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油漆行业分析报告 >> 国产汽车漆遭市场瓶颈遇尴尬

国产汽车漆遭市场瓶颈遇尴尬

2011-02-23 17:21: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消费大国,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调高,汽车的购买量也在成正比不断增长。

    “十二五”期间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漆的影响

    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汽车总产量已达1826.47万辆。2011年,中国汽车销售将突破2000万辆。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将直接拉动成品油、润滑油、助剂、涂料、工程塑料、橡胶密封材料等领域的需求增长。“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年产量将达到2500万辆,工业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达到3%,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为涂料涂装工业带来巨大商机。

    中国汽车市场的长足发展,尤其是最近两年的突飞猛进,已经使中国2009年超越美国、日本,按整车数量计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一份来自PPG的数据显示:按平均每台车85美元估算(包括密封胶、底涂产品),汽车涂料原厂漆(OEM)市场总额达到约12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农用车、摩托车涂料提供的市场。但是,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拥有自主品牌的汽车漆生产企业却并没有搭上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快车”。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漆遭遇本土发展艰难

    汽车涂料是发展最快的涂料品种,用量仅次于建筑涂料,列居第二,也是性能要求最高的涂料品种,其中尤以轿车涂装要求最高。因此,轿车涂装材料往往代表了当代涂料工业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情况。巴斯夫、PPG和杜邦、阿克苏诺贝尔以及立邦等是世界上主要的汽车涂料供应商,并一直在中国汽车漆市场上占据绝对领导地位,并覆盖了中国产汽车绝大数市场。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漆在中国本土仍然成长艰难主要有两大制约因素:首先,中国品牌的汽车漆难以获得外资汽车企业的认可。虽然中国的汽车设计和制造的自主开发能力在过去十年里取得了长足进步,除了奇瑞和上汽等少数自主品牌汽车外,几乎全部的跨国汽车企业仍在沿用着国外设计、中国制造的模式,其核心的研发设计和技术中心在其总部所在地。这样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合资汽车厂,保持执行其外国母公司的涂料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认可程序,有的甚至要求将国产化的汽车涂料送样品到其总部的实验室进行复核认可。这样对于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漆发展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国内汽车涂料企业几乎无法获得跨国汽车企业总部的技术认可和质量认证,没有自己的原材料技术平台支撑和全球采购平台支持,成本竞争力较弱。

    破局,需要综合竞争力的考量

    必须投入最新车型和最新技术才能争得先机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的共识。因此,在中国近期投产的汽车涂装线集中了当今汽车涂装的最新技术和最先进的装备,与之配套的汽车涂料必须同步导入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尽管大部分自主品牌产品还是以追求成本优势为主,但许多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漆品牌已经在追求汽车漆的高质量和环保等社会效应。本土品牌有时需要的支持会更大。无论是从产品上,还是施工设备上以及现场工艺上,本土汽车漆品牌大部分都相对起步较晚,有一些技术体系不太成熟。

    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是一个多元化工业体系,几乎所有的国际品牌都在国内设合资厂,还有接近一半的本地企业,每家企业对不同型号的汽车所配置的汽车漆都有独特的要求。

    中国的汽车涂料市场有其独特的情况和产业文化,不同的制造商需要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而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汽车工业是一个相对新兴的产业,产品被客户认知、接受,有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服务。专业服务可以使得汽车漆的使用效果得到确保,同时有效及时地反馈客户的使用状况和客户的新需求,在研发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

更多汽车漆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汽车漆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