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数码产品行业分析报告 >> 2007年9月中国数码摄像机市场关注报告

2007年9月中国数码摄像机市场关注报告

2007-10-30 08:28: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一、市场概述

    2007年9月,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对中国数码摄像机市场消费者关注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本次调查涉及18个品牌、110款产品,有效样本量为362572份。ZDC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9月中国数码摄像机市场用户关注格局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日本品牌垄断中国数码摄像机市场。索尼、JVC、松下、佳能等四家日本品牌关注比例合计高达92.4%。

    第二,华北地区用户对数码摄像机的关注程度最高。9月份华北地区消费者对数码摄像机的关注度占整体市场的31.2%。

    第三,3000-5000元数码摄像机最受中国消费者关注。

    第四,10倍光学变焦数码摄像机关注度高。

    第五,硬盘式数码摄像机成为消费者主流选择。9月份硬盘式数码摄像机关注比例达到44.2%。

二、整体市场品牌关注调查



(图1) 2007年9月中国数码摄像机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2007年9月,索尼关注比例高达53.9%,显示其作为中国数码摄像机市场最受关注品牌的地位非常稳固。索尼一家品牌关注度超过整体市场关注度的一半,既说明索尼数码摄像机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又揭示出在索尼品牌巨大领先优势的笼罩下,其他品牌的影响力受到削弱。

    索尼之后,另三家日本品牌JVC、松下和佳能占据整体市场关注度排名第二至第四的位置。其中,JVC9月份关注比例为16.4%,松下为13.5%,佳能为8.6%。三家品牌关注比例合计虽达到38.5%,但与索尼53.9%的关注度仍有较大差距。此外,仅以上四家日本品牌关注比例合计即高达92.4%,表明中国数码摄像机市场已基本由日本品牌垄断。

    四家日本品牌之外,只有三星关注比例高于1%,其他品牌关注比例均不足1%。具体来说,三星9月份关注比例为5.2%,菲星为0.7%,爱普泰克为0.6%,代代星为0.44%,日立为0.36%,东芝为0.2%,其余品牌关注比例合计为0.1%。

    以上十家品牌中日韩品牌共有七家,关注比例合计为98.16%,由此数据可知中国数码摄像机市场基本由以索尼为首的日韩品牌占有,国产品牌影响力微弱。

三、区域市场关注度调查


2007年9月,华北地区消费者对数码摄像机的关注度居全国七大区域市场之首,关注比例达到31.2%,接近整体市场的三分之一。华东地区关注度居于第二位,关注比例为19.0%。华南在七大区域市场中排名第三,关注比例为16.9%。

    东北在整体市场中名列第四,所获关注比例为9.7%。华中地区排在第五位,9月份关注比例是9.1%。西北地区排名第六,关注比例为7.1%。西南地区消费者对数码摄像机的关注度最低,仅占整体市场的7.0%。

    各区域市场消费者对数码摄像机关注度的差异,ZDC认为主要是由三个因素导致:

    其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影响数码产品消费。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如华北、华东、华南,消费数码市场发育较为充分,消费者支付能力较高,对数码产品认可度较高,因此对数码摄像机关注度较高。与之相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如东北、华中、西北、西南,消费者对数码摄像机的关注度较低。

    其二,各区域市场开发程度不同。

    中国北方地区数码摄像机市场开发较早,各大厂商在北方地区的品牌、产品推广深度与广度均高于其他地区市场,导致北方消费者对数码摄像机的认可度较高。因此才会出现华北比经济发展程度近似的华东、华南地区关注比例高,以及东北比华中地区关注度高的现象。

    其三,各区域市场消费者消费习惯与倾向不同。

    各区域数码摄像机市场开发程度的差异,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受此影响,华北地区消费者在选择数码影像设备时,对于数码摄像机的关注较多,而华南和华东地区消费者则更多关注于数码相机,替代了对数码摄像机的关注。

四、不同价格区间产品关注度调查



(图3) 2007年9月中国市场不同价格段数码摄像机关注比例分布

    2007年9月,中国市场价格在3000元以下的数码摄像机获得21.0%的消费者关注度。3000-5000元价格段产品关注比例为33.2%,居各价格段产品关注度之首。5001-8000元价格区间内数码摄像机关注比例为22.5%。8000元以下数码摄像机关注比例合计达到76.7%。

    8001-10000元价格段产品关注比例为8.9%,10001-20000元价格区间内产品关注比例为10.5%,价格在20000元以上的高端数码摄像机关注度较低,关注比例仅为3.9%。

    具体来看,3000元以下的数码摄像机主要为Mini DV,小巧轻便、方便携带和价格低廉是其优点。该价格段产品获得超过整体市场五分之一的关注度,表明中国消费者对于Mini DV抱有浓厚兴趣。

    3000-5000元价格区间内聚集有硬盘式数码摄像机和DVD数码摄像机的低端机型和少数Mini DV的中低端机型。硬盘摄像机具有存储空间大、导出素材非常方便的优势,可免除外出拍摄时携带大量MiniDV磁带或DVD光盘的负担,不仅让外出拍摄更加轻松,而且可以节省资金。DVD数码摄像机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拍摄后可直接通过DVD播放器即刻播放,省去了后期编辑的麻烦。

    3000-5000元价格区间产品关注度居各价格段产品之首,接近整体市场关注度的三分之一,表明消费者认可硬盘式数码摄像机和DVD数码摄像机的优点。5001-8000元价格段产品是以硬盘式数码摄像机和DVD数码摄像机的中低端机型为主,其关注比例高达22.5%也就容易理解了。

    8000元以下产品关注比例合计达到76.7%,说明中国消费者目前对于数码摄像机的选择,主要还是以中低端家用型机型为主,价格低廉、操作方便、便于携带是消费者喜爱8000元以下机型的主要原因。

    价格在8000元以上的各种中高端和高端数码摄像机,虽然性能更高,但由于价格高昂,主要面向中高收入阶层和专业用户,对于中国普通消费者来说是曲高和寡的了。

五、不同光学变焦产品关注度调查


(图4) 2007年9月中国市场不同光学变焦数码摄像机关注比例分布

    数码摄像机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通过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因此光学变焦性能受到消费者关注,成为挑选数码摄像机时最受重视的参数指标之一。

    2007年9月,光学变焦倍数在10倍以下的数码摄像机仅获得1.8%的关注度,表明消费者对于低变焦能力的机型兴趣不大。

    10-14倍光学变焦机型关注度最高,其关注比例高达50.5%。据ZDC统计,10倍光学变焦数码摄像机关注度占整体市场的比例为47.7%,12倍光学变焦数码摄像机关注比例为2.8%,由此可见10倍光学变焦是9月份中国消费者认可的主流指标。

    15-19倍光学变焦机型的关注比例为1.4%,如此的低的关注度是主要是因为位于这个指标区间的产品一共只有三款。20-30倍光学变焦数码摄像机关注比例较高,达到23.6%。30倍以上光学变焦产品关注比例为22.7%。

    20倍及20倍以上光学变焦数码摄像机关注比例合计为46.3%,稍低于10倍光学变焦机型关注度,说明消费者对于更高光学变焦性能产品具有较大需求。

六、不同格式类型产品关注度调查



(图5) 2007年9月中国市场不同格式类型数码摄像机关注比例分布

    数码摄像机格式类型较多,主要有硬盘式、Mini DV、AVCHD、HDV/DV、DVD摄录机、DVCAM、HDV、数码摄录放一体机、闪存式DV等九种。2007年9月,根据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监测统计数据,中国消费者对硬盘式数码摄像机的关注度最高,其关注比例达到44.2%。

    Mini DV关注比例为24.5%,居于第二位。AVCHD数码摄像机关注比例为10.4%,排名第三。HDV/DV数码摄像机关注比例为7.6%,名列第四。DVD摄录机9月份关注比例是7.5%,在各种格式类型中排在第五位。DVCAM数码摄像机关注比例为2.9%,位列第六。

    HDV数码摄像机关注比例为1.5%,排名第七。数码摄录放一体机关注比例为1.1%,名列第八。闪存式DV关注比例最低,仅为0.3%。

    综合以上分析,2007年9月中国数码摄像机市场由索尼等日韩品牌垄断,华北、华东、华南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消费者对数码摄像机的关注度较高,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是3000-5000元具备10倍、20倍及以上光学变焦性能的硬盘式数码摄像机。消费者关注集中指向的主流价格区间和性能指标,值得有关厂商引起高度重视。

更多数码摄像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数码摄像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