缩影。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归结起来,下面二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一)畜产品进入城市我国饲料的高速发展和饲料质量的不断提高,使我国畜产品产量在不断高速增长,人均的占有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人均猪肉达30公斤、鸡肉9公斤、鸡蛋17公斤,整体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应该了解到我国13亿人口中,城市人口才3亿,其余为农民,农民由于收入比较少,整体上人均畜产品的消费量只有城市人口人均的25%~30%,所以我国城市人均消费量是大大超过国际平均水平。

    城市消费的相对饱和和农民收入不高无法更多消费是造成我国人均畜产品消费缓慢增长的原因。对畜产品需求增长的缓慢造成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许多养殖场由于成本原因从应用全价饲料改成自己配制,但他们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基本采用和购买预混料(或浓缩料),这是预混料高速发展的原因。

    (二)简单的使用方法和饲料技术的提高我国饲料发展史只有20多年,但饲料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差距很小,我国畜产品竞争力差的原因在于饲养、管理等环节比较差。1995年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有一定技术水平的饲料企业开始向我国河南等中部产粮基地销售预混料,山东、河北、东北三省等产粮基地也开始向农民销售预混料,推广预混料技术,特别是30%~40%系列的浓缩料,由于只需混合玉米等能量饲料,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加上当地便宜的玉米和低廉的劳动力,即使是农民饲养很少量的畜禽,也有成本上的优势,这是浓缩料超高速发展的原因,也是目前中国产粮地区的普遍现象。而预混料除了玉米,还需要蛋白、钙、磷等原料,而且需要一定技术水平,这也是规模养殖大量使用预混料的原因,特别是在我国南部和东部。北方饲料技术相对差一些,采用比例没有这么高,但随着整体饲料技术水平的提高,如果加工畜产品价格下滑,北方从使用浓缩料转到使用预混料的趋势会加快,河南等地预混料的比例在上升,而浓缩料的比例下降已经是个信号。

更多预混合饲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预混合饲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