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影视业行业分析报告 >> 2010年度高清播放器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010年度高清播放器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010-12-29 11:14: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2010年,无论高清播放机或蓝光播放机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国内的高清娱乐市场,一方面是高清播放机行业面临洗牌的局面,另一方面,蓝光播放机也急于撬动庞大的潜在市场。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2011年的高清行业将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前进?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观点。

    3D蓝光机份额扩大


    众所周知,蓝光播放机作为下一代高清视频格式,近年来普及速度相当惊人。美国市场蓝光碟机的保有量已经超过了2500万台,蓝光碟片数量已经超过3000部;从2009年4月开始,日本市场蓝光碟机的销售数量超过了DVD,目前3台碟机中就有两台蓝光。”

    以日本为例,截至其2010年第3季度的报告蓝光播放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了80%(Gfk调查)。电脑上装载BD的装载率超过了30%,影像软件市场的BD蓝光盘份额也已经延伸至18%。

    美国好莱坞的数字娱乐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0年3月以来,消费者对3D电视的认知度已经提高到80%以上,对3D蓝光播放器的认知也提高到60%以上。据预测,受圣诞和新年市场的拉动,从2010年11月到2011年1月即将售出的500多万台高清电视中,约有30%是支持3D格式。

    另有数据显示,2010年出货的蓝光机中至少有10%支持3D技术。到2011年将扩大至25%。根据预测达到2014年后日美欧Blu-ray 3D对应的蓝光播放机占有率将达到40%以上。以此为根据,BDA中国推进组有关人士表示,2011年中国蓝光碟机的销量有望突破500万台,其中3D蓝光碟机200万台。

    BDA中国推进组进一步透露,目前,在国内市场,索尼、飞利浦、中国华录等厂商均已推出3D蓝光碟机。距离蓝光光盘协会(BDA)发布3D蓝光标准刚满一年,3D蓝光的国内消费市场已经开始启动。2010年初的CES展会上,3D蓝光将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

     细分把握市场命脉

    短短几年时间,高清已经席卷了整个家用娱乐市场,伴随高清平板电视的普及,高清播放机、蓝光播放机逐渐走进普通消费者的家庭。

    就播放机行业而言,由于产品最主要的处理芯片主要由芯片厂商提供,因此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也因此造成了厂商一哄而上的局面,市面上知名、不知名,甚至不论有无资质的厂商从事高清机生产的相当多,也就造成了品牌混杂,市场相对混乱。


    由于产品功能主要由芯片决定,自主研发的部分相对占比较低,也造成了产品的严重同质化。如某芯片厂商在芯片出厂时,封锁了大部分的功能与接口,高清机厂商所能做的,多数只是停留在组装和UI界面设计的层次上,若要实现功能升级,就需要等待芯片厂商对芯片的升级,为消费者的使用造成了极大地困扰,同时,造成市面上的产品功能同质化严重,趋向价格战的恶性竞争。

    当然,短期内高清机产业的模式很难改变,由于缺乏核心芯片技术,生产商场只能在芯片所能提供的基础功能之上进一步做更加符合消费者使用习惯的相关研发。而便捷和细分,就是目前比较好的出路。

    尽管高清机比HTPC等电脑形态产品更加贴近家电设计,但不可否认,高清机的格式转换等工作对于普通消费者还是显得麻烦和专业了一些。而功能过于简单的产品,又无法满足高端发烧玩家的需求。

    因此,中端无差异产品将面临严酷的竞争。就需要产品向低、高端延伸。一方面,研发操作简便的入门机型,满足非专业人士,甚至老人、小孩的操作需求;另一方面,研发具备高端功能配置的发烧机型,满足家庭影院需求。以细分形成差异化,回避无差异的不良产业发展局面。

    不可忽视的高速传输

    无论高清机或蓝光机,均是以高清音视频为基础的,而高清影音信号通常数据量庞大,一部高清影片几个GB都是很常见的,对于USB接口能接驳相机看照片的机型来说,USB接口传输照片的速度也非常关键,因此,高速传输就成为高清播放器永远追求的之一。

    HDMI接口,如今在蓝光碟机、高清播放机、投影机,以及电视上都相当普及,不仅因为其可以同时传输视频和音频信号,还因为其传输速度够快。高清播放机最初的配备多为HDMI1.1标准,如今,HDMI1.3版本已经成为家用娱乐领域普及率最高的标准。

    在HDMI1.4版本诞生后,因其更快的船速速度,对3D立体视频信号的支持,以及专用100Mbps以太网通道而被业界普遍看好,2010年,已经有不少线材、显示器、蓝光机等加入了对这一标准的支持。


    USB方面,2.0标准为目前最常用的配置。最新的USB3.0标准却有着480Mbps,即60MB/s的最高传输数据理论值,可以有效提升大容量数据的传输速度。目前,配备USB3.0接口的蓝光播放机、高清播放机已经上市。业内人士推测,2011年,USB3.0标准将迅速普及。

    传统销售渠道的突破

    高清播放机行业自诞生以来,就似乎一直保持一个介于家电与IT产品之间的模糊概念,因此,最初在IT卖场见到更多一些,而并非向家电产品那样走进家电卖场。不过,高清机行业正在打破渠道的局限,开始向多元化渠道迈进。

    如今,走进不少传统家电卖场,在影音播放设备的柜台,都已经可以看到高清播放设备的身影,如蓝光机、高清播放机、CBHD等产品已经开始向传统家电渠道渗透。

    同时,伴随电子商务的兴起,如今,不少高清机厂商都开辟了诸如淘宝官方旗舰店之类的网店,或与网络经销商签订合作协议。


    此外,借鉴音响等产品的营销模式,一些厂商在部分城市开设了产品体验店,以家庭影院的完整搭配为消费者演示产品的实际效果,因为“看得见,摸得着”而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分析原因,一方面与传统黑电厂商的加入不无关系,而这部分黑电厂商利用手中成熟的家电卖场渠道也自然是顺理成章的。此外,高清播放设备多半是以家庭影院的组合方式与平板电视、投影机、音响等产品搭配,伴随“一站式”购物理念的兴起,与传统整合商、影院渠道商合作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竞争环境对于高清播放机而言越来越严酷,单纯的价格竞争对于行业发展无疑是不利的,因此,无论是产品形态,还是营销模式,都应该本着创新的态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真实的体验和方便的购物手段。

    从硬件到内容的竞争

    正如前所述,如今,高清机行业由于平台差异化缺乏,芯片制造商留给高清机厂商的硬件开发空间极为有限,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有效竞争,致使产业向多元化竞争的方向发展。

    不仅在高清领域,许多家电、商用领域,硬件平台的实质性差异越来越小,产品功能趋同,在消费者/用户“一站式”购物需求的推动下,完整方案的提供能力就成为商家突破的重点。具体体现在软件、内容的供应能力上。


    以高清播放机的网络功能为例,伴随在线流媒体越来越受欢迎,不少高清机产品都配备了网络功能,在网络内容的配备上,各厂商采取了差异化的战略。

    首先在内容的来源方面,部分厂商采用了自己提供内容的方式,通过影视库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在线的音视频内容源;部分厂商则通过与专业网站合作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影视内容的在线观看和下载服务。

    此外,在内容的丰富性方面,各品牌也展开了角逐。如部分产品提供有影视剧场、股市信息、视频新闻等内容,最近的部分产品还提供有针对学生和休闲家居提供的在线教育、健身等内容,甚至有厂商表示,通过后期升级,高清机还可以实现电玩,视频聊天等功能。

    随着竞争的加深,外观、界面、功能等表象的配置已不再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而建立在硬件基础上的,为用户提供后期内容保障能力就成为商家下一轮竞争的焦点。

    品牌格局面临洗牌

    自06年入市,短短4年间,高清行业经历了许多变迁。不论蓝光碟机或高清播放机,国内的品牌市场在过去的一年,有不少品牌淡出消费者视线,也有不少新出现的品牌加入,更有许多品牌已找准了自己的立足点,那么,2011年品牌市场又会有什么样的趋势呢?


    蓝光碟机方面,由于蓝光播放机和碟片的生产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甚高,入行门槛高,因此,未来仍会是几个大品牌主导天下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华录作为国内品牌,以技术和低价在国内市场堪与外资品牌抗衡。据公司向投影时代介绍,公司未来还会进一步拓展蓝光碟机的娱乐应用,如在线视频、游戏、互动交友、网络购物等等,并将以3D蓝光技术及便携蓝光产品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国有品牌的市场份额。

    高清播放机方面,过去几年吸引了不少传统家电及IT企业的加入,如海信、创维等电视厂商,以及忆捷、联想等传统IT厂商。Pjtime预计未来这一趋势也将持续加强,具备研发实力的传统品牌将拓展高清播放设备领域。

    现有品牌方面,由于市场趋向成熟,高利润时期结束,高清机行业的竞争已逐渐脱离以价格、功能为主导的浅层次竞争,转而向品牌竞争转移。最终,具备研发实力、品牌营销实力的大品牌将主导市场,而缺乏研发实力的小品牌将遭到淘汰。据业内人士估算,目前的从业企业经历过洗牌之后将有约30%存活下来。

    就未来主导市场的大品牌而言,业内人士也指出,仅凭低价和模仿的竞争模式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无论产品还是营销模式、推广模式,都必须以创新为主导思想,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能力为依托,才能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生存。

   

更多高清播放器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高清播放器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