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宏观经济行业分析报告 >> 2014年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趋势

2014年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趋势

2014-07-15 13:28:25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有关人士建议,在经济发展层面,京津冀应加强产业规划的一体化,依据各自优势做好产业定位和分工,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经济朝着高端、生态、绿色的方向发展。专家表示,目前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仍存在同质化发展、恶性竞争等不良现象。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说,现在北京发展了大量汽车产业,天津也搞汽车产业,而河北钢铁产量过剩,却缺少终端产业,这样的产业布局是不科学的。此外,北京有石化,天津和河北都搞石化,不仅产业同质化,也对区域大气环境带来很大危害。

  对此,明确京津冀三地制造业价值链分工成为首要工作。有专家提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一个重要着力点在于分工,无论哪个产业,只要是符合北京资源特点的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都可以留,只要是符合外埠区域成本导向,产业配套能力都可以转出去。低端产业也有高端环节,高端新型产业也有低端制造环节,不能一概而论。

  在对三地产业进行基础定位分工的框架下,三地应以市场为主导形成价值链分工,在生产、销售、研发等各环节上形成合理布局,而非通过简单行政手段将某些产业全部转移出去,这样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三地特点优化分工。

  盘古智库研究员易鹏说,企业走出北京利大于弊,随着北京商务成本的持续走高,及城市定位角色的改变,不符合核心功能定位的企业会越来越边缘化,反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可根据自身利益,理性选择落户地,推动自身的跨越发展。

  同时,应突出比较优势,防止不同层次恶性竞争。针对一省多地争夺一个产业的现象,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三地产业协同发展应结合自身经济产业结构和特点,突出各地的比较优势。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北京现代汽车产业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潜力专家研究分析报告》了解到,如果北京的汽车产业转移,就可以选择有汽车工业上下游基础的保定作为承接地,而不是选择一个新园区再造一个汽车基地。与此同时,三地基层干部也表示,希望出台针对土地、税收的统筹协调政策,以防三地在“有形之手”上恶性竞争。

  另外,有专家提出应改变公共服务和优质资源的单向流动,防止北京继续拥有既对企业有资源吸引力,又对劳动力隐性补贴的虹吸效应,这是对三地产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天津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蔡玉胜说,疏解存量需要一个过程,但北京首先是要下决心控制住增量,不能再像以往那样靠首都资源大搞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总部了,否则疏散的产业和人没有引进的多,将长期把三地拖入恶性循环。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