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分析报告 >> 电视媒体对外传播新格局与国际化策略浅析

电视媒体对外传播新格局与国际化策略浅析

2011-01-14 13:31: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电视媒体以提升国际传播力为主旨,以锻造国家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为诉求,近年来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国际传播策略,推进跨文化传播并主动参与国际竞争。2010年,新华社挺进国际电视媒体主战场,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简称中国电视网或CNC)中英文台相继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媒体对外传播迈上崭新的台阶,初步形成了以CNC、CCTV、凤凰卫视为主力军,以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湖南卫视、中国黄河电视台等为方面军,以多语种、多频道、全媒体、全天候为发展趋势的对外传播新格局。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顺应国际传播格局的要求,加快实施广播电视“走出去”工程,通过增强覆盖网络、加强阵地建设、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深入推进中国电视媒体的国际化,其策略大体可归结为:提升采集力、增强传播力、锻造整合力。

    一、提升采集力——加强海外阵地建设,编织覆盖全球的电视新闻采集网络

    CNC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速度使其在国际传媒舞台上异军突起。目前,它已形成两台(英语台、中文台)三线(通稿线路、节目线路、英语通稿线路)的基本格局,其中CNC中、英文台24小时滚动发稿。依托新华社,CNC在新闻采集网络方面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采集播发量已进入国际前列。以2010年6月为例,CNC中文台日均纯首发新闻及专题380分钟,日均总播发新闻及专题1050分钟;英语台日均纯首发新闻及专题285分钟,日均总播发新闻及专题1250分钟。新华社高度重视国际新闻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着力加强海外新闻采集布点和雇员队伍建设,目前海外分社已达131个(其中具有独立电视新闻采集能力的超过80个),到2020年将达到200个,驻外机构的“本土化”人员将增加到3000人。新华社副总编辑、CNC董事长吴锦才提出,以地球为活动舞台,使CNC的电视采集队伍在世界范围内达到无盲点的全面覆盖,以确保重大事件第一时间达到现场。

    CCTV作为国家电视台,一直是中国电视媒体外宣的“国家队”领队。1984年,CCTV在香港建立了首个驻外记者站,如今已在世界各地建立了19个驻外记者站,驻外记者40多人。除港澳台以外,其采集网络遍布亚、非、欧、美等地,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球的采集网络。2008年,CCTV为了提高国际新闻的自采率,启用了欧、美中心记者站,使其成为具有独立采、编、制作、播送能力的境外报道中心,以此推进其国际化战略。经过多年的磨砺,CCTV逐步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性电视媒体。

    凤凰卫视自1996年开播以来,以“向世界发出华人媒体的声音”、“拉近全球华人距离”、“构建两岸三地桥梁”为己任,在世界各地广泛布点。除在北京、上海、深圳、台北外,还在日、英、法、俄、澳、美等地设立了19个记者站或新闻办事处,成为第一个跨洲进行同步联播的华语电视台,第一个每天在京、港、台连线制作电视节目的传媒机构,第一个在亚洲、欧洲、美洲拥有制作基地和记者站的华语频道,第一个采用光纤网络采集、编辑及播出系统播放节目的电视台。

    受审批限制,现在省市级媒体向海外派驻记者还受到相当大的政策影响。目前,上海广播电视台仅在香港派驻了记者站,其他省级台几乎没有海外采集力量,一旦国际重大事件发生,大都依靠连线新华社、CCTV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二、增强传播力——通过卫星、光缆、手机、网络等多种渠道,实现电视节目在海外的立体覆盖

    电视媒体的跨国传播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内容优势、品牌辐射力,而且受制于当地的政策法规以及本身的传播能力,特别是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因此,内容与渠道并重,“内容与技术同步”,成为各家电视媒体国际化的重要策略。

    1.CNC:中国电视国际传播的后起之秀

    CNC的定位为“国际视野、中国观察、即时传播、客观表达”,目标是成为中国对外报道第一窗口,并最终成为把握国际话语权、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新闻电视频道之一。按照规划,到2012年,新华社将在北美、非洲、欧洲和亚太地区的主要城市建成30多个城市台,基本形成CNC及其直属台、附属台架构及运营模式。CNC将逐渐增加法、日、西、葡、阿、俄等语种节目,还将组织环境频道。作为一个台群概念,CNC旨在形成包含多家电视频道和多种电视类型的媒体集团,将以卫星、光缆、手机、网络等不同形式组织传播。到2014年,CNC英语台将覆盖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并逐步进入海外电视网络,向全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传递中国的价值。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CNC高度看重新媒体的渠道价值,力争实现电视节目跨媒体、跨终端的覆盖。如今,CNC中英文台的节目,已在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台同步传送,同时启动了户外屏幕建设,既扩大了海外影响力,也拓展了产业链。CNC以英文手机电视为突破口,还实现了向欧美等全球手机电视市场的快速拓展。

    2.CCTV:中国电视国际传播的旗舰

    CCTV的国际传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1959~1975年电视对外传播以寄送节目为主;(2)1976~1991年从节目到栏目,从寄送到利用通讯卫星对外传送;(3)1992~2004年开办国际电视,参与国际电视竞争;(4)2004~今:推动“走出去”战略,开创电视对外传播新局面。

    1992年,CCTV创办中文国际频道(CCTV-4),以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为主要收视对象,全天24小时通过卫星向世界传送。2000年,英语国际频道(CCTV-9)诞生,它以世界各国的英语受众以及常驻中国的外国友人为收视对象。两个频道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世界电视市场参与竞争。特别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两个频道开创了中国电视史上对于单一事件的最大规模报道,收视率大幅攀升,CCTV-4比平时提高了28倍,CCTV-9也提高了6倍,前者开始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中文媒体,后者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提高。2004年,法语、西班牙语国际频道相继开办,进一步扩大了其国际影响力。2007年底,4个国际频道在137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境外落户8380万户。其中英语频道占75%,约6285万户;中文国际频道占18%,约1508万户;法语频道占4%,约335万户;西语频道占3%,约251万户。

    2008年,CCTV-4一分为三:亚洲台、美洲台、欧洲台。3个新频道使用近十颗卫星的十几个转发器传播信号,98%的地球表面可以收到。2009年,俄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频道开播。至此,CCTV形成了7种语言、10个国际频道的传播格局。
    如今,CCTV已实现对外传播的三大转变:即由单一频道向多频道转变,由单一语种向多语种转变,由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

    3.凤凰卫视:打造华语全球电视新闻网

    凤凰卫视旗下的中文台、电影台、资讯台、欧洲台、美洲台通过AsiaSat-3,Eurobird,Telsat-12,DirecTV,EchoStar等卫星直播平台,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凤凰卫视资讯台号称世界上唯一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时事、财经新闻的华语卫星频道,也是唯一覆盖两岸三地的华语资讯频道。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凤凰美洲台通过美国两大直播卫星平台DirecTV及EchoStar落地北美,美国约100万华人家庭均可收看到凤凰卫视的节目;在亚洲,凤凰已进入新加坡有线电视网和马来西亚最大收费电视公司,同时进入了印尼和日本。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提出,要以民间的、市场的定位为占据世界人口1/5的华人在全球传播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在华语世界争夺重大新闻的第一解释权。2008年央视市场研究股份公司一项调查显示,凤凰卫视中文台继续超越中国内地卫星频道,稳居观众满意度指数第一位。依靠名记者、名主持、名评论员等战略的深入推进,凤凰卫视如今当之无愧可称为华语世界的CNN。

    小成本制作是凤凰卫视成功的重要法宝(强调评论节目,多数节目在演播室内制作)。2009年,凤凰卫视总收入15.31亿港元,上涨10.14%;利润3亿港元,同比增长7.1%。

    4.中国电视长城平台:集大成者

    长城平台是由CCTV,地方电视台,香港等地的汉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等频道集成的海外播出平台。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CCTV旗下的中视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负责该平台海外落地项目的运营。2004年以来,长城平台先后在美国、亚洲、欧洲、加拿大和拉丁美洲落地,并将向大洋洲等地扩展。长城平台的开播,有效扭转了欧美华语市场“台强我弱”的现状(之前欧美侨胞可选择的中文台主要是台湾的中天、东森、TVBS等),为海外观众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户。目前,CCTV在长城卫星的美洲、亚洲和欧洲三个平台,受众合计超过100万户。

    5.省级电视台:对外传播的生力军

    省级电视台除了依靠长城平台走向世界,还通过各种途径登陆海外,拓展国际影响。

    中东部地区省级台,以东方卫视和湖南电视台为代表。东方卫视从前身上海卫视起就谋求向海外发展,并于2002年起在日本落地;2003年起通过与TVB战略合作在澳大利亚落地;同年9月在澳门落地。2007年4月,东方卫视通过TVB付费电视网在香港落地。湖南卫视高举娱乐大旗,已连续数年收视率居全国省级台之首。它逐步从一家区域性的电视媒体,成长为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强势媒体。其国际频道已实现在港澳台地区、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落地。

    边疆地区的地方台则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努力扩大在周边国家的节目落地。如广西卫视在越南、老挝、柬埔寨、菲律宾4个东盟国家落地;西藏卫视的藏语频道进入了尼泊尔最大的有线电视网;内蒙古卫视在蒙古、俄罗斯和新西兰的部分地区落地;新疆电视台的哈语频道在蒙古落地。
    此外,2004年6月开播的专业外宣电视台——中国黄河电视台,以推广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目前通过长城电视美国、加拿大和拉美三大平台落地,每天播出6小时节目,24小时滚动播出。

    三、锻造整合力——搭建电视国际交流平台,推进业界结盟合作;或依靠资本化、市场化等运作手段,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如果说采集力解决了电视机构的节目源和首发优势,传播力保障了节目的传输与落地问题,那么整合力则是为了增强电视机构吸纳外部资源的能力,进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国内电视媒体扩大走出去的渠道通行做法有:一、同国外电视台合作节目或交换节目;二、邀请海外媒体共同拍摄采访,然后在外方主流电视台播出;三、到海外举办电视周,或举办中国影视节展、国际影视节(如上海国际电视节、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等),推动节目交易;四、依靠资本化、市场化等运作手段,增强核心竞争力。

    CNC非常重视对外合作,并以此提升其在海外的辐射力。正式开播前,新华社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起举办了“国际儿童日”大型公益活动和24小时环球直播报道,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927家各类媒体参与活动。新华社除了与东森电视台签署合作协议,与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共办栏目《中国经济》外,在与国际电视媒体合作领域一直抱着开放的态度。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CNC提出按照资本化、市场化、公司化的方向,在全媒体产业链上搭建资产运营新平台。在新华社拥有51%绝对控股权的前提下,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频道建设、推广等工作,以适应海外拓展的环境。根据规划,其资本运作手段还包括:创投基金投资、以公司重组方式实现境外上市等。

    CCTV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电视媒体进行过合作。如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BBC、NHK合作推出的“Discovery中国新锐导演计划”等。2008年,CCTV通过“走遍亚洲”、“首届在华外国人汉语大赛”、“手拉手”等大型赛事和演出活动,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CCTV还搭建了全球性的营销网络,每年销售近万部/集的专题片、电视剧、电影、纪录片和综艺节目。

    广东电视台与海外投资机构合办境外电视台,组建海外兵团,探索出互利双赢的发展模式。目前已组建两个境外频道:马来西亚“家娱频道”和香港“点心卫视”。2005年6月,由广东台和马来西亚的一家电视制作机构合办的中文卫星频道——“家娱频道”主要面向东南亚华人,现已进入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越南、老挝等国。2007年4月,广东台与香港爱国资本机构新办的粤语频道——“点心卫视”通过亚太6号上星,同时在香港Now宽带网播出。它们为中国电视媒体的国际化探索了一条新路。

    上海广播电视台通过参加戛纳电视节、北美电视节目交易会,与海外合办高端国际会展,以及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埃及等国举办“上海电视周”活动,不断拓展电视节目在国际市场的发行、销售渠道。创办于1986年、由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和上海市文广局承办的上海电视节,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国际性电视节,如今已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具影响力的中外电视专业交流合作平台。此外,上海广播电视台还与时代华纳、维亚康姆、迪斯尼、新闻集团、环球集团等国际著名传媒集团开展了多层次的合作,拓展传媒产业链,提升国际竞争力。
    如今,世界各国在电视领域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斗争愈演愈烈。除了BBC、CNN和半岛电视台,许多国家都在发力建设全球电视新闻网,以提升国家形象,输出文化价值观。2005年和2006年,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法国24小时电视台相继诞生,它们均由政府投资。此外,具有国际影响的还有路透社电视、美联社电视、德国之声TV、美国之音TV、韩国KBS等。这些全球性的电视新闻传播机构有着共同的特征:一、全天24小时播出,直播常态化;二、通过卫星或互联网覆盖全球;三、使用母语和英语对外传播;

    四、以传播国家意识形态或民族意识形态为主旨

    中国至今尚未形成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全球性电视新闻传播机构。CNC、CCTV虽然是国际电视市场上两支充满生机的新鲜力量,其建设世界级媒体的战略意图日益清晰,但它们与国际一流媒体差距明显(如CCTV的海外受众户尚不足9000万,而BBC的订户数为2.95亿,CNN覆盖10亿人口,半岛电视台1.4亿,NHK1.23亿),与中国的国际地位还不相适应。总之,中国电视媒体在国际舞台的声音依然偏弱,国际化道路还任重道远。

 

更多电视媒体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视媒体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