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统计行业分析报告 >> 从数据看行业发展特点

从数据看行业发展特点

2007-10-15 08:42: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2007年上半年,四大基础电信企业的股价除网通外普遍上涨,其中中国移动上涨了48%,成为领跑大盘的龙头股;中国联通上涨28%;两家固定运营商的市场表现则不甚理想,中国电信虽然上涨了4%,但是却跑输恒生指数11个百分 点;中国网通则下跌了10%,跑输恒生指数25个百分点。在价值投资主导的中国香港市场,业绩成为股价波动的主要因素,四大运营商业绩的不同,使其在股市上的表现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中国移动成为电信业最大的赢家。在上市的四大运营商的半年报中,中国移动不仅保持了收入利润的高速增长率,而且各项财务指标均十分稳健。虽然2007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新增用户中有一半来自于农村,但是低端用户的加入并未降低中国移动的盈利能力。

对于中国移动的业绩,多家投行表示超出了原来的预期,纷纷上调估值和评级。瑞银集团发表研究报告称,市场一直看好中国移动的增长前景,但其增长的潜质仍被低估,并认为收入增长强劲及以通话量计算的市场占有率的持续上升,显示中国移动可保持增长势头及维持市场领先地位。花旗表示,现在农村市场的手机渗透率只有18%,发展空间仍大,相信下半年中国移动新增用户、通话量及增值服务的增长将由农村市场带动。

中国联通在有效成本控制下利润高速增长。自2006年以来,联通调整了发展策略,大力压缩费用开支,尤其是手机补贴部分,将手机补贴与用户的ARPU贡献挂钩。这种开源节流的思想使得中国联通的盈利能力大大增加。一些投行调低了中国联通下半年的盈利状况,以反映两个网络使用量放缓的预期。

中国电信的增值业务成为最大亮点。受到移动对固定替代这一全球化趋势以及今年上半年移动资费双改单的影响,中国电信收入和用户均增长缓慢。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受到移动替代作用的影响,中国电信的EBITDA仍然达到了51.2%,维持了一个健康的水平。

增值业务的发展成为中国电信财报的亮点。上半年,中国电信推出了“商务领航”和“我的e家”两个客户品牌,通过拓展传统话音业务以外的蓝海,实现了新业务的迅速增长。上半年非话音业务收入达到了299亿元,增长26.9%,拉动收入增长7.5个百分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34.5%。一些投行认为,由于越来越多的客户改用手机而放弃了固网通信,因此中国电信上半年收入和净利润表现均逊于预期,但是,在非话业务中表现出色,因此上调了中国电信的评级。

中国网通的增长仍然乏力。与中国电信相比,中国网通有更低的增长率。很多投行调低了网通的评级和盈利目标,目前资本市场对网通的兴趣主要来自于对重组的预期。

从财务报表可以看出以下行业发展特点:

行业转型取得较好效果,新业务占比持续增加。自运营商转型以来,各运营商的非话业务占比持续提高。在移动业务加速对固定业务替代的背景下,电信和网通两家固网运营商都推出了捆绑业务,以进一步稳定用户规模,刺激话务量,提高用户贡献。

移动运营商则着力打造媒体化手机娱乐资讯平台,大力发展手机音乐、手机报等增值服务。其中,中国移动的无线音乐俱乐部会员半年激增了3100万,达到了4800万;手机报的付费用户半年增加近1000万,达到了1500万,“新闻早晚报”付费用户达到1200万。

通话量进一步向移动运营商转移。2007年的半年报显示,移动对固定的替代作用进一步明显。上半年,中国电信话务量下降5.2%,中国网通话务量下降7.4%;而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话务量都出现了上涨,其中中国移动更是出现了大幅上涨,增长了45.6%。

摩根斯坦利曾发表报告称,移动对固定的替代是一个全球的趋势,并且目前没有出现“见底”的迹象,即便是在发达市场,如美国和中国台湾也是如此,而这种趋势在这些市场已经持续了5~6年。即使在新入网用户数没有大幅减少的地区(如中国台湾),固定业务通话量在过去的3~5年内也在大幅减少。尽管用户没有将固话拆机,但是大量的通话分钟数以及与之有关的收入也已经转移到移动网络上。

市场份额的集中能够造就实力强大的企业,使他们更有能力承担起电信普遍服务和国家自主创新的义务;但是市场份额的过分集中,也会造成市场结构失衡、削弱竞争的问题,值得监管部门注意。

在全国CPI保持较高位运行的情况下,电信资费持续下降。2007年上半年,由于猪肉、粮食等的价格上涨,我国CPI一直在高位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涨幅达到3.5%。在这一背景下,电信资费水平却在不断下降。电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10%的权重,因此,电信资费的下降部分地缓解了宏观经济的通货膨胀压力。

四家运营企业的半年报显示,移动和固定资费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其中两家移动运营商资费的降幅均在两位数的水平。资费水平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运营商的收入,相对于2006年下半年的ARPU水平,除了中国移动保持不变外,其他运营商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中国网通的下降幅度最大,为7.9%。

农村通信市场成为运营商争夺的新兴市场。在城市地区电话普及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很多运营商将目光投向了普及率较低的农村地区。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政方针指引下,农民的收入持续增加,也为电信运营商开拓农村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据中国移动的半年报显示,其50%的新增用户来自于农村市场。运营商一方面根据农村地区的消费特点,制定了适合农村地区的资费套餐;另一方面也大力发展信息服务,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中国移动的“农信通”业务,通过短信、语音、互联网等方式,提供各类适农信息。截至2007年6月底,中国移动的农信通用户已经达到了2482万,比去年年底增长了39.3%。

电信运营商对农村市场的开拓,有利于缓解城市电信市场的竞争压力,符合国家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提高农村的信息化水平,并为以后3G市场的开拓奠定基础。

更多数据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数据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