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 钕铁硼行业的质检分析

钕铁硼行业的质检分析

2013-03-26 09:40:33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为电子产品重要组成部分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脱颖而出,近年来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产量逐年攀升。尽管如此,众多钕铁硼厂家的质检车间却依然沿用传统的人工肉眼检测模式,显然已经无法跟上产业升级的步伐,而采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已经箭在弦上。业内分析,这一动向将成为破解钕铁硼质检困境的行业性趋势。

  质检困境

  钕铁硼磁性材料是钕、氧化铁等的合金,又称磁钢,作为稀土永磁材料发展的重要结果,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而被称为“磁王”。钕铁硼具有极高的磁能积、矫力和高能量密度的优点,从而使仪器仪表、电声电机、磁选磁化等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成为可能。钕铁硼作为节能环保的朝阳产业,在信息技术、汽车、核磁共振、风力发电和电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钕铁硼材料的生产数量大,在很多行业(如手机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工艺中,它的工件体积小、质量轻,这一应用优点却恰好成了它在检测过程中的难点,数量多导致人工检测工作量大、检测速度慢、精度低,使得钕铁硼厂商的产品出厂合格率普遍较低。一个玩笑的说法是:很多钕铁硼厂家都在忙着拉退货。虽是玩笑,但却真实反应了很多钕铁硼厂家的生产现状。整体而言,目前我国钕铁硼行业质量检测中的主要难题有以下两点;

  1、长期沿用人工检测模式,检测效率低:

  人工检测的缺点是主观差错率高、检测速度慢、人力成本高。这些问题都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日渐成为阻碍我国钕铁硼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北京某钕铁硼厂供应多规格钕铁硼磁片,目前检测车间有20多名工人,每天需检测钕铁硼磁片数量为150万片,对三分之一的成品进行抽检,每名工人每天检测约25000片。按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计算,每名工人不吃不喝每小时需检测3000多片(平均一秒多就要检测一片)。时间紧,强度大,工作枯燥,毫无乐趣可言,工人神经紧张导致稍有不慎便出现疏忽。全凭主观操作,毫无检验标准可

  2、现有钕铁硼检测设备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多种需求:

  随着产量的不断加大,一些钕铁硼企业开始求新求变,逐渐采用自动化检测设备代替传统人工检测,但是成效不明显,原因是设备功能单一化,不能满足多规格检测需求。

  据介绍,该公司曾经采用过自动检测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只能检测某一种形状的钕铁硼材料,一旦上了新产品、新形状,老设备就爱莫能助了,只得再次采购新设备。

  存在检测难题的厂商数量目前十分庞大,据钕铁硼行业的权威报告数据显示,国内达到同等产量的钕铁硼厂家超过220家,这些厂家大多存在上述两类问题。

  破解之道

  中国是钕铁硼生产大国,钕铁硼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70%,预计未来 3至5 年,我国钕铁硼产量的复合增长率在 20% 左右。由于中国具有明显的资源、成本和市场优势,世界钕铁硼产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与此同时,急剧增加的产量和落后的质检模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传统的人工质检模式无力应对国际市场的冲击,我国钕铁硼行业的检测现状急需改变。

  针对这一行业现状,国内知名的定制检测设备供应商——北京领邦仪器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了“钕铁硼工件尺寸外观检测设备”。该设备采用非接触式光学原理,对钕铁硼工件的尺寸及外观缺陷进行快速全检,检测速度高达 200~400片/分钟(根据工件形状尺寸而定)。可检测钕铁硼工件的形状有圆片、圆环、方片、方块、跑道、扇形等;产品尺寸检测范围为:直径或长宽 2~20mm,最高检测精度可达到10微米;能有效识别工件外观缺陷,如裂纹、划痕、料残、孔残、工残、磕边等等。

  该设备扩展性较强,经过一定程度修改后,还可适用于其他片状工件或类似形状小零件的尺寸与外观检测,包括垫圈、螺母、磁瓦等。该设备的面世填补了钕铁硼检测行业中一台设备不能同时检测多个项目的空白,破解了多年来困扰钕铁硼行业发展的难题。

  在我国,钕铁硼产量的井喷式发展愈加要求企业对自身发展模式做出反思。业内普遍认为,顺应钕铁硼快速发展的趋势,采用自动化快速检测设备全面代替人工质检模式是解决钕铁硼行业检测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加快这一行业整体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更多钕铁硼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钕铁硼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