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 钢铁业两化融合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钢铁业两化融合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2011-11-05 09:53:18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我国钢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要晚10年~15年,但相对国内其他行业,钢铁企业的信息化整体水平在国内各工业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和领跑位置。钢铁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以前是一个探索阶段,2000年~2010年是一个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

    硕果累累

    2000年~2010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先后制定了《中国钢铁工业“十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十一五”中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发展建议》,提出了在10年间钢铁企业信息化的预期性目标、发展重点、关键技术、共性问题、主要任务和应对措施。中钢协通过总结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效和经验,引导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推进钢铁企业信息化走向经济实用、有效适用、与业务高度融合、技术水平高、重视自主创新的适合钢铁行业发展的信息化建设途径。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全面提升阶段,钢铁企业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和投入,加快了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多数企业已经建立了“管控衔接、产销一体、三流(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同步”的信息化体系。

    当前,钢铁企业根据中钢协发布的各项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在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企业信息化与生产过程监控正走向深度融合。大型钢铁集团企业基本上完成了四层(即从基础自动化到生产过程控制,再到制造执行MES,最后到企业ERP)钢铁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部分企业借鉴中钢协发布的绩效管理指导意见,目前正在规划或实施企业绩效管理与分析的第五层智能信息系统建设。绝大多数的钢铁企业已经把分散的信息数据孤岛逐渐融合,实现数据集中与共享;从信息化应用功能上,我国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已经从生产性环节延伸到服务性环节,从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延伸到下游产业链间的信息化,实现了产业链间的共赢。

    在过去的两年中,钢铁企业取得了一大批企业管理现代化和信息自动化创新成果。从2009年到2010年的两年中,荣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和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中信息化自动化项目共计32项,其中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1项。获奖的项目涉及信息技术在企业各领域的应用以及生产各环节的综合集成,钢铁企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工作者一直将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理念持续应用在钢铁工业发展的各个领域,一直坚持不懈以新技术、新知识提升企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鞍钢、重钢、武钢和莱钢等10家钢铁企业11个项目进入首批工信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重点推进项目企业。在“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推荐工作中,宝钢、济钢等8家企业入选了首批工信部“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太钢、沙钢等6家企业入选“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重点关注企业。

    正是钢铁行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在当今的工业行业中处于领先行列,工信部在开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建立“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架构中,都加入了钢铁行业管控衔接、产销一体、“业财无缝”的经验,成为各个工业部门衡量“两化”融合评价标准之一。

    信息化作为“企业转型”的重要手段,在降低人工成本、财务费用和物资消耗等诸多方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钢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也随着自身的建设规模、业务流程的创新、先进技术的应用在不断的提升和进行全面的融合战略创新。可以说,钢铁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起步到深化,逐渐走向成熟,总体水平和能力正在迈向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

    发展四阶段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日前发布2011年度《中国钢铁行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下简称《报告》)称,划分阶段是为了客观评价“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样本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发现“两化”融合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并从这些特征中找到发展规律,辅助企业根据客观特征找准自己的定位、发现自己的改进方向、对未来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本次评估工作最终选取的样本企业共71家,其中国有企业45家、集体企业2家、中外合资企业6家、外资企业1家和混合制所有企业17家。该71家样本企业2010年的粗钢产量45448万吨,占去年全国粗钢产量的72.5%。此外,样本企业可以生产型材的企业31家、线材56家、棒材62家、中厚板35家、薄板33家、钢管21家及其他20家。

    根据得分情况和特征值要求,《报告》将样本划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基础建设阶段、单项应用阶段、综合集成阶段、协同与创新阶段。对样本企业进行阶段划分,其中处于基础建设阶段的企业14家,处于单项应用阶段的企业20家,处于综合集成应用阶段的企业22家,处于协同与创新阶段的企业15家。

    基本建设阶段:主要参考成熟度中的单项应用部分得分,该阶段的企业,建立了少数单项应用支撑系统,大部分单项系统没有建立,或已经建立的单项应用系统业务支撑面还不够。基本没有综合集成应用和协同与创新业务系统,同时在就绪度方面得分偏低。

    单项应用阶段:主要参考成熟度中的单项应用部分得分,该阶段的企业,大部分单项业务支撑系统已经建立,还有少部分单项应用系统没有建立,或已经建立的部分单项应用系统的支撑面和覆盖面还不够,在综合集成和协同与创新业务领域应用支撑很少。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