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贸易行业分析报告 >> 2008年中国外贸形势突变分析

2008年中国外贸形势突变分析

2009-01-06 08:54: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2008年,在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我国外贸进出口遭遇突变。

    2008年前9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达196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10月份,进出口出现较大幅度减速,当月进出口总额2214.1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6%;出口总额1283.2亿美元,同比增长19.2%;进口总额9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5.6%。

    1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风云突变,遭遇雪崩式下滑。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1898.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达9%。其中,出口总额1149.9亿美元,同比下降2.2%;进口总额749亿美元,同比下降达17.9%。

    多年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单月首次出现量价齐跌,首现负增长。尽管我们2008年年中已经预计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可能出现大幅下降,但这么短时间内就出现了雪崩式的坠落还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并且,这很可能不是偶然现象,极可能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常态。

    从当前来看,有两大主要因素导致了我国外贸进出口遭遇突变。

    第一,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导致境外市场对我国商品需求出现萎缩。2008年以来,在次贷危机向非次贷市场进一步扩散、房地产衰退、股市进入熊市等极端不利的共同因素作用下,美国经济大幅减速,欧洲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也未能幸免,都已陷入了经济衰退的困境之中。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或停滞或下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由于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的主体,世界经济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三大经济体)的变化。

    在三大经济体中,美国在2008年第三季度GDP环比年率下降0.5%,这是继上年第四季度负增长以来再度出现负增长。欧元区和日本在2008年第三季度GDP环比分别下降了0.2%和0.5%,均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并陷入了“技术性”衰退。虽然美国还未陷入“技术性”衰退,但发达国家和地区需求萎缩开始严重影响我国出口商品需求。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美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加上近来人民币对欧元大幅升值,2008年9月份以来,我国对欧盟和美国的月出口额持续下降。其中,11月份我国对欧盟出口240亿美元,分别比9月和10月份减少33.7亿美元和22.2亿美元;对美国出口203.6亿美元,分别比9月和10月份减少43.3亿美元和32.9亿美元。

    第二,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是导致我国外贸进出口下降的重要原因。2008年7月份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逆转,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急剧下降,我国进口商品价格也随之大幅回落。

    2008年12月上旬,反映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CRB指数已从2008年7月份的最高位下跌了40%以上。其中,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在12月上旬已下探至40美元/桶,比2008年最高位时跌幅最高达70%;煤炭、矿石、金属和橡胶等产品价格跌幅也都在50%以上。

    随着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高位回落,2008年9月份以来,资源类产品进口价格普遍下降。其中,11月份,大豆进口均价为508.7美元/吨,环比下降14.3%;食用植物油进口均价为990.7美元/吨,环比下降7.4%;原油进口均价为528.3美元/吨,环比下降25.6%;成品油进口均价为490.1美元/吨,环比下降36.7%;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均价为122.7美元/吨,环比下降11.8%。另外,9月份,我国进口商品整体价格同比涨幅尚达17.5%,10月份即回落到10.8%,11月份更是较2007年同期下降达12%左右。

更多外贸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外贸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