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下游市场行业分析报告 >> 中国船舶工业乘风破浪谋发展

中国船舶工业乘风破浪谋发展

2010-11-22 14:41: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近几十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1994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2008年,我国由世界第三大造船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

    当前,我国的船舶工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船舶工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使我国实现由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的转变?记者对大连这个港口城市进行了深入调研。

    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和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转运枢纽,也是东北腹地与国际市场连接的主要通道和航运服务中心。

    因港而生、因港而兴,大连的造船史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大连船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大连市船舶工业已基本形成了集船舶建造、修理、配套、技术研发及试验设施等为一体的结构较为合理、门类日趋齐全、互补性逐渐增强的船舶工业体系。”大连市市长助理、经信委主任刘岩告诉记者。

    近年来,大连市船舶工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2009年,大连市造船完工量达484万载重吨,占世界完工量的4.0%,占全国的11.4%,在各港口城市中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我们已经具备了生产世界现有各类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硬件制造能力。”刘岩说。

    早在2004年,大连市就编制了《大连市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船舶工业基地。根据规划,到2010年年底,大连市将形成3个造船基地和5个相应的配套园区。

    众多国际型船企的聚集,也为大连市船舶工业发展蓄积了优势。大连市经信委交通运输装备处副主任李德虎介绍说,目前,大连市已有规模以上造船、修船企业28家,船舶研发中心和设计公司20家,船用配套企业150余家,成规模的游艇制造企业10家,基本形成了多种所有制成分的船舶产业集聚群,成为大连市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预计到2011年,大连市的造船能力将达到1300万载重吨,产值将达到870亿元,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世界级船舶工业基地之一;到2015年,造船能力达到1500万载重吨,船舶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开拓创新大力发展海洋工程

    “虽然目前我国的造船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我国船舶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李德虎告诉记者,“要想使我国从造船大国真正成为造船强国,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开拓创新,向着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总包技术等方向发展。这一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国家非常重视发展海洋工程。”

    多年来,大连市作为环渤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之一,一直注重在海洋工程方面的发展。

    从事船舶行业研究十几年的大连市经信委交通运输装备处李心理说:“目前,我国已在船舶工业相对集中和发达的地区陆续建设了一些海洋工程基地,其中就包括大船集团和中远船务。”

    据了解,大船集团是目前国内建造海洋工程产品数量和类型最多的企业,在海洋工程产品设计建造领域最具优势。该集团总经理刘征说,“我们是同时具有大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海上浮动生产储油轮设计建造经验的企业,并已成为国内大型国际海洋工程项目的总包商。”

    中远船务工程总公司总经理王兴如告诉记者,目前中远船务在南通、大连、广州、上海等地拥有6家国内领先、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型修船厂及9家专业化修船配套、服务企业,并在江苏启东建成了海洋工程专业化制造基地。

    “依托大船集团等骨干企业,大连市正在把海洋工程装备作为新兴产业加以大力发展。今年全市海洋工程产品的产值力争达到80亿元,比2009年翻一番。到2013年,海洋工程产品产值预计达到200亿元,2015年将达到300亿元。”刘岩说。

    据介绍,海洋工程是一个全球竞争的产业,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劳动密集,是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行业,产业带动性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工程产业还存在设计开发能力不足、装备设计建造水平较低等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已具有支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经济实力;随着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的建立,我国已拥有完整的钢铁、能源、交通运输和机电设备基础制造体系;随着劳动生产效率持续提高,我国已形成了发展海工工程设备产业所需的技术和人才条件。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明显,这些因素与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所需要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特点相吻合,形成了我国发展海洋工程的综合竞争优势。

    转型升级迎来蓬勃发展的明天

    当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中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结构性能力过剩矛盾逐渐显现,产业集中度没有明显提升,产业对外依存度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我国船舶工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大连市船舶工业发展的瓶颈。”刘岩告诉记者,“但是我们也在发展中积极地探索出路。”

    记者了解到,大连市制定了船舶工业调整振兴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一是大力开拓市场,防范市场风险;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实现聚集发展;四是扩大对外开放,提升竞争能力。

    今年以来,我国船舶工业运行呈良性态势。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全国造船完工量237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4.9%;承接船舶订单量196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7倍;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44亿元,同比增长24.2%。抓住市场回暖的时机,我国骨干船舶企业加大了承接订单的力度,船舶企业经济效益全面回升,实现利润保持增长。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和行业自身周期性规律的双重影响下,国际船舶市场正在经历一个发展的低潮,我国船舶工业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这是我国几代造船人的雄心壮志。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我国船舶工业必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行。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船舶工业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