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 炼焦煤价格上涨对钢焦等下游产业的影响分析

炼焦煤价格上涨对钢焦等下游产业的影响分析

2008-01-26 08:50: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受市场供求关系趋紧、钢材价格高位运行、焦炭价格持续上涨,以及炼焦煤性价比未能反映其自身稀缺性、国内煤炭资源性、政策性成本上升、国内外差价拉大等因素影响,2008年我国炼焦煤价格以平均20%的增幅保持高位攀升。与此同时,国内外铁矿石等原料价格也出现连年大幅上涨,预示着钢铁产业或将进入“高成本”时代。这虽然在短期内会对钢铁产业利润产生一定影响,但中长期看,有利于钢铁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煤焦资源利用率,也有利于焦煤生产企业提升可持续发展力和大客户兑现率。 

    炼焦煤价格上涨对钢焦产业影响分析

    炼焦煤价格上涨对钢焦产业既有利也有弊,但总体来看利大于弊。据有关部门测算,吨钢材成本中焦炭所占比重仅15~20%,折算炼焦精煤仅占10~14%。若炼焦煤价格上涨150~200元/吨,钢材综合成本3600元/吨,则影响粗钢成本上升仅4~5%。作为完全市场化的钢材市场,内部消化或转移下游产业这部分新增成本,相对较易。但从中长期看,炼焦煤、焦炭、铁矿石等原料价格较大幅度上涨,或将推动钢铁产业“高成本”时代到来。依据西方发达国家钢铁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在“高成本”时代背景下,我国钢铁产业必在“市场”的主导下,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快技术进步,全力降低成本和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钢铁产业由低水平向高层次发展。

    (一)炼焦煤等原料价格上涨,将促进钢铁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产能是节能降耗和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钢铁、铝合金等主要高耗能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推高我国GDP能耗,使我国“十一五”GDP能耗下降20%目标的压力越来越大。为此,“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成为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的重中之重。2007年12月27日,发改委组织召开了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到2010年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8917万吨和炼钢能力7776万吨,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表示:“‘高成本’时代背景下,没有了价格优势和市场竞争力,这些落后产能自然会被淘汰出局。”应该说,炼焦煤等原料价格上涨,必将促进钢铁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2007年以来,铁矿石、炼焦煤等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炼铁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迫使大批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停产或限产,甚至被淘汰。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钢、铁产量分别为3969万吨和3990万吨,较10月份分别减少323万吨和9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3%、10.4%,创下近年来钢铁增速的低水平。钢铁产量增长势头减缓,高成本促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成效明显。

    炼焦煤等原料价格上涨,必将驱动钢铁产业加快重组步伐和扩大规模经济、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摊平钢材成本和提升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的钢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促进了产业集中和结构优化,但总体上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远没有解决。

     2006年,全球前30为钢铁企业中,日本4家,其钢产量占日本钢产量的约76%;美国2家,占美国钢产量的约45%;俄罗斯3家,占俄钢产量的约60%;韩国1家,占韩钢产量的约50%;而我国10家,只占全国钢产量的32.86%。据统计,2007年1—11月,我国前10位钢铁企业钢材集中度又下降至25.83%。可以说,中国钢铁企业的规模小、专业化生产水平低、产业分散是造成钢铁行业重复建设、产品档次低和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高成本”时代的来临,必将推动钢铁企业加快联合重组步伐,提高钢铁企业的规模竞争力。

    (二)炼焦煤等原料价格上涨,将促使钢铁产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

    首先,炼焦煤价格上涨,增加了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促使钢铁企业加快联合重组、做大做强的同时,也推动其加快技术进步,促进高炉大型化、自动化发展,积极配备干熄焦和化产回收系统等先进技术来消化其成本的增加。近年来,伴随钢铁产业原料成本增加,高炉大型化发展已取得积极进展。2000m3以上的高炉已由2002年的23座增加至2006年的71座,产能由5009万吨扩充到1.44亿吨。目前,首钢、唐钢、武钢、沙钢等还在纷纷上马5500m3及以上的高炉。预计,2010年前我国高炉大型化发展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二,炼焦煤价格上涨,促使焦炉大型化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新投产的机焦炉大型化趋势明显。炉型高度由4.3米向5.5米、6米、7米和7.63米发展,单炉平均生产规模由2004年39万吨提高到2007年上半年的57万吨,行业低水平盲目扩张势头受到遏制,整体结构得到优化。2007年一批干熄焦装置、焦炉装煤和废物回收利用系统、化产回收系统建设投产,钢焦企业技术进步明显提高。事实证明,配套化产回收系统是节能降耗、摊平成本和提升焦化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的有效途径。

    第三,炼焦煤价格上涨,促使焦化产品高效回收和焦(高)炉煤气、蒸汽、水等能源资源高效循环优化利用,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我国约有2500万吨的小机焦生产能力,近35%的小型机焦生产及部分中型独立焦化厂煤气净化装置(主要是脱硫装置)不健全,焦炉煤气没能回收利用而直接放散。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我国焦化生产直接放散或放空燃烧的焦炉煤气达145亿立方米/月,相当于每年至少损失850万吨标准煤。每淘汰1吨这种小机焦的生产能力,可节约标准煤120千克。将其彻底淘汰后,每年可节能2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直接创收12~15亿元。这将进一步促使钢铁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完善后续配套工艺,在得到焦炭的同时,充分回收其化工产品,最大可能地从各方面消化其成本增加。

    (三)重点企业炼焦煤价格上涨,将有利于提高炼焦煤企业大客户合同兑现率和平抑地方炼焦煤价格暴涨

    在国内外炼焦煤价差拉大、地方炼焦煤价格频频上涨的大背景下,中小型钢焦企业和市场户代理商,积极组织和活动各种社会资源和关系网,拼抢国有重点炼焦煤企业有限的、相对低价的炼焦煤资源量。在“人情”和“利益”的双向驱动下,大量优质的炼焦煤资源流入中小型钢焦企业,甚至是一些已濒临破产和淘汰的落后钢焦企业。为响应国家号召,提高合同履约率,支持大中型钢焦企业生产正常进行和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大型国有炼焦煤企业理性、适度地上调炼焦煤价格,一方面有利于确保钢焦大客户,提升合同兑现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平抑地方炼焦煤价格暴涨,稳定市场,稳定价格。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炼焦煤产业作为焦煤—焦炭—钢铁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是钢铁产业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炼焦煤等原料价格上涨是市场规律运行的内在必然,是我国钢铁产业由低水平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途径。作为炼焦煤产销企业应将继续秉承“服务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义无反顾地关心和支持大中型重点钢铁企业的发展,竭尽全力维护“互惠合作,共赢发展”的美好局面,不断推进和深化煤钢双方的战略合作,努力实现煤—焦—钢产业链的和谐发展。

更多炼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炼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