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互联网应用行业分析报告 >> 网络电话传统电话过招

网络电话传统电话过招

2005-06-29 07:42: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传统电信运营商面对VoIP的挑战正在急思对策,以防长途与国际电话业务遭到VoIP的替代。网络电话会以全新的骨架跑出豹的速度来吗?

  网络电话的话题一直不断,其潜在的价值也让众多企业眼红,而不断新生的力量也在日益加大瓜分的队伍。

  2005年5月20日,微软与阿尔卡特、西门子等主要IP-PBX厂商结成合作伙伴,以图谋在网络电话领域有更大的发展。

  过去,微软在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网络电话开发和营销战略上一直保持低调。默默打造VoIP战略多年后,微软正逐步加快它的VoIP努力并为在企业和运营商领域的大动作做好准备。联手的动作,正好是其爆发力量的出口。

  Internet在短时间内引爆出各种革命性的应用,对传统电信通讯构成极大的威胁。被人们热炒的网络电话真能为微软带来丰厚的回报吗?它真的能取代人们已经习惯的传统电话吗?

  网络电话来势凶猛
  网络电话的概念早在10年前就被提出来了,其范畴除了我们知道的各种IP网络电话,还有近2年出现的利用电脑拨打电话的网络电话。

  近日,《IT时代周刊》记者走访了上海多家IP网络电话“话吧”,见证了网络电话红火的生意。也明白了众多厂家扑向网络电话的急切。

  “星星话吧”的王老板说起网络电话兴致很高,她告诉《IT时代周刊》记者:“我在网通公司申请开通这种网络电话,通过网关用虚拟的号码向外拨打电话。这种网络电话目前来说是国际上较先进的长途电话。在我这里,一到晚上来打长话的人就很多。”她经营“话吧”已有半年,生意一直很好。

   近来Skype等免费网络电话也开始“盛行”。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使用P2P原理传输语音,使得Skype没有扩展服务器、管理庞大用户群的担心,用户增长很快。

   2004年11月“TOM-Skype”推出之后,我国即时通信市场头名腾讯公司随后也取得了Skype的核心技术——GIPS语音压缩引擎系统,并在新推出的QQ2004II Beta3版本中增加了“超级语音”、“多人超级语音”等可与Tom-Skype相抗衡的高质量网络电话功能。而且在TOM、腾讯的带动下,其他如MSN Messenger、雅虎通、新浪UC、网易泡泡等即时通信工具也必然增加类似功能。

   随着网络电话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喜爱,再加上各厂商的推广,它已逐渐成为商业竞争的焦点,拥有的市场得到迅猛发展。

   据IDC统计,全球网络电话市场从1999年的4亿7500万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107亿美元。另外,截至2004年,在总线数上,网络电话市场差不多与传统电话市场持平。最近的数字也表明美国公司对传统电话的投资下降了17%,而局域网电话系统的安装量比传统电话多14%。

   市场调研公司Analysys发表调查报告称,到2008年,具有宽带连接的5千多万西欧消费者的家庭可能借助电话软件和特制的网络电话使用VoIP服务。届时,传统电话运营商收入遭受的损失将达到64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固定电话将只剩下13%的市场份额。美国咨询公司扬基集团预测,到2007年年底,依赖VoIP服务的美国家庭数量将从2004年的80万升至1000万。

   2004年6月,上海网通进行了宽带电话的商用试验,在推广中已经出现了用电视机加装机顶盒实现视频通话的业务。现在,思科、北电、华为、中兴、港湾、大唐在内的设备厂商都已经在开始生产宽带电话相关设备,国内已经有近20家宽带电话机厂商。

  “免费蛋糕”诱惑有多大
  网络电话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优势。
  由于网络电话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其对通信资源的利用率远远高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而使用的费用与传统电话相比则低廉得多,与传统电话相比,省去了国家和地区间的大笔通信费,有的还免去了部分或全部的电话落地费。以打到美国为例,用传统电话每分钟8元,目前中国电信资费用KOMODO 网络电话每分钟只要0.45元,一分钟省7.55元,一小时省453元。如果通话双方都有KOMODO网络电话,免付国际电话费,双方仅需负担市内通话费及上网费,最低每小时只要4元。

  又如Skype原来的功能局限于电脑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免费通信,这种功能到现在仍然免费。随着版本的升级和功能的不断增强,Skype实现了互联网用户与电信用户之间的通信。例如目前Skype提供的Skyout服务,可以通过PC拨打全球各地的固定电话和手机,而且费用可以大幅降低。以中国为例,按照Skype网站公布的话费标准,从全球任何地方打到中国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终端的话费都是每分钟0.026欧元,合人民币每分钟不到0.3元;中国电信的国际长途费率是0.8元/6秒,折合为8元/分钟;即使相对便宜的IP电话,使用中国电信的IP电话打到美国的话费为2.4元/分钟,其价格优势一目了然。

  “免费蛋糕”看来的确很吸引人,据悉,Skype免费网络电话推出一年半以来,至今已有6,500万人次下载。而且,现在每天新增用户14万人,新增注册用户6万人。
   网络电话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以及网络电话市场的潜力由此可见一斑。日前有报道披露,网络搜索巨擘Google也准备进军电信业。

   2004年底美国的家庭网络电话用户为100万户,预计今年网络电话用户可能增3倍。日本现有490万户家庭安装了网络电话,韩国用户在电话号码前加拨070即可拨打网络电话。此外,美国有线网络电话用户大增,2004年从少于5万用户增加至近50万用户,大幅增长900%。预计这一增长趋势在2007年将达15%。

   网络电话已经拉走了一批顾客,现在还有像Skype一样的“免费蛋糕”一个接一个地跳出来,传统电话今后的日子怎么过?

  市场阳光但前途曲折
  如果仅凭如上所述,似乎全球的电信运营商已经大祸临头。但是事实上,情况并不是如此悲观。

  当本刊记者来到上海中国电信营业大厅,看到的是一番繁忙的景象,当问到“网络电话”时,他们似乎还感到陌生。在用户安装固话申请单上的业务项目里面就没有网络电话这一项,传统电话还牢牢掌握着家庭用户这块“风水宝地”。

  尽管网络电话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它对普通长途电话业的冲击还不是很明显。就拿用PC拨打长途电话来说,其普及就受到不小的束缚。统计表明,我国上网用户约为62万,按每人都用网络打电话计算,网络电话用户也只有62万,而我国普通电话用户达8000多万户,网络电话用户不及百分之一。目前国内使用网络电话,至少有一方必须装备电脑,并且上网。用户在互联网上打电话还必须利用计算机,并且首先要在计算机上配上声卡,麦克风和扬声器。在与对方进行呼叫连接时,也比较麻烦,用户必须知道对方的IP地址,对方又必须开机等在那里才能相互接通,使用起来不如普通电话通过拨号及振铃方便。对个人用户而言,网络电话的前期投资较大。这是目前它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原因。

  另外,从运营商的角度出发,目前的网络带宽还没有到“极大富裕”的程度,谁也不会把已经成熟的传统电话系统放在一边,去做那么大的投资冒险。而且,现有的网络电话并未受到政府的资费管制,多少沾了“增值业务”的光。如果它真要发展起来,一方面想保证质量必然要加大成本;另一方面政府会不会出来说话呢?如果真的都取消管制放开竞争,现有传统电话网络的威力是谁都不敢轻视的。

  “我并不认为像Skype这样新型的基于P2P技术的互联网语音及时通讯工具能取代传统电话,它对于传统通信技术既是颠覆的更是互补的!正如现在网络的带宽虽然早已今非昔比,但在许多地区依然还有人在使用拨号上网这种方式。”就连Tom.com市场公关部经理谭晓青在接收采访时也这样说,“所以Tom在线对Tom-Skype的发展采取了一种专注于互联网应用的均衡培育态度,使它在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管下良性和健康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当初看中Skype这一新兴技术而和瑞典Skype公司合作的初衷。”
  所以,从市场情况看,目前网络电话还只能是传统电话的一种补充,断言谁是市场的主角还为时尚早,由于现行网络条件的限制,网络电话在全世界范围内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商用还有一段时间。

  未来的电信市场将呈现多元化格局。同样是话音业务,可能是PSTN网络(传统电话网)提供的,可能是Internet提供的,还可能是有线电视网络,甚至电力网提供的。而用户的选择也将包括电脑与电脑、电脑与电话、电话与电话、电话与(智能)手机等通话方式。这一切,都是以IP为基础的通讯网络,而非传统通讯模式的电信服务。

  然而,尽管“互联网要担当起通讯大任”的声音不绝于耳,尽管存在已达百年的传统电话服务,在网络电话来势汹汹的挑战面前,已经显露出陈旧和呆板的疲态。但网络电话真的会替代传统电话吗?

  可以肯定的是,在宽带接入日益增加的今天,将有越来越多公司推出网络电话服务,技术会越来越先进,甚至很多企业会强强联合来把这个事情“做大”,网络电话与传统电话的竞争,将在2005年达到白热化。

  网络电话与传统电话间一场激烈的博弈显然会愈演愈烈,到底是你替代我?还是我替代你?抑或是携手共进?球赛刚刚开始,而其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网络电话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网络电话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