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水电行业分析报告 >> 2007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增速放缓发展面临挑战

2007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增速放缓发展面临挑战

2008-09-03 09:07: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2007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增长,但出口增速放缓。全年进出口总量652.8万吨,进出口总额144.6亿美元,其中出口量306.4万吨,出口额97.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4.1%,增幅分别比上年回落15.8和14.6个百分点;进口量346.4万吨,进口额47.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3%和9.7%。水产品出口额虽继续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但占农产品出口总额(370.1亿美元)的比例比上年下降了3.9个百分点,为26.3%。

  基本情况

  (一)原料来源。国内自产资源水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1.1%,进口原料加工再出口占出口总额的38.9%,进口原料加工再出口所占份额有所扩大。国内自产资源中养殖水产品出口量123.9万吨,出口额49.8亿美元,占水产品出口总量额的40.4%和51.1%。从具体品种上比较,几大主要养殖品种出口量86.5万吨,出口额35.6亿美元,分别占国内养殖水产品出口量、额的69.8%和71.5%,同比下降3.2和5.1个百分点。

  (二)加工方式。从加工方式上比较,鲜活类产品出口呈下降趋势,加工产品尤其是深加工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其中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占到出口总额的46.2%,水产品精深加工出口的趋势进一步显现。

  (三)出口市场。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仍是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但在水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下降,比2006年下降3.1个百分点,为76%。

  (四)出口省份。山东、辽宁、广东、浙江、福建、海南居出口前六位,六省出口额占水产品出口总额的92.5%。其中山东省依托其不断发展的来进料加工业,继续居出口第一大省位置;广东省由于对虾等养殖水产品出口的下降使得全省水产品出口额下滑6.4%,而辽宁省则依靠快速发展的来进料加工保证了出口的持续增长,取代广东省成为出口第二大省。内陆水产品出口前四名依次为湖北、江西、吉林和安徽。

  (五)进口情况。2007年,我国进口水产品346.4万吨,其中来进料加工原料163.8万吨,鱼粉96.6万吨,供居民食用的水产品86.2万吨(不含远洋自捕鱼运回)。主要进口市场为俄罗斯、秘鲁、美国、东盟、智利和日本,六大市场进口额占水产品进口总额的72.7%。

  (六)进出口价格。2007年出口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每吨3178.9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其中海藻类产品价格继续保持去年的快速增长势头,增幅20.9%;初级冻鱼及鱼片价格比去年提高9.8%;甲壳类、软体类、冰鲜鱼、干熏及盐渍鱼价格稳中有升,升幅不超过5%;活鱼和深加工产品价格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1.7%和6.9%。几大主要出口品种除鳗鱼价格下降5.1%外,其他品种价格均有所增加,其中河蟹价格增幅高达60%。

  进口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每吨1363美元,比上年上涨5.4%。其中鱼粉价格继续走高,达1047美元,比去年上涨9.2%;来进料加工原料进口价格每吨1580美元,比去年上涨5.6%;供国内食用的进口水产品价格每吨1300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主要特点

  (一)水产品进口增速超过出口,贸易顺差微缩。2007年我国水产品进口47.2亿美元,增幅由上年的4.2%上升到9.7%;出口97.4亿美元,增幅由上年的18.5%下降到4.1%。进口增速超过出口,贸易顺差50.2亿美元,比上年略降0.7%。我国水产品出口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增长后出现回落,是符合贸易发展规律的,由于出口贸易基数不断扩大,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会越来越难,同时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也不利于我国水产品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有计划的增加进口有利于满足国内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也有助于促进贸易的平衡发展。

  (二)出口优势品种结构基本稳定,几大品种出口额有增有减。居出口额前五位的产品依次仍为对虾、贝类、鳗鱼、罗非鱼和大黄鱼。对虾、鳗鱼和大黄鱼的出口额分别比上年下降了9.1%、9.1%和6.9%。其中向美国和欧盟出口对虾分别为2亿美元和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33.6%和39.2%;向日本出口鳗鱼5.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7.1%。贝类出口额小幅增长3.8%,日美韩依然是贝类主要出口市场,对欧盟仅有少量贝类加工产品出口;罗非鱼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出口额增幅33%,美国仍是我国罗非鱼最主要的出口市场。

  (三)出口市场集中度有所降低,市场多元化取得一定进展。2007年日本、美国、欧盟、韩国依然位居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前四位,但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其中对日本和美国的出口额降幅分别为4.1%和0.8%;对韩国出口额和去年基本持平;对欧盟出口额保持增加,但增幅较去年下降26.2个百分点。在四大传统水产品出口市场总体疲软的同时,一些非传统出口市场表现抢眼,其中俄罗斯借助“中国年”,从我国进口水产品达到3.1亿美元,增幅70.8%,成为我国第七大水产品出口市场。

  (四)可食部分水产品进口快速增长,主要进口市场发生微妙变化。2007年可食用部分水产品进口量86.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1.9%,增幅较去年提高12.9个百分点。主要进口品种有鳕鱼、鱿鱼、大马哈鱼、带鱼和鲽鱼等各类海捕冻鱼,比2006年增加15.6万吨,同比增长21.9%。进口供国内食用的水产品主要有鳕鱼、鱿鱼、大马哈鱼、带鱼和鲽鱼等各类海捕冻鱼。主要进口市场方面,由于2007年秘鲁鱼粉产量削减,我国从东盟进口鱼粉数量激增,增幅达145.9%,加上带鱼、鱿鱼等进口量也有较大增幅,东盟已超过智利成为我国第四大水产品进口市场,进口额增幅45.3%;另外作为我国第一和第三大进口市场的俄罗斯和美国进口额也都继续保持了10%以上的高速增长;从日本进口水产品量、进口额均下降,降幅超过10%。

  存在问题

  2007年,质量安全问题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以及由此引发的贸易争端依然是影响我国水产品出口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同时,2007年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美国次贷危机波及范围不断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较大幅度调整,能源、食品价格普遍上涨,国内劳动力报酬提高等一系列因素也都对我国水产品出口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2008年水产品出口形势预测2007年在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农业部开展了包括水产品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向整治行动,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政府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努力为水产品贸易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在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争端中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这都为2008年水产品贸易的平稳发展打下基础。

  但是2008年1月以来,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极端的气象灾害,对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罗非鱼大量冻死,对今年的生产、出口都将造成一定影响。同时,2008年是我国奥运年,部分国家势必更加关注我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加上2008年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国际贸易环境可能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可能会遇到许多新问题,研究水产品贸易发展规律,调整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确保水产品出口平稳发展尤为重要。

更多水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水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