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 亚洲最大光伏电站面临生死劫

亚洲最大光伏电站面临生死劫

2011-07-06 14:28:33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亚洲最大的光伏电站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在云南省石林景区附近,有座规划总装机容量为166MW、总投资为91亿元的光伏电站,这便是曾被称为“亚洲最大光伏电站”的昆明石林太阳能大型并网光伏实验示范电站。项目分为科普区和实验示范区两部分工程,分别由云电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和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去年4月,科普区和示范区工程分别完成其一期10兆瓦项目,由此实现了昆明石林太阳能光伏并网实验示范电站一期20兆瓦工程(这一并网装机容量在当时亦位居亚洲第一光伏电站之列)的正式投产。现在已经过去一年有余,这个项目运作情况如何。

     首先来到了位于石林景区东北方向8公里左右的北小村科普区光伏电站。甫入电站,漫山遍野的青灰色光伏电池板阵便映入眼帘,看上去很是壮观。该电站业主单位云电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文女士解释说,他们的光伏电池板之所以设计成青灰色,是为了与电站所处石林地区的山石相协调一致,以达到美观和保护生态的效果。

     这一特点,在位于北小村电站东南方向仅6公里处的老挖村试验示范区电站也有所体现。据负责该电站具体运营管理工作的华能石林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陈亮州介绍,“有一次开车在站里巡查,还亲眼看到一对长有毛茸茸尾巴的银灰色狐狸。”说到这些,陈亮州面露喜色。

     据悉,石林地区是昆明市太阳辐射资源较好的地区之一,年平均日照小时数2193.1小时,年平均辐射量约5355.44MJ平方米。这两个光伏项目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太阳能辐射资源。

     在北小村电站控制室,电子屏幕上显示的电站运行数据。信息显示,自去年7月28日该10兆瓦工程接入石林110千伏变电站开始,截至今年6月28日10点35分,该电站累计发电量为1351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5万吨。

     陈亮州表示,目前,老挖村光伏电站也已实现日均6000千瓦时的供电量,可满足2000户家庭的用电需求。

     虽然有着不错的运行业绩,但并不足以说明他们已找到成功的市场运作和盈利模式,而这一切源于当初上马项目时的未批先建。

     “当时省发改委说让我们尽快建起来,国家核定一个价格,不足的部分再由省里补贴,但是等项目建好后不光没有拿到国家发改委核定的合理上网电价,就是所给政策补贴资金也少得可怜。”文女士透露,在政府补贴扶持资金方面,2009年,他们通过财政部、住建部实施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获得了2320万支持资金,但是他们仅拿到了1300万,因为其余部分资金被卡在财政部和石林县财政局,并表示在项目通过验收后再拨付。此外云南省发改委给予了400万贴息和100万启动资金的资金扶持,云南省工信委给了80万新型工业化项目补贴。然而,这些资金对于总投资达3亿元的一期项目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挥不去的“电价阴霾”

     “盈利性”的阴霾一直笼罩着昆明石林太阳能大型并网光伏实验示范电站。

    据了解,在2008年底电站开建之初,这两个总规模为166兆瓦的光伏电站分别计划在18个月和22个月之后完工,即2010年6月和2010年10月建成投产。但时至今日,两个电站仅在去年4月完成了一期各自10兆瓦的项目,后期项目何时开建和完成尚遥遥无期。

     “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电价。”文女士抱怨,他们目前所发电量的上网电价仅为0.33元度。

     据文女士介绍,从项目经济分析看,如果只建设10兆瓦,上网电价低于3元,项目就要亏损;如果连续建设完成66兆瓦实现规模效益,电价成本则有望控制在1.5元度内。但即使实现了1.5元以内的成本,与目前的实际上网电价相比,两者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由于上网电价较低,现在电站每月亏200多万,一年亏2000多万,照这样下去,不要说后面的二、三期工程,就是目前正在运作的项目也最多5、6年就垮掉了。”北小村科普项目工程师吴先生表示说。

     该项目业主云电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向本报提供的材料称,电价不明朗导致企业融资困难,虽与多家银行商洽,但因为没有明确电价致使银行无法预测公司现金流而不予放贷。“目前10兆瓦工程全部用股东的资本金和委贷(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金融机构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发放的贷款——编者注)完成,后续工程资金缺口大,严重制约了本项目后续工程和科普建设的顺利推进。”前述材料如是表述。

     作为老挖村试验示范项目业主单位代表的陈亮州表示,目前光伏电站发电按照0.33元度售出,远低于2元多的盈亏平衡点电价。他认为,与新疆、青海西北荒漠化地区免费提供给光伏电站业主土地不同,云南地价太贵了。云南省石林县发展改革局获悉,两家光伏电站购买土地价格均为4.9万元亩。这意味着仅老挖村光伏电站一期项目需占用的448亩石漠化土地要支付2200万元的地价,而这期项目总投资为2.8亿元,仅地价一项就占去了总投资的将近一成。

     老挖村光伏试验示范项目的一名内部人士表示,华能澜沧江集团在云南水电项目盈利情况很好,但在这个光伏项目上却严重亏损,可以说是华能正在拿水电项目上的盈利来弥补光伏项目的亏损。

     始料未及结果的背后

     对于石林县光伏项目的危难处境,石林县发改局副局长段宏波感觉有点始料未及。“当初为了引进这个项目,发改局做了大量工作。为陪专家做项目可研和勘查地形,我们曾经进山很多遍,从早上就背干粮进来,一直工作到下午4、5点钟,没想到做成现在的结果。”看起来身材纤弱的段宏波回忆当初,神情怅然若失。

     “如果成本再高一点,能把电价给到两三块钱,项目业主就感兴趣了。如果确实给不了,可以实行政策和用户共同补贴的政策,即光伏电站每发一度电,可以由政府补贴一部分,再由电力市场用户补贴一部分。”段宏波提出了她的建议。

     据本报了解,云南省发改委为落实石林光伏项目上网电价政策也开展了不少工作,但并未获得实质性进展。

     早在2009年12月北小村项目首个发电单元正式并网后,云南省发改委便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了申请电价的请示;目前,云南省发改委已两次上请国家发改委批复上网电价,但至今未果。

     北小村科普项目提供的材料,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对本项目进行66兆瓦工程整体电价批复,使石新公司能够尽快获得银行融资,完成项目建设规划,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看来,国家发改委对其进行电价批复的可能性极小。“地方政府在上马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时,过于追求大规模,而缺乏对国家总体规划的充分考虑,由此导致未批先建等问题较为普遍。”孟宪淦指出,云南石林光伏项目就是个具体案例。

     云南太阳能协会某负责人对本报表示,这个项目当初规划得有点不切实际。“既然是科普示范项目,就没必要搞这么大。”该负责人指出,目前光伏发电成本很高,在没有政府扶持资金和很好电价政策的情况下,不宜把项目规划做得太大。

     “这件事对我国地方政府发展新能源产业也是个教训,不能因为一味追求政绩而把项目规模做得太大,动辄亚洲第一、全球最大,这并不是好事。”该负责人同时建议,我国应该学习欧美等发达国家,根据支持资金总量合理安排布局新能源项目,这样可使项目规划做得更加科学合理。

     孟宪淦最后提出,地方政府在制定光伏等新能源发展规划时,要按照国家总体规划的目标和规范来制定,以避免自发盲目。此外,规划制定后,不仅要经过同级政府的批准,还要报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和电力监管部门备案。这样才能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更多光伏电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光伏电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