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 2014年NFC支付行业分析

2014年NFC支付行业分析

2014-06-18 15:38:54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有专家直言不讳:“得移动支付者得天下。”为了争夺移动支付领域的蛋糕,传统金融业的大佬们自然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乎,不少银行这几年在移动支付方面掀起了一场“钱包革命”。目前,已有包括工农中建交、招行、浦发、光大、中信、兴业、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推出手机钱包业务。

  “现在(手机钱包)线下POS端硬件的升级已经差不多了,但是商户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习惯养成,不少收银员也不知道怎么用,会拒收,认为有风险。”某股份行电子银行部人士告诉记者,“这就跟以前从付现金过渡到刷银行卡一样,现在是从刷卡过度到刷手机。大家需要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

  银行、银联、电信运营商三方博弈

  所谓“手机钱包”,是指基于NFC技术的手机近场支付,就是在手机里预设一个“电子钱包”,一般银行设为1000元以下。据宇博智业了解,用户可在全国各类消费场所带有银联“闪付”标识的POS机具上使用,只需将开通“手机钱包”功能的手机靠近“闪付”感应区域一刷即可。当“手机钱包”钱不够时,可以从银行账户里将电子现金“圈存”过来。

  事实上,目前已有包括工农中建交、招行、浦发、光大、中信、兴业、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推出手机钱包业务。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也先后发布了自己的“手机钱包”平台。

  与此同时,银联携手中国移动搭建了TSM(全面维护系统)平台,目前已经接入12家全国性银行,30余家区域性银行。而2014年银联则计划完成100家成员银行的接入。

  如此交叉错综的合作关系网背后,是各界巨头在NFC近场支付领域的市场争夺。不论是银行、电信运营商还是银联,都在多管齐下,争夺移动互联端的入口。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NFC与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趋势与行业投资研究报告》了解到,对于银行、银联和运营商三者之间的竞争,某股份行电子银行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在NFC业务的实现过程中大家还是分工合作的,因为基础性的工作需要这个产业链的各方来合作完成,“银行、银联和运营商不可能独自把各个环节都做了。”

  相关技术仍有待提升

  未来的理想状态是,人们将不再需要通过银行卡或是现金进行消费,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统统搞定。但实现“闪付”这一系列的操作虽然并不过于复杂,但对普通用户来讲仍存在一定门槛,不仅是银行、运营商、银联三者之间的合作博弈,理想状态的实现还有赖于商户与消费者习惯的改变。

  “现在(手机钱包)线下POS端硬件的升级已经差不多了,但是商户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习惯养成,不少收银员也不知道怎么用,会拒收,认为有风险。”某股份行电子银行部人士告诉记者,“这就跟以前从付现金过渡到刷银行卡一样,现在是从刷卡过度到刷手机。大家需要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

  这也是NFC支付推出多年但一直进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究其根本就在于这个业务涉及的产业链太长,首先手机必须要具备NFC功能,其次SIM卡要和银行卡绑定,此外线下POS终端也要做相应升级。”上述电子银行部人士表示。另外,“目前手机APP是有容量限制的,NFC支付功能在绑定了一张银行卡之后,再装第二张卡就不稳定了。因此,目前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成功的手机钱包。”上述股份行电子银行部人士表示。

更多NFC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NFC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