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其他行业分析报告 >> 2008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十大热点

2008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十大热点

2008-05-28 08:43: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2008年同样不平凡。总体上,中国制造业的景气程度较高,机械行业、电子行业、船舶行业、钢铁行业、汽车行业增长较快。但是,中国制造企业也面临着诸如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人民币升值造成出口的盈利降低、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国际购买力下降、环保要求的提升、新劳动法的实施等压力,这些因素都将会影响中国制造企业的效益,尤其是以出口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制造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洗牌,优胜劣汰。一方面,制造企业将更加重视通过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制造企业迫切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来抵消成本提升而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的影响。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得制造成企业一方面更加重视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也对信息化厂商的产品、实施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也必然会导致制造业信息化厂商的优胜劣汰。制造业信息化厂商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

    具体来说,2008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市场呈现出十大热点:

    1.聚焦成长型企业

    中国已经融入全球经济圈,迅速增长的国际贸易带动了中国船舶行业的高速发展;而中国目前正处于大力进行基础建设的关键时期,巨大的工程项目拉动了钢铁、水泥等很多制造行业的发展;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使得中国的汽车消费迅速增长。而这些因素又会带动机械制造行业,尤其是机床、重型机械和工程机械行业的迅速增长。因此,近年来,很多行业的制造企业进入了高速成长阶段。大量的成长型企业,在短短的几年之内,规模便扩大了数倍。这些企业在迅速成长的过程中,释放出对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成长型企业因此成为制造业信息化厂商关注的重点。中国的特大型企业信息化市场实际上格局基本已经稳定,大单越来越少,因此,ERP领域的SAP、ORACLE等大鳄,PLM领域的达索、西门子PLM和PTC等巨头,在仍然不放过任何一个大单的同时,已经将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快速成长的制造企业;而一批专注于中端市场的国外专业厂商,如ERP领域的INFOR、QAD、SAGE、IFS等,也逐渐从只关注外企,转向了民营企业,甚至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国内的专业制造业ERP厂商,如自动化所、和佳、希门、并捷,以及国内的专业PLM厂商清软英泰、艾克斯特、开目、天喻,总体上在大项目上竞争力有限,因此也把重点投向成长型企业;国内的用友(600588行情,股吧,信息化)、金蝶、DCMS、浪潮等规模较大的ERP厂商,则是在稳固自身中小企业市场和集团财务市场的同时,聚焦到迅速成长的制造企业,作为自身发展的增长点。

    因此,规模在5亿-30亿的成长型制造企业,已成为各类厂商展开大战的主要战场。

    2.产品创新,厚积薄发

    2008年,受到媒体广泛关注的热点是用友(600588行情,股吧,信息化)公司推出全新的基于SOA的U9ERP系统,该系统能够支持多组织、多工厂的管理。无独有偶,具有深厚的管理信息化技术底蕴和实践经验的北京机械自动化所软件中心,也推出面向集团企业管理的ERP软件。而金蝶公司今年开始重点推荐SAAS的友商网。在PLM领域,继PTC通过并购CoCreate而提供了支持与造型过程无关的直觉造型功能之后,西门子PLM近日也发布了基于特征的同步建模技术。CAE领域的安世亚太,则推出了PERA精益研发解决方案,并在全国举行了巡展。本土厂商上海思普推出的基于模型驱动的PLM,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而在硬件领域,惠普公司推出的超静音多核图形工作站,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具IDC统计,目前,惠普工作站的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是No.1。

    3.合作共赢,优势互补

    在当今的制造业信息化市场上,每个厂商都必须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不能够再单打独斗。因此,不同领域之间的软件,软件厂商与硬件厂商,厂商与渠道合作伙伴,以及相同领域的国内外厂商之间都在进行越来越深入的合作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IBM广泛与SAP、PTC、Kronos等专业厂商合作;惠普则重点与达索、西门子PLM、SolidWorks、Autodesk等PLM领域的知名国际厂商合作。

    得渠道者得天下,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厂商,无不是建立了良好的本地化渠道和合作伙伴体系,例如Autodesk、PTC、用友(600588行情,股吧,信息化)、金蝶等。因此,有行业和地域特色的渠道商已成为专业软件厂商眼中的香馍馍。最近,安世亚太成为Ansys公司全线产品的总代理,华天软件与西门子PLM深化合作,上海思普代理SolidWorks都是中外合作的典范。国内PLM领域主流厂商艾克斯特也正在积极加强国际合作。

    4.服务转型,咨询发力

    中国制造企业在迅速扩张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管理的提升。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改革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正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微观来看的含义。因此,中国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管理咨询服务。正因为如此,不仅国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如艾森哲、凯捷、毕博在中国发展迅速,而且一批本土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汉得、电讯盈科、清华紫光也得到了稳步发展。这些公司将管理咨询、业务流程优化、IT规划与信息化软件实施结合起来,实现了国际先进的管理软件在制造企业的落地。

    正是由于看到了管理咨询的重要性,金蝶最近宣布了服务转型策略,将咨询服务作为公司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北京机械自动化所软件中心,也一直强调管理咨询先行,该中心在与南车集团长江车辆有限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了管理咨询服务。

    不过,对于信息化软件实施过程中的咨询服务,有四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咨询服务费用。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实施SAP、ORACLE等软件的咨询和实施费用很高,很多企业难以承受,因此,一方面,SAP、ORACLE在大力发展本土咨询服务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也在通过一些预配置的版本来缩短实施周期。

    第二个问题是咨询服务的结果如何与管理软件接轨。例如,如果咨询服务的结果是企业有很多需求超越了管理软件的现有功能,那么,咨询公司或软件公司的咨询服务部门如何在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和管理软件的功能实现之间进行平衡。

    第三个问题是,现在真正能够理解企业业务,又精通管理软件的咨询顾问少之又少,尤其是项目经理,其稀缺程度甚至远远超过当今炙手可热的航空公司机长。

    第四个问题是企业本身是动态发展的,唯一的不变就是变。那么,管理咨询机构和管理软件如何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SOA可能是一个救命稻草,但是,仅仅有软件构架的先进性是不够的,还需要让企业真正掌握和应用。

    因此,管理咨询与信息化建设的融合是一个必然趋势,然而,要真正实现很好的融合尚需时日。

    5.资本运作,助龙头厂商加速

    当一个产业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必然会涌现出一些领先厂商。这些厂商在发展的过程中,上市是一个难以抵挡的诱惑。而对于一些已经上市的公司,通过资本的威力,来实现快速扩张,则不仅是企业内部发展的需要,更是股东的需要。

    继去年CAXA、安世亚太获得战略投资之后,艾克斯特也在积极进行资本运作。今年3月,CDC收购了华南地区的ERP厂商集信。ORACLE在并购Agile之后,也在4月正式发布了PLM策略。用友(600588行情,股吧,信息化)公司正在积极寻找合适的并购对象,从而实现加速发展,早日实现成为世界级软件企业的理想。而ERP领域的并购大鳄INFOR,在前几年的迅速扩张之后,2008年进入了消化阶段。

    资本运作,将加速改变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市场的格局,使市场的集中度更高。大而强的厂商将占据统治地位,定位准确、小而强的厂商将在某些行业和领域保持稳步发展,而小而弱的厂商则将成为被并购的对象,或者加速衰亡。

    6.劳动力管理、企业资产管理等新兴管理技术受到企业关注

    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以往还可以靠不提供劳动保险和福利,靠剥削工人血汗的工厂,将越来越难以生存。制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因此,以前对工人进行粗放管理的企业,现在也更加需要减少人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在这种背景下,WorkforceMaganement,即劳动力管理,受到制造企业的广泛关注。Kronos,作为专门提供劳动力管理软件的公司,也开始在中国市场崭露头角。而INFOR、SAP等公司,也已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此外,企业资产管理(EAM)开始受到集团企业的重点关注,而仓储管理(WMS)、业务流程管理、企业绩效管理等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制造企业的关注,成为大型企业信息化深化应用的热点。

    7.中西部成为厂商关注的热点

    2008年4月,知名ERP厂商QAD公司在重庆成立了分公司,也即将在武汉开设分公司。5月,达索系统也在成都成立了办事处。4月,SAP在武汉举行了大型的产品发布会,并表示继在成都建立办事处和研发中心之后,将会尽快在武汉成立办事处。

    这些知名厂商的举措表明,随着制造业向内地转移,以及“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正在成为制造业信息化厂商关注的热点。

    今年7月初将在武汉举行中国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大会。届时,国内外管理信息化主流厂商将聚焦武汉,与来自全国的400家制造企业的CIO共同研讨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大计。这将是e-works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性的制造业ERP应用领域的专业盛会。

    8.制造企业迫切需要实现整体信息集成

    目前,很多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具备相当基础。PLM、ERP等系统已经建立起来,还应用了CRM、O

    A、企业门户、BI等各类应用系统。对于这些制造企业而言,建立企业的整体信息平台和信息规范,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SOA架构的出现,为企业实现整体信息集成,带来了新的曙光。而对于EDI/EAI厂商来说,实现企业整体信息集成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ORACLE并购BEA之后,将与IBM在EAI和中间件领域一争高下。而今年,德国EDI/EAI解决方案提供商Seeburger也开始加强在中国市场的运作。德国大型软件公司SoftwareAG在并购Webmethods之后,也将在SOA解决方案方面,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全面的信息管理和集成方案。

    9.CRM第二个春天的脚步临近

    

    客户关系管理在2000年前后,曾掀起过一次热潮。而由于IT泡沫的破灭,以及CRM应用本身的个性化、行业化特性,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应用起来,因而CRM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逐渐陷入低潮。但是,以客户为中心是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客户服务水平以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客户关系管理在经过几年的沉寂之后,正在逐渐走出低谷。

    目前,一方面微软、SAGE等国际知名厂商在大力推广CRM应用;另一方面本土的CRM厂商TueboCRM和MYCRM(立友信)也实现了稳步发展;还有一批本土的小型CRM厂商非常活跃。

    在CRM的交付模式方面,除了传统的企业内部应用之外,SAAS模式已开始受到厂商和企业的关注。而CRM的应用领域,已不光是营销部门的管理、客户跟踪的管理等传统方面,已经开始验收到客户服务领域。目前,医药、汽车、电子等行业成为制造业应用CRM的热点行业。

    今年4月25日在天津举行了首届中国制造业CRM应用年会,就CRM应用和CRM技术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受到与会企业的欢迎。e-works的调查表明,CRM技术未来发展将更加强调平台化和行业化,即在适应各种营销模式和行业应用的基础上,提供便捷的二次开发能力,从而满足企业的个性化管理需求。

    10.制造企业对MES应用产生广泛需求

    经过近年来的推广,MES在烟草、钢铁、化工、汽车、电子组装等行业已经得到一定应用,主要是行业领先企业。由于这些行业已经建立了车间底层自动化系统,因而在数据采集方面已经具备了应用MES的条件。从e-works网站收到的反馈来看,这些行业的知名企业都已将MES纳入了下一步的IT规划。

    国际的MES厂商已经悉数来到中国,引入瞩目的是CAMSTAR,该厂商专注于MES领域,在电子组装、太阳能等行业有非常专业的MES解决方案。另外,Wonderware2007年并购了全球最大的DNC供应商CIMNET之后,进一步拓展了其MES功能。

    关于MES应用的重点,以及MES与ERP的关系,通过与一些专家探讨,e-works认为,作为ERP和底层自动化系统的桥梁,MES应用对于已经实现了车间底层自动化,需要实时采集和反馈生产现场数据的制造企业更有实际意义。对于纯粹的离散制造企业,如果仍然采用通用机床作为主要加工手段,需要手工采集车间反馈信息,则应当应用ERP的车间管理模块即可,而不需要刻意地在应用ERP的基础上,再将MES作为应用重点,而应该将ERP的企业内部管理功能用深用透。

    而关于MES应用的效益,e-works认为,主要体现在实现产品生产批次的可追溯性,以及对批量化、流水线生产模式的企业,实现生产信息的实时反馈,以及生产质量管理、设备的管理。而MES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则正是劳动力管理的范畴。

    总之,2008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市场将在各领域厂商不断推出新概念、新产品、新方案,制造企业逐渐理性,但在选型、实施、应用中仍然面临诸多复杂问题的环境中,继续发展、前行!

更多制造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制造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制造业热门资讯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制造业免费报告

更多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制造业相关数据

更多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