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数码产品行业分析报告 >> iPhone的中国式生存

iPhone的中国式生存

2008-04-07 15:59: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2007年苹果售出的370万部iPhone手机中,约40万部在国内移动网络中运营。

  默认水货市场的存在,也许正是乔布斯的睿智所在。

  采访·撰文=倪燕

  “我们的iPhone是一款革命性的、不可思议的产品,比市场上的其他任何移动电话整整领先了五年。”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说。

  自苹果公司于2007年6月正式推出iPhone以来,这款将音乐视频和智能手机的通讯功能完美结合的创意产品在欧美市场上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为iPhone买单。

  据分析企业In-Stat的调查数据显示,苹果在2007年出售370万部iPhone,共有80到100万部被解锁,其中大约有40万部在国内的移动网络上运行,而非在苹果运营商合作伙伴的网络中。这就意味着,如果相关数据属实,iPhone在全球销售的手机中,有将近10%的数量进入了中国市场,但截至目前苹果公司尚未在中国开始销售iPhone。

  这一数量显示了中国已成为iPhone除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灰色销售市场。然而直到现在,iPhone依然未能在中国市场获得正式身份。苹果公司与中国移动的谈判在利润分成的关键性问题上存在分歧,合作被搁置。

  潜水中国市场

  虽然目前iPhone无法进入中国,但是仍然挡不住苹果粉丝和崇尚iPhone设计的青年男女的拥趸。“我们编辑部20个人,有5部iPhone”,供职于IT媒体的于亮告诉记者。据悉,去美国参加苹果用户大会的16位中国记者中,一共买了29部iPhone。如果不是苹果美国专卖店限制每张信用卡只能买两台的话,数量肯定远远不止这些。“有些人一倒手就能挣几百,甚至上千。”

  “柜台没现货,今天就买吗?马上给你去仓库拿货,没拆封的3900元,破解版4000元,换卡后立马就能打电话、发短信。”近日记者走访了中关村(爱股,行情,资讯)e世界、海龙、鼎好大厦等IT产品大卖场,调查了苹果iPhone手机的水货行情,“这两天太缺货了,所以涨了好几百,前段时间最低卖3500元。”店员郑先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中关村卖iPhone的销售点都到统一的仓库去拿货,货源大多来自美国。由于水货渠道不稳定,供货时多时少,导致iPhone的价格也时高时低。

  “iPhone什么时候正式进中国啊?”喜欢在外贸小店淘各种时尚衣服的李小姐对记者抱怨,“很喜欢iPhone的时尚设计,身边有朋友在村(中关村)里买了水货,用得还不错,可是我觉得水货没有质量保障,一直想买正版手机。”听说苹果今年夏天要在三里屯开直营店,李小姐希望自己能如愿以偿买到正版iPhone手机,跟李小姐一样对iPhone情有独钟的还有在外企工作的钱进。

  三十岁的钱进在美国NBC(全国广播电视台)驻中国办事处负责物流,2007年7月份,他请在美国出差的朋友花399美元买了一部iPhone,“平时上下班都坐地铁,车上时间不好打发,那时正好也想买一台新手机。买了iPhone后可以听音乐、看小说,而且不用再买一个iPod”,“照相功能也非常不错”。

  不过iPhone也有让他很不满的地方,比如死机、电话信号不好。“最可气的是,因为iPhone是触摸屏,必须双手并用,冬天戴着手套用起来特别不方便,只得把手套脱下夹在腋下,为此,我还丢了一双特别喜欢的手套。”

  麻省理工大学数学系硕士学位毕业的他,一直对IT类的产品很感兴趣,闲时自己还倒腾电脑、软件,“其实破解iPhone很简单的,从网上下载一个破解软件,一步一步照做就行了,没必要钱请人破解,我就帮朋友破解了好几部呢。”

  他现在不仅喜欢这部手机,而且渐渐喜欢上了帮朋友破解iPhone。

  如今,iPhone手机已经开始向普通用户渗透,显而易见的例证就是身边使用iPhone的人越来越多了。

  欧美模式难复制

  “中国的市场需求这么大,乔布斯没理由对中国不动心”, “如果不抓住中国,很难想象他在2008年能卖出1000万部IPhone”,BDA分析师吴芙蓉说。

  根据苹果公司2008财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作为支柱产品的iPod的表现并不理想,出货量仅为2210万部,低于预期的2500万部。这也使得苹果公司转而押宝iPhone。

  乔布斯曾说,2008年iPhone的销售目标是1000万部,2008年底将进入亚洲。可是iPhone进中国的传闻一直未落实。

  在欧美,运营商们虽然被置于较为尴尬的地位,但是无奈中还得同苹果合作以吸引更多的新用户。苹果和运营商的既有合作模式是这样的:运营商只是iPhone的话音和数据服务承载商,消费者消费的是承载在运营商网络上的苹果的服务,运营商退格为苹果服务的通路,苹果甚至还要与运营商分享话音资费。例如,在美国,苹果与AT&T的合作,据分析师推测,只话音资费这一项,每位iPhone用户每月为苹果公司“贡献”18美元。

  另外,在欧洲,苹果分别与英国电信商O2、德意志电信无线部门T-mobile和法国电信采取同样的合作模式。

  据了解,苹果在与中国移动商讨时,要求在未来iPhone用户所产生的每位用户平均收入中获得45%的分成。

  但是目前,作为中国的第一大移动运营商,中移动拥有约3.5亿的手机用户,这一数字已超过了美国的人口总和。中国移动“一手遮天”的垄断地位使得苹果失去在欧美时的强势谈判位置,“进中国的传闻从2007年就开始了,最初跟中国联通(爱股,行情,资讯)谈,今年又跟中国移动谈,可是到现在也没有正式消息,不了了之了。”

  “从目前来看,与运营商分成这条路在中国行不通,“黑莓花了七八年的时间才跟中移动达成合作,苹果应该做好打长久战的准备,任重而道远。”吴芙蓉说。

  吴芙蓉认为,即使跟中移动之间达成合作,中移动也会要求苹果撤掉iPhone的WIFI(无线上网)模块,“而没有WIFI的iPhone跟普通智能手机没有什么两样,凭什么卖得比别人贵呢?”“卸掉WIFI的iPhone还有多大的竞争力?”

  合作不成,不如开店?

  与运应商合作不成,有没有可能采取开店的方式让IPhone进入中国呢?

  据报道,苹果高级副总裁罗恩·约翰森表示,苹果商店将于2008年夏在北京开设第一家中国店,计划店址设在三里屯,日后在广州、上海也会开店,甚至有传言说直营店会卖iPhone手机。

  苹果公关公司赵先生说,现在流传的都是传闻而已,并没有经过苹果公司的确认,同时他也不愿透露更多信息。

  “开直营店?那也不能卖iPhone!”在我国,以前需要信产部颁发手机销售牌照,厂商才能销售手机,如今则需要入网许可证,经过检测才能上市,而苹果没有。”长期跟踪苹果公司的董经宇说。

  吴芙蓉也表示:“谈判没搞定,一切免谈。”

  不过仍有业内人士认为,苹果要在中国开直营店,一方面表明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引起了苹果公司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是苹果在中国销售策略悄然改变的见证。“开店是苹果尝试在中国卖iPhone跨出的第一步”,“光卖iPhone就可以挣不少钱,开店也是iPhone未来在中国生存的方式之一。”

  根据美国iSuppli公司测算,iPhone硬件的总体成本分别是:4GB型号为225.85美元,8GB版本为249.85美元。按399美元的售价,一部iPhone的利润为150美元,利润率为37.5%。显而易见,中国巨大的市场消费能力将为苹果公司赢得不菲的利润。

  默认水货市场

  当舆论都在担心水货对苹果iPhone造成巨大冲击,并热切关注iPhone进入亚洲、甚至中国的时间表时,乔布斯并不以为然,而默认水货市场。

  当被问到iPhone什么时候进入中国和印度时,乔布斯说:“我们已经开始在这些国家做生意了”(指通过解锁流入亚洲市场的iPhone)。苹果首席运营官库克则表示,苹果已经从iPhone的硬件上赚到了利润,他们并不担心舆论所说的水货问题。

  以前苹果零售店的售货员会提醒购买iPhone的消费者,只有跟AT&T签订了两年合约的用户购买iPhone才有用,如今消费者已经听不到这种提醒了,售货员对非AT&T用户来买iPhone已经见怪不怪了。

  长期跟踪苹果的于亮认为,乔布斯此刻的这种态度正是他的睿智所在,由于中国移动的垄断性质,不会同意苹果的分成要求,在中移动不松口的情况下,水货市场的存在并不妨碍苹果赚取iPhone手机的利润。

  由于中国的消费习惯不同于美国,苹果iTunes下载MP3的模式一度在中国行不通,但是这并不妨碍ipod在中国的热销。并且“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很多人认识到与其在网上下载一首劣质音效的音乐,不如花钱从itunes上下载一首完整而高音质的歌。”消费者董经宇说。苹果有可能将这种方式套用在iPhone上,先让消费者享受到iPhone的好处,等到人们愿意为更好的服务付费的时候,再赚运营费。

  对iPhone有点“发憷”

  也许是苹果认识到光靠精美的设计还不足以更多地占领全球商务市场,所以正逐步开放操作平台,吸引第三方软件开发商开发适合iPhone的软件。

  灵敏的触摸屏、时尚的外观、新颖的理念使iPhone赢得了大批拥趸。不过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User Centric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全键盘智能手机相比,iPhone在文本输入方面存在缺陷,可能失去一些不得不在时尚和实用之间做出选择的商务人士。

  “发邮件太慢了,老是输错,”从事市场营销的余波对记者说。据调查,iPhone的输入速度和全键盘智能手机的速度并没有差异,但输入的文本错误却要多很多,平均每条信息的错误率是5.6个字母,而全键盘手机和数字键盘手机的错误率只有2.1和2.4个。“即使已经用了一个月,iPhone的输入错误率和第一天没区别。”

  除了手机牌照、技术标准、业务模式等问题是iPhone进入中国市场的阻碍,输入问题也影响了商务人士的选择。《InformationWeek》近期针对300名商务人士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7成的受访者没有计划购买iPhone。

  为了开拓商务市场,苹果近日发布iPhone软件开发包,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希望将iPhone和iPod Touch打造成真正的计算平台。苹果还为iPhone加入了多项重要的商务功能,包括支持微软Exchange、日历和通讯簿,以及监测上网安全的功能。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