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 薄膜电池具成本优势,或抢占更多装机份额

薄膜电池具成本优势,或抢占更多装机份额

2011-08-10 11:47:5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市场期待已久的光伏电价终于出台,国家发改委8月1日下发通知,对非招标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全国统一的标杆上网电价。但事实上,目前国内光伏发电成本仍在1元以上,只有少数薄膜电池企业能承受1元/千瓦时以下的上网电价。有分析认为,因为价格上的优势,所以可能对投资规模和成本较低的薄膜电池更有利。光伏电价统一,是否给处于弱势发展的薄膜电池带来了良机呢?

    政策倒逼市场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要求,2011年7月1日以前核准建设、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发改委尚未核定价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含税)。而2011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准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仍执行每千瓦时1.15元的上网电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

    但这样的价格是否过低?有业内人士质疑称,并网光伏度电成本为1.26元/kWh左右,高于当前所确定的标杆电价水平,若进一步考虑光照和人力成本等的差异,东部省份的运行成本有可能更高。

    “并不是补贴越多越好,企业要有压力和创新,不能对政府有过多的依赖。”国家电力动力经济研究中心总经济师胡兆光向南都记者表示,此次光伏电价的出台是太阳能发展中的部署之一。“通过政策来倒逼市场,中国未来的电价会更低,因为企业之间有竞争,会去寻找更低的成本。”

    华北电力大学尹忠东教授表示:“光伏发电上网定价是推广太阳能发电的一个小环节,政府还会根据情况出台决策,不断地调整政策,引导市场,探讨运作模式。”

    薄膜电池前景看好

    如何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关键在于电池技术。目前商业运用中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主要包括:晶体硅(单/多晶硅)电池、薄膜(非晶硅、CdTe、CIGS)电池和聚光(GaAs)电池。

    这其中,晶体硅电池因技术较为成熟,转换效率较高,是目前的主流产品,市场份额仍达80%以上。然而,在我国太阳能电池生产普遍采用了多晶硅的生产,已暴露出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事实上,中国光伏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多晶硅有40%的需求量需要依靠进口。此外,多晶硅产业上游环节技术壁垒高、投入大、量产时间长、市场风险高,目前国家对多晶硅行业的准入标准提高,贷款也有限制。

    而与晶体硅电池相比,薄膜电池在效率与成本方面改善的空间更大,多晶硅价格的上涨会增加薄膜电池的成本优势。诸多专家认为,未来薄膜电池产销量的增长速度仍将快于晶体硅电池,占光伏装机量的比重会继续提升。

    据悉,中国在非晶硅薄膜电池方面具有品牌和规模优势,非晶硅电池仍是目前中国发展薄膜电池的主要方向。“薄膜电池,一旦突破技术上的障碍,再加上政策的扶持,在市场上还是有竞争优势的。”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分析。随着国内BIPV的推广,非晶硅技术和CIGS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国内薄膜电池将面临新一轮的高发展时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尹忠东教授看来,薄膜电池有成本低,质量轻等特点,在建筑一体化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更具有竞争力,盈利趋势更明显。”

更多薄膜电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薄膜电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