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厨卫电器行业分析报告 >> 中国燃气灶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探析

中国燃气灶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探析

2010-12-13 08:59: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做企业首先是做产业,没有这个高度,就做不出企业生命的长度;做市场首先是做趋势,没有消费潮流和资源集聚的基础,就做不出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燃气灶零部件行业是一个细分行业,市场规模相对比较小,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小产品都可以做成大市场,燃气灶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也大有可为。笔者认为,燃气灶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就是要把握好产业生命周期兴衰和产业资源流动的时间、节奏与空间布局。

    一.我国燃气灶零部件行业已经跨进了成熟期的门槛

    我国的燃气灶零部件和整机的产业细分大概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完成了。这是以控制器(旋塞阀总成)、燃烧器、脉冲点火器和面板等关键零部件的专业制造厂商的涌现为标志的。再经过本世纪第一个10年的发展,零部件行业度过了成长期,开始迈进了成熟期的门槛,并且形成了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初步完成了中低档燃气灶产品的普及,但高、中、低不同档次产品的市场区域分布的差异性和销售数量的差异性都还非常明显。作为处于从属地位的零部件产业来说,受整机产业格局的影响非常大,同时也受到上游产业如原材料和五金件加工等供应商的挤压,属于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行业内部也是鱼龙混杂,通过合格供应商认证的企业数量远小于总体从业企业数量。但未来的机会属于能把握趋势并主动进行能力提升和战略布局的企业。

    根据产业经济学的产业生命周期几种主要的和辅助的划分标准判断,我国燃气灶零部件行业具备成熟期的以下主要特征:

    1.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开始迅速下降但还处在较高水平

    产业生命周期的曲线一般是按照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这一时间序列数据描绘的,燃气灶零部件产业市场销售总额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近几年已经开始下降,但还处于20%左右的较高水平。这一水平最高时期在2000年前后曾达40%多,主要几种零部件的龙头企业近十多年的增长过程都接近这一轨迹。这是由于整个市场规模变大即基数变大和市场空白基本得到填补、首次购买行为减少等原因造成的。但是满足低端需求的劣质产品的淘汰更新比较快,同时高端需求发展也较快,因此增长速度的水平仍然比较高。2.品牌集中度从最低点快速提高

    品牌集中度是规模较大的几家领先企业的销售额总和占整个行业的市场销售额的比例。这一比例在产业形成期由于从业商家较少而可能比较高;但随着进入成长期大量企业跟进,销售额就会变得分散,这一比例会随着竞争的加剧而降至一个低点。但经过竞争与洗牌,规模企业脱颖而出,形成了强大的品牌优势,随着行业规范加强和消费品质要求的提高,下游产业迅速淘汰劣质供应而把采购集中转向了品牌企业,处于中游的零部件行业中的品牌企业市场份额自然就被扩大了。2000年以后房地产与装修行业的发展对高档灶具零部件行业的带动,和2008年增加具有强制熄火保护和较大热值等条款的国家标准的修订和出台对于控制器、熄火保护装置和燃烧器等高品质零部件销售的刺激,都是产业从成长期过渡到成熟期时才会发生的情况。2000年前后,我国的燃气灶零部件行业中,控制器与熄火保护装置、燃烧器、脉冲点火器和面板等5种重要零部件的品牌集中度都不到20%,到2009年却都超过了30%,最高的已达到40%。

    3.相对利润率从最高处开始下降但利润率水平仍然较高

    在前几年白色家电与黑色家电都进入血拼时代时,厨房电器的行业利润率却曾经以50%左右的高利空间成为了行业的黑马,燃气灶及其零部件行业也都保持了较高的利润率水平。但近年来由于很多大家电企业和其他行业的企业纷纷进入使市场竞争激烈化,同时世界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灶具零部件行业毛利水平开始下降,基本上已经降到了20%,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毛利水平可能还有30%左右。相对其他成熟的制造业利润水平而言,这还是比较高的。

    4.产业组织结构为大中小企业并存的垄断竞争格局

    主要的几种燃气灶零部件行业都形成了规模较大、品牌知名度较高、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企业,如控制器行业中的新涛、博顿、华帝、祥丰、明科等,燃烧器行业的合胜、飞亚、祥基、广凌、寅寅等,脉冲点火器行业的百威、华美骏达等,熄火保护装置行业的三国、侨亨、百威等。但是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仍然并存,市场竞争关系是垄断竞争的状态,即在不同产品档次和市场区域形成了垄断,但仍然存在大企业之间、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下游厂商的供应商队伍序列比较稳定,大多为大型品牌供应商一家,中小型供应商两到三家。

    二.我国燃气灶零部件行业存在的问题

    1.品牌集中度还不符合理想的产业资源效益模式的要求

    我国燃气灶零部件产业的品牌厂商都已经形成,但和理想的产业资源效益模式以及世界发达地区相比,企业规模还比较小,与整机厂商的配套大多数局限在本地,市场区域界限还没有彻底打破,行业品牌集中度还不够高。据统计,欧洲市场萨巴夫、考普瑞西等4家巨头厂商的产销量合计占欧洲各种灶具零部件细分行业产销总量的比例都超过70%,欧洲灶具零部件行业中小企业基本上消失了。从企业规模来看,萨巴夫和考普瑞西控制器的年产销量大约在1500万套至2000万套之间,而我国几家品牌控制器企业的年产销量最多1000万套。从市场需求的基数来看,我国品牌企业的规模应该远远大于欧洲品牌企业的规模。

    尽管过高的品牌集中度会产生垄断的负面作用,但是在加强规范化、提高标准化程度、提高产业链效率等方面都大有好处。燃气灶零部件技术含量本身不高,进入门槛较低,中小企业的竞争策略往往倾向于成本领先策略,在新产品开发、质量保证方面的投入都比较少,知识产权意识不强,较难达成行业规范的较难达成行业规范的共识,这都限制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而零部件产业是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不接触终端市场渠道,受制约的因素又比较多,相对整机产业缺乏强势条件,产业集中的优势比较明显,对整机行业的发展利大于弊,垄断的负效应远小于正效应。

    2.主要零部件龙头企业的产品结构都比较单一

    除了广东的合胜、百威少数几家零部件龙头厂商是生产两种以上的灶具零部件以外,其他如新涛、博顿、飞亚、鑫达、侨亨、寅寅、泰姆等都只生产一种零部件。尽管从专业化的角度来讲符合做专做强的思路,但是毕竟这些产品的市场总值分别都比较小,单个企业年销售额过亿之后就缺乏后劲了。而这些零部件的产业关联度很高,整机品质、功能水平是各个关键零部件的综合反映,市场、产能与技术等方面的协同效应也非常明显,单一产品存在明显的资源浪费。从零部件企业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增长点,规避行业风险等方面的需要来看,过于单一的产品结构并不是最优的。从支持整机产业不断提高品质、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以及降低成本的角度来看,加强不同零部件的协同发展实行关联多元化的产品结构也是有益的。在产品结构布局方面,广东合胜公司做得最好,品质领先的产品涉及燃烧器、热水器控制器等多个系列。

    3.产业合作还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

    就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产业集群来看,零部件产业主要是依存于本地区的整机产业,在发展和竞争的战略方面都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广东的整机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大多采取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和成本领先的竞争策略。如华帝到目前为止对控制器等零部件还没有外包;而长青却很早就从控制器业务向下游发展进入了整机领域。长三角地区的企业都采取集中化发展策略或者关联多元化发展策略以及品质领先的竞争策略,几乎已经没有一家品牌整机企业在自制除了面板以外的关键零部件了,品牌零部件企业都是常年坚持单一品种的经营。两大产业集群的生态关系也都是以本地配套本地采购为主。但是在单一产品的市场布局方面,浙江新涛公司做得最好的,除了浙江本地的品牌客户,还与博西华、海尔、樱花、万和、万家乐、迅达等北部、南部及中部地区的客户都建立了稳定和合作关系。

    4.研发力量比较薄弱,有待建立试验体系辅助产品创新活动

    我国这几种重要零部件的生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模式,附加值比较低,在功能、环保、节能和性价比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不是很显著。品牌企业都具有一定的研发力量,但是在适应客户产品开发的要求方面还是比较乏力,近几年并没有看到有革命性的新品开发成功。很多中小型企业的研发力量都非常薄弱,知识产权意识淡漠,侵权现象难以革除,对大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是很大的影响。成熟期的行业利润率会不断下降,而消费需求的品质普遍提高。如果没有产品创新避免同质化竞争,价格战将此起彼伏,整个产业会提前进入衰退期。

    良好的试验体系对产品开发和提高品质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安全型产品和人性化要求很高的产品,行业里没有科学可靠的试验体系参与产品开发和保证产品品质,直接拿市场和消费者做试验是非常危险的,始终依赖整机客户的试验系统也不是很方便。日本的灶具试验体系非常成熟,日本企业建立的产品体验中心,专门雇佣了不同背景的家庭主妇从事专职的产品体验工作,帮助完善产品功能和品质。我国很多智能型燃气灶控制系统的开发之所以迟迟不能成熟就是缺乏完善可靠的工作参数,而这些工作参数就是要靠试验体系取得的。

    建立面向行业的研发与试验机构的尝试已经在零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开始。前两年,在五金协会燃气具分会的授权和支持下,浙江新涛公司筹建了中国燃气具控制器研发中心,广东合胜公司筹建了中国燃气具燃烧器研发与制造基地,分别都有明确的服务行业的计划。但是一套科学、经济、有效的试验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5.品质距世界领先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在功能、性能、材质、能耗等方面和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还比较大。就客户验收合格率而言,我国燃气灶零部件各家品牌企业都还徘徊在2000PPM上下这个水平,和世界领先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燃气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牵头制定了控制器和熄火保护装置两种产品与欧洲接轨的A类产品标准,但是真正能够达标的企业为数不多。

    品质差距的原因表面上看存在于设计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以及品质管控等方面,根本原因还是存在于经营理念和研发经费的投入方面。

    三.对我国燃气灶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信我国燃气灶零部件行业这一细分产业在国内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的背景下会有更大的作为。从本人的有限的认知出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一些工作会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1.采取关联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和品质领先的竞争策略

    市场营销的协同效应,产能的协同效应,供应链与物流的协同效应以及经营管理资源的协同效应,都为零部件企业进行关联多元化经营提供了条件。多个零部件的开发有利于提高不同零部件的技术的整体水平,有利于售后服务的保证,更有利于降低成本,稳固与整机厂商的合作关系。几种零部件的生命周期特别是衰退或转化的趋势,受能源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命运也将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同时涉足几种零部件的技术开发和制造,为应对产业衰退的不确定性和捕捉产业转化的机遇都是大有好处的。

    同业竞争中提倡以质取胜,而不是靠低成本竞争。在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提高性价比,是有利于行业长远发展的竞争策略。相对于整机产业而言,燃气灶零部件在成本结构中权重较小,但是在功能与品质上却处于核心地位。因此,零部件低成本竞争的空间非常有限,而优化功能和性能,提高性价比的空间却非常广阔,也更加吸引整机厂商的关注。

    2.研究消费趋势,建立产品试验体系,为整机厂商开发前瞻性产品

    随着需求层次和消费要求的提高,以及新技术的发展,零部件产品的开发应该改变被动的按图加工的模式,应该积极研究消费趋势,为整机厂商开发前瞻性产品,顺应和引导消费潮流,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环保节能、防干烧、大火力、无极小火、瞬间点火、烟灶联动、烟灶一体化、触摸感应控制以及具有预约和定时等模式化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灶具概念都已经处于尝试阶段,外观的时尚美观也已经成为重要的产品设计因素。总之,更安全、更经济和更人性化应该成为前瞻性产品开发的指导思想。

    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应该通过与整机厂商、其他零部件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甚至终端消费者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一个经济、有效的试验体系,加快产品创新的速度,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企业应该设计产品试验和体验的项目、规范和记录要求等文件,通过培训、实施与数据收集,可能比市场调研更可靠有帮助。

    3.加强行业自律、合作与交流,提升社会与消费者的认知度

    燃气灶及其零部件和其他电器产品一样,也属于舶来品,但由于功能的特殊性和文化的差异,加上国内行业内外各方面有识之士的努力,我们还是建立起了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行业标准,取得了不少自主知识产权,并成立了零部件专业委员会。这些都为产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行业监督、自律与合作交流的活动

更多燃气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燃气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