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太阳能行业分析报告 >> 我国光热发电开始试水商业化

我国光热发电开始试水商业化

2011-03-08 16:34: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目前光热发电在技术、设备等各方面条件已经比较成熟,不仅央企巨头已经开始在西部“圈地”投资建项目,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目光瞄准光热发电领域。多做准备,先做起来,两三年之后,中国的光热发电有望迎来大发展。

    近年来,与风电和光伏电站建设的风起云涌相比,光热发电几乎是“被遗忘的角落”。然而,2011年可能将会出现转机。近日,随着内蒙古50兆瓦槽式太阳能项目的招标,新能源格局的全新画面清晰可见:光热发电产业蓄势发力,前景广阔。

    “慢热”的光热发电 

    1月20日内蒙古热发电项目开标,这是国内首个光热发电特权招标项目,该项目于2010年3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标志着我国光热发电朝商业化迈出重要一步。内蒙古热发电项目最初的参与者之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马胜红表示:“其意义相当于2009年7月敦煌10兆瓦光伏项目招标,那是国家第一批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

    据悉,内蒙古热发电项目自获批时,就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光热发电是下一个新能源投资的蓝海。”某证券公司在一份新能源行业报告中这样表述。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也提到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事实上,在不少人还对光热发电不了解的时候,光伏发电在我国已成气候,国家和地方均制定了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并给予项目补贴、上网电价补贴等政策扶持。目前,国家已先后两批进行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首批 10兆瓦在敦煌建设,第二批280兆瓦,涉及6个省(区)、13个项目。与光热发电相比,光伏发电似乎得到了优先发展。

    马胜红认为,并不是国家优先发展光伏发电,而是过去几年国际光伏行业的快速增长趋势催生了国内的投资热潮,光伏发电率先发展是市场现实条件使然。目前光热发电在技术、设备等各方面条件已经比较成熟,到了开始发展的时期。

    马胜红表示,太阳能光热发电在国际上已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热点,国内在技术上也已经不存在障碍。

    2005年,国内最早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南京江宁区70千瓦塔式电站建成并发电成功。

    “2010年1月,高效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研究被纳入国家973计划。我们正在参与一个973项目――在北京延庆建设的1兆瓦塔式光热发电项目,目前正在调试中,预计今年‘五?一’前发电。”马胜红说。

    2007年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2010年光热发电达到50兆瓦,光伏发电达到20兆瓦。“如今,光伏发电肯定已经达到目标,光热发电的发展稍微慢一些,但随着内蒙古热发电项目开标,这一行业的发展指日可待。”马胜红表示。

    此前,973太阳能热发电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电气协会副理事长黄湘预测,如果到2020年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开发达到3万平方公里,将能够解决全国总用电量的30%-35%,光热发电市场规模可达22.5万亿-30万亿元。

    内蒙古的商业化试探

    内蒙古热发电项目开标令业内为之振奋,而为了这一刻已经酝酿了6年之久。马胜红回忆说:“2005年德国太阳千年股份公司找到有关部门,希望合作。我也参与其中,并建议选址内蒙古。2006年这一项目在中德高新技术论坛上签署。”

    这一项目直至今年1月20日才开标,为何搁置了这么久?

    据马胜红介绍,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外方对在华投资的机制不熟悉,在独立运作未果后,德国太

    阳千年公司又寻求与内蒙古绿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内蒙古施德普太阳能

    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该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实施工作。

    “更重要的原因是价格。由于依赖进口设备,当时预计内蒙古热发电项目电价为2.6-2.7元/千瓦,还是比较乐观的,但2009年 7月敦煌10兆瓦光伏项目招标,价格为1.09元/千瓦,这中间有很大差距。”马胜红表示,目前光热发电项目设备已经可以实现国产化,这会使成本下降很多。

    相关资料显示,内蒙古热发电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每年可发电1.2亿度以上。业内专业人

    士预计,招标后的上网电价可能会在1.8-1.9元/千瓦。

    马胜红表示,该项目有20多家企业购买了标书,但到1月20日开标,只有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3家投标。

    此前,德国太阳千年公司驻北京首席代表周立新曾透露,将与中广核共同参与竞标。至此,内蒙古绿能公司退出。马胜红说:“内蒙古绿能公司只是做前期可行性研究,不参与后期建设。后期建设还是大型发电企业来做比较合适。”

    渐成投资热点

    光热更适宜西部广阔地区的大规模发电。事实上,央企巨头早已在西部地区“圈地”。除了此次

    投标内蒙古热发电项目的国电、大唐和中广核之外,2009年华电集团与澳大利亚雄狮国际签署合

    作协议,准备在青海省格尔木合作开发100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2010年又与嘉峪关市签署包

    括发展光热发电在内的战略合作协议。

    不仅央企巨头,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瞄准光热发电领域。一位长期关注光热发电领域的投资界人士表示,包括天威集团、三花股份、航空动力、金晶科技等公司,都已经在光热发电系统研发和项目建设,或光热发电相关核心材料和设备制造上布局。

    传统的热水器制造企业也在谋求进入该领域,上述正在北京延庆建设的光热发电973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皇明太阳能和华电集团联合出资1.2亿元投建的项目。

    另一家热水器行业巨头四季沐歌公司也在2010年年底投资4.5亿元在河南洛阳建设太阳能光热全产业链工业园,生产包括真空集热管在内的太阳能光热产业配套设施。

    “太阳能光热利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未来,四季沐歌不是一个热水器企业,而是一个能源企业。”四季沐歌总裁李骏表示,“我们目前不会进入光热发电产业,因为需要有大量的资源匹配,而且会有很高的投资门槛。但无论是太阳能热利用,还是光热发电,都是值得关注的对象。”

    马胜红认为,只要市场开启,配套厂商将会蜂拥而至,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都会显著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由于光热发电采用中高温真空管,而目前太阳能热水器采用的是中低温真空管,二者在技术上基本一致,因此未来真空管企业介入这一领域将有极大优势。

    “如果说光热发电目前还有什么难点,就是成本较高、效率不够高。”马胜红表示,2011年可谓是光热发电元年。多做准备,先做起来,两三年之后,中国的光热发电有望迎来大发展。

更多光热发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光热发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