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 >> 国内肝素产业“大而不强” 练好内功很重要

国内肝素产业“大而不强” 练好内功很重要

2008-06-12 09:07: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国家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3月,肝素及盐项下的产品出口数量为1.8吨,仅为2月份的1/3;4月份出口数量略有恢复,约2.7吨。

  从上述数据可知,近两月,肝素出口贸易严重萎缩。显然,美国百特肝素钠事件对国内肝素出口的影响比实际预期的大。

  肝素是一个典型的外向型产品,全球每年市场容量预计在30亿~40亿美元左右,国内每年出口100多吨,是世界肝素原料的主要供应国家。并且,常州千红化工有限公司、深圳海普瑞药业有限公司等几家大的生产企业还通过美国FDA和欧盟COS认证,多年来产品质量并未出现问题。

  不过,国内原料药行业共有的“大而不强”的通病,也同样降临在肝素产业的身上。

  SFDA数据库查询得知:截至,涉及肝素原料药及制剂的国产药品批准文号数据181条,不可谓不多;2007年,从事肝素进出口贸易的生产厂家和贸易公司超过50个,不可谓不多;

  2007年与我国进行肝素贸易的国家也有20多个,也不算少。

  但是,我国出口的肝素以粗品为主,注射级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数量比较少,可以说,国内企业肝素产品数量虽大,结构却不合理。国内拥有制剂批号的厂家21家,含片、乳膏、注射液均有涉及,市场占有率却不高。SFDA数据库中关于进口肝素产品的批准文号有74条记录,无进口原料的信息。我国的肝素多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销往德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的量占到国内肝素出口量80%以上的份额。国外在将原料进行加工精纯后,将制剂返销中国,产品价格就高出几十倍甚至百倍。

  另外,国内企业产品链单一,基础十分薄弱,相应地,抗风险能力也不强。2007年上半年,国内生猪供应不足,导致肝素原料货源紧张,产量减少。2007年下半年,百特事件发生后,中国肝素出口美国路径受阻,对国内产业的影响立现,出口数量锐减。无论上游还是下游,一点风吹草动对肝素的影响几乎都是立竿见影的,基本上没有什么抗震能力。

  实际上,百特事件对于肝素的影响虽然是个案却十分具有代表性。国内企业正面临越来越恶劣的外部贸易环境:反倾销、反垄断的大刀不断砍向中国原料药,绿色壁垒越筑越高,贸易摩擦不断……

  目前,国内的肝素厂家多处于观望状态,肝素要缓过气来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依然有企业看好肝素行业的前景,正在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估,准备扩产,打算趁着肝素的“冬天”厉兵秣马。

  在诸多肝素恐慌、肝素预测的报道之中,记者赫然看到一条让人哭笑不得的招商信息:河南某生化工业研究所号称研究开发出全球首创低温提取肝素钠技术,节能环保,仅需1000元投资,一口锅、一张桌、几个笸箩就可生产肝素钠。中国肝素钠产业若如此,就不是前景不明而是压根儿就不必提前景了。

  仔细想想,国内一些小化工厂生产的肝素质量未必就比铁锅手工生产的好多少,产业初级化、行业集中度低依然是不争的事实。一个质量事件几乎毁掉一个行业的前途。中国企业的企业要想发展还是得练好产品“内功”,否则永远是“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更多肝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肝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