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性能源,约占我国能源消耗量的70%。煤炭中通常含有0.25-7%的硫,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SO2随烟道气排入大气,造成酸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显著提高,烟气脱硫、脱硝已迫切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是一个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发展中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每年直接用于燃烧的煤炭达12亿吨以上,尽管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我国的SO2排放量在经历了持续增长之后还是排在了世界第一位。“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的SO2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10%的目标,经过国家一系列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的不懈努力已经提前实现。
脱硫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对于SO2排放的重视程度和治理力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截至2008年,我国火电烟气脱硫装机容量超过3.63亿千瓦,约占火电总容量的60.2%,超过了发达国家的脱硫比例。据不完全统计,到2009年底,国内已建成的烟气脱硫机组容量达到4.65亿千瓦,与2008年底相比增长了11%。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今年2月举行的“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截止2010年底,确保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烟气脱硫市场,脱硫产业从只有几家企业的小规模起步,发展到如今仅年新增需求就达100多亿元的市场。
更多脱硫系统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脱硫系统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