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报告 >> 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2008-11-20 08:49: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陶喜红在《新闻窗》2007年3月号上撰文认为,随着媒介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媒介改革的深入,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一是媒介融合将更加注重资本的纽带作用。应当看到,近年来中国媒介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本运作形式逐渐趋于多元化,资本融合渠道在慢慢变宽。媒介产业的部分领域已经允许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进入。媒介可以通过“借壳上市”、“买壳上市”来融资,也可以通过媒介和企业合资的方式经营相关产业,还可以通过银行信贷和媒介企业债券的方式来运作资本,解决媒介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面对中国媒介市场巨大的利润空间以及入世后中国媒介市场提供的巨大机遇,许多境外资本已经蠢蠢欲动。相信未来媒介产业发展中,资本融合的力度会更大,融合的方式会更多,对今后传媒业的发展影响也会与日俱增。

    二是媒介融合更趋向于多元化。西方发达国家媒介融合的突出特点是,信息产业的三“巨头”——电脑、电信和以电视为主的媒介行业不断地相互渗透和融合,呈现出多元化融合的态势。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现在的媒介产业异地扩张规模都不大,而且体现出异地重复建设的弊端。随着信息产业的技术融合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媒介融合将逐步纳入到更广阔的产业背景下来进行,信息产业并购和信息产业的战略联盟会使媒介产业融合形式更加多样化,媒介产业集团、信息产业集团等将给媒介行业的运营带来全新的局面,在这种多元化的产业融合中,电信业、计算机业、大众传媒业的技术性壁垒被打破,政策性壁垒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宽。

    三是“融合媒介”将更加注重拓展新的赢利模式。由于“融合媒介”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大多数“融合媒介”的赢利模式也较为单一。以手机媒体为例,2006年,手机报可谓是遍地开花,迅速从年初的寥寥几家报社发展到年末的近100家,几乎所有有影响的报业集团和主要报社都开通了手机报业务。这种新型的“融合媒介”赢利模式单一,创收能力有限。对于另一种“融合媒介”手机电视而言,现在对终端用户不能收费,推广手机电视的各个链条只能依靠广告收入。应当看到,新媒介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提升潜力。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DAB移动多媒体电视、手机动漫、手机游戏、手机博客等“融合媒介”将逐渐成为青年受众所青睐的时尚媒介。媒介经营管理者正在探索新的赢利模式,以后这些新媒介的赢利渠道会越来越宽。

    四是媒介融合更加注重人性化服务理念。媒介融合对于广大受众来说,有一个很大的实惠,就是可以使媒介尽可能为消费者在信息消费中提供“一站购齐”式的服务。这是媒介融合的动机之一,同时也是今后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之一。现代受众在信息消费中逐渐对信息的获取渠道、传播途径以及信息附加值等有更高的要求。“融合媒介”可以为受众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这样既方便了受众,也可以使信息产品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获得规模效益。从目前媒介融合的情况来看,其趋势之一是“三网合一”:即现有的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由一个全数字化的网络设施来支持包括数据、话音和视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通信,也就是电视、电脑以及手机的融合。

更多媒介融合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媒介融合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媒介融合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