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软件产业行业分析报告 >> 中国软件业拐点乍现:外包模式渐失优势

中国软件业拐点乍现:外包模式渐失优势

2008-04-08 08:20: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本报记者 丘慧慧

  “目前的宏观形势和人民币的汇率变动,更决定了中国软件(爱股,行情,资讯)业不可能走印度的外包模式。”4月7日,金蝶国际(0268.HK)副总裁陈登坤几乎是以“断定”的语气对本报说。

  应该走欧美的“产品+服务”的道路,还是复制印度的“外包”模式?在长达10年的摸索和争论之后,软件业的“中国道路”似乎正在惭次显出“本我”的选择。

  几乎是不一而同,本土软件业的两大厂商在同一时段内,义无反顾地走向了以“服务”型公司为特点的欧美路径。

  “金蝶在未来三年以及更长的时间里要积极转型,由产品型公司转向服务型公司,并打造全球领先的在线管理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金蝶董事会主席徐少春4月2日公开表示。这是金蝶自上世纪90年代从财务软件转型ERP管理软件以来的又一次重大转身。

  相似的表述出现在数日前,用友软件(爱股,行情,资讯)(600588.SH)总裁王文京在公司业务策略发布会上,亦吹响了“变革商业模式”的号角,宣称用友将“产品经营”转向“客户经营”,并同样将此次高举的旗帜称为“用友继10年前从财务软件转型ERP企业软件之后的又一次转型”。

  中国软件业,为何有如此步调一致提出“转型”的要求?

  转型“服务”的利润公式

  从各类漂亮的数字来看,2007年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成本上升的压力,似乎没有冲击到中国软件业高速增长态势。

  4月2日,金蝶国际发布的财报显示,2007年,金蝶销售额增长25%,达到人民币7.67亿元,将利润增长40%至1.36亿元,净利润率亦从2006年的15.93%上升至17.80%。

  在此之前,金蝶在国内的竞争对手用友软件发布的2007年业绩亦显示了大刀阔斧的跃进:当年销售收入达到13.56亿元,增速达到22%,而净利润(包含投资收益)增长速度更是达到110%。

  与此同时,在相当业务来自于软件外包的东软股份(爱股,行情,资讯)(600718.SH)的2007年净利润亦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12%。

  从各自财报看,“产品+服务”带来的收益提高,是各家公司收益上升的直接动力。

  事实上,除了金蝶、用友提出向“服务”型公司转型口号外,东软亦自2006年以来在逐步降低其“软件外包”在总体收入中的比例,并努力拓展其产品和服务收入的客户源。

  而服务收益对业绩刺激的最直接表征是,此三家中国软件的标志性公司的利润率正在呈现上升趋势:2007年,金蝶、用友、东软的净利润率(剔除投资收益)分别为17.80%、14.81%和10.52%,分别比2006年的15.93%、11.59%和5.77%都有了相对高比例的上升。

  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表征是,4月2日,香港资本市场在对金蝶国际保持长达七年的怀疑、观望之后,头一次给予了最为积极的“认同”,其股价当日上涨了15%,达到7.60港元,几乎是七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天——金蝶正在逐步甩掉“价值低估”的帽子。

  分析认为,从全球经验看,软件业的最明确的评价公式是:软件企业服务收入占比越高时,附加值越高,成本越低,利润率也就越高。

  软件业的利率是衡量一家软件厂商整体服务能力高低,以及经营效率的重要经济标志。根据此公式,金蝶的财务数据堪称华丽。按照徐少春“未来公司每年保持净利润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的承诺,金蝶2010年净利润率将会达到20%左右,与国际软件业25%的高利润率比已相距不远。

  “对冲”成本上升压力

  对于正在布局“三年突破”战略的徐少春而言,“转型”是主动的选择。

  “中国企业发展的水平和它的信息化程度决定了,客观对我们有提供管理咨询的要求。”徐少春提出,金蝶的目标在于“要建立管理专家形象,推进全球化时代中国管理模式进步”,并在2010年实现渠道、产品突破之后的“服务突破”,从而使目前收入结构中“服务”在总收入的占比从30%提高到40%以上,从而降低直销占总收入的比例。

  事实上,无论转型是为有意,或者无意之举,它暗合了当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对中国软件业的必然要求。

  天相投顾分析师刘晓冬认为,软件业面临的由于CPI、新《劳动合同法》等原因导致劳力成本上升的趋势,将对公司成本费控制造成一定压力,以用友为例,“预计公司2008年的员工平均工资将比2007年提高8%到10%,而作为一个独立软件提供商,人力成本占公司成本和费用的比重通常在50%以上,因此人力成本的上升将给公司的成本和费用造成较大压力”。

  金蝶陈登坤亦告诉本报,作为高科技公司,近年随着国内宏观形势的变化,人力成本加速上升是一个显著的现象,金蝶2005年-2007年间员工人数年均增长13%,员工总成本2006年比上年增长15%,2007年又比上年增长了27%,总体呈现了员工总成本增速高于员工数量增速的态势。

  “公司向服务转型会使未来员工数量增长的趋势慢下来。”陈登坤表示,向服务型公司转型的根本要义还在于,在转变公司收入结构的同时,改变公司人力成本的结构,即提高“服务”和“分销”收入比例,降低直销的比例,这是因为,“直销更依赖销售人员的扩招,靠人海战术来提升销售额”。

  陈透露,“目前金蝶的分销利润率是最高的,服务目前利润率还不高,但是它可以带动产品的总体销售,使总体利润率呈现最优。”

  金蝶行政总裁何经华亦向记者透露,金蝶未来营收以及利润率的上升将与收入结构调整同步:将目前直销比例过大的局面(直销占44%、分销占26%、服务占30%)调整为以服务与分销为主(2010年分销占40%,直销产品占25%,服务占35%)。

  “外包”模式的冲击波

  一位软件界人士认为,相比转型较快的金蝶、用友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中国其它软件公司的冲击则要大很多,尤其是外包模式为主的公司。

  “以东软为例,相比而言,它的利润率(10.52%)就要低很多,但是这一两年转型产品和服务后还是提高了很多。”该人士说。

  “软件外包模式在中国肯定是没有优势了。”上述人士认为,外包必然要面临人力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双重挤压”,而相形之下,中国软件业内需市场近年呈现暴发增长态势,这对“中国软件”的必然走“产品+服务”的定位是一种强烈暗示。

  以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显示,受汇率等因素影响,今年1-2月,我国软件产业实现利润总额68.6亿元,同比下降4.6%,效益下滑的原因之一即是“人民币继续升值,不但增加了软件外包的成本,而且造成以美元结算的外包收入的减少,直接影响外包企业的效益”。

  “网上电子商务,以及SaaS(软件即服务)等新模式的兴起,加上宏观环境的共同影响,已经决定了金蝶、用友的转型方向,就是中国软件业转向的必然。”上述软件业人士说。

更多软件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软件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软件业热门资讯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软件业相关数据

更多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