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其他行业分析报告 >>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风险分析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风险分析

2008-11-20 08:51: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风险之一是“鸡头文化”。如果民营企业是有几个合伙人共同创办的,由于合伙文化中的不良文化——“鸡头文化”作祟,合伙人都想做“鸡头”,不做“凤尾”,不是精诚合作,而是争权夺利,最后企业被竞争对手轻而易举击败。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风险之二是“用人文化”。当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许多业务必须聘职业经理人来做。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历史很短,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缺乏,难免用一些“低”素质的职业经理人。这些经理人有的业务能力很强,但道德素质太差;有的道德素质还可以,但业务能力不够。这样,民营企业就掉进了“用人不当风险”陷阱。有的民营企业老板雇用了一些亲戚朋友做经理人,虽然觉得所用之人不行,但又顾及亲情或友情,陷入“人情文化”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风险之三是“家族制文化”。中国有悠久的“家族制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民营企业家们普遍以当家长为荣,以家族兴旺为最终目标。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家族制企业。家族制企业在创业初期具有经济、文化上的优势,但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这种优势就削弱了,甚至出现劣势。因为家族制文化重血缘、裙带关系,轻规范制度,管理随意性很大,妨碍外来人才和资本的引进。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风险之四是“经验文化”。中国的文化传统是重经验,轻科学。对经营者来说,经验固然重要,但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光靠经验是不行的,还需要科学分析。民营企业家,特别是第一、二代民营企业家,由于当时的特定背景,他们普遍没有接受过科学分析训练,管理企业往往是凭经验办事。这也是许多民营企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风险之五是“近视文化”,即目光短浅。许多民营企业怕“肥水”流入“外人田”,不愿意在人才投入方面进行投资,怕自己花钱培养的人才跳槽。这种“近视文化”恶性循环的结果是许多民营企业人力资本竞争力越来越低。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风险之六是“人治文化”。中国社会历史上集权统治时期漫长,没有民主和以人为本的传统。对于许多民营企业家而言,人治思想根深蒂固,以人为本的观念淡漠。而市场竞争靠的是人力资本的竞争力,如果没有民主文化、法治文化、以人为本文化的支撑,企业就很难实施市场经济下的人才资本战略,也就很难摆脱“成长的烦恼”,不是“短命”就是“侏儒”。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风险之七是“传统关系文化”。讲究人际关系本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这有利有弊。人际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资源,处理得好,有利于企业发展;处理不好也会阻碍企业发展。如,有的企业家习惯于找靠山、拉帮派、搞小圈子,形成诸如靠山文化、帮派文化、圈子文化。有的为了与政府官员拉关系,走行贿之路;为了帮派、圈子利益,搞财务利益不公平输送与分配。这些最后往往都成为葬送企业的“坟墓”。

    中国民营企业存在着“寿命不长”、“企业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发展速度”等问题。主要文化原因是企业家们总是认为企业是自己创办的,企业的目标就是自己的目标,企业就是自己的化身,习惯于树立个人权威,搞家长制那一套。这种文化风险对民营企业往往是致命的。

    由于受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许多企业家都希望“商而优则仕”。这严重影响了企业家的独立人格的形成。他们总希望走向仕途,认为做官才是最终归宿,这也大大影响了企业家的根基,企业很难永葆青春。许多民营企业家虽然进不了官场,但也习惯于把官场的那一套带到企业,形成企业内部的官僚等级体系。个人高高凌驾于这个组织体系之上,经常自己制订企业制度而又破坏制度。用个人设想代替企业规划,侵犯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事时常发生。这大大影响了企业的生命力。

    中国民营企业的文化风险的另一原因是诚信文化缺陷。中国传统诚信文化是重人际诚信而轻制度诚信。表现在诚信上的内外有别,官员为了统治的需要也经常不诚信、讲假话。中国有许多人只对关系好的、近的人讲诚信,而对其他人不讲诚信。如果企业家们也秉承这种理念,就会形成只顾小集团利益而不顾大众利益格局,这与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企业的竞争力也会大大削弱。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风险的根源之一是企业家们的财富观念。传统企业家们对待财富是聚财观,勤俭集聚财富一生留给子孙,并不想大规模发展企业,也不倾向于将财富贡献于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一代企业家们的聚财观念有所削弱,做大做强想法有所增强,但斗富、挥霍财富的观念有所抬头。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家的长远发展。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中国 民营企业 文化 风险 分析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