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鞋靴行业分析报告 >> 制鞋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已无优势

制鞋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已无优势

2011-11-10 10:52:14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鞋企遭遇外迁冲击

    鞋是中国最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在今年3月欧盟正式取消针对中国皮鞋的高额反倾销税后,不少中国鞋企曾一度心怀憧憬,梦想着欧洲市场能够再度红火起来。然而,半年多过去了,期待中的市场热潮似乎并没有出现:全球对华鞋类产品的需求并没有明显增长,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订单正在随着产能的转移,向中国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拉美转移。

    浙江东艺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婉意说,欧盟几年前开始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时,对企业影响很大,因为当时受影响的鞋占了企业全部出口鞋的60%左右。但是,现在该比例已经下降到了30%以下,“这些出口量主要由其他国家和地区弥补上了”。

    一些企业认为,欧盟之所以最终放弃反倾销,并不全是因为世贸组织的裁定,更主要的,是不断上涨的成本已经大大消除了中国普通皮鞋产品的竞争优势。

    在鞋的背后,是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增长整体价增量难增的客观现实。海关总署10月中旬发布的前三季度贸易数据显示,扣除价格因素,我国纺织服装、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实际出口数量增长只有2.8%、3.2%和0.6%。

    “市场放宽了,量却难以上去,原因就在于国际竞争对手多了,强了。”纺织服装出口大户、江苏汇鸿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蒋金华说。

    在许多市场人士看来,鞋产业就像是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徙动态的一个信号灯——中国鞋年出口量超过80亿双,相当于为全世界人均生产了一双多鞋,其中相当部分产量是由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外资代工企业完成的,而这些企业一直是全球产业转移的“急先锋”。

    “2008年前后,一些代工企业确实出现了转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规避欧盟反倾销裁决等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大型代工企业的外迁、转移,主要是因为国内生产要素价格持续攀升、影响到了这些资本的全球市场布局和盈利能力。”中国输欧盟皮鞋反倾销联盟秘书长郭炜文说。

    浙江台州喜得宝鞋业有限公司商务总监罗春元说,与近几年成本不断上涨不同的是,该企业的鞋在欧美终端市场上的价格并没有变化,这也意味着生产商和贸易商一直在压缩利润空间,这并非长久之计。

    “我们是本土企业,外迁不是第一考虑,但是那些跨国企业和外资代工厂就不同了,他们逐利动力更强、更习惯不断全球转移产能的生产模式,外迁自然会成为他们优先考虑的选择。”罗春元说。

    当外资中低端产能转移成趋势时,中国产业和企业应当如何应对?一些企业选择通过内迁对应外迁。但在更多企业看来,低端产能的竞争已经没有太多意义。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否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端产能”,将是对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真正考验。

更多制鞋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制鞋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