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铅蓄电池价格一路走低。以48伏12安时电池为例,天能、超威等一线品牌从年初的一组四只410元降到9月的360元,到11月中旬,又降到了340元,在河南、山东局部区域还有更低价格走货,而二线品牌则从年初的近400元降到了320元。业内专家指出,铅蓄电池价格“跌跌不休”的背后是行业正在面临的洗牌过程,其严酷性或许在明年上半年将更加显现。
据悉,9月中旬的价格与年初相比已降价近20%,扣除原来返利的7至8个点,总体降低已超过10%。这个行业的利润最多在10个点,因此9月中旬的价格已基本处于保本边缘。四季度又出现的每只电池5元的降价,宣告着行业已全面亏损。
此外,还有一些“编外部队”也在冲击着行业的价格体系。在去年我国行业整顿行动和今年上半年《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实施后,铅蓄电池企业已从3000多家下降到了不足500家,但还有一些“游击队”式的地下工厂,它们无证无照、成本低廉,在局部区域市场甚至还有运输成本低、售后服务及时等“优势”,这也给行业带来不小压力。
针对今年“旺季不旺”的状况,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产业链后端的电动自行车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饱和,已不可能再出现以前10%的高速增幅。在去年整顿后,行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市场将有良好的表现,因此大幅扩产,结果出现大量囤货现象,目前市场需要降价消化库存。
国家现行政策出台的目的就是为了扭转当前铅蓄电池产能过剩、低水平竞争的局面。兼并重组是政策导向所指,只有提高行业集中度,才能保证企业的环保投入,才能保证行业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激烈竞争不可避免。(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报告网《2012-2016年中国电池行业市场调查及趋势预测报告》)
更多铅蓄电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铅蓄电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