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作物收获机械行业分析报告 >> 我国棉花全程机械化发展情况

我国棉花全程机械化发展情况

2014-11-06 11:30:55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种植连成了片,已有600万亩左右的机采棉面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棉花种植相对集中,一个种植户植棉面积可达几十亩甚至上百亩,这有利于推广棉花机械采摘。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在黄淮海地区才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群众认识不足,多处于观望状态。二是要选育适合内地气候和机采特点,铃期短、吐絮早而且集中的早熟品种。三是机采棉的种植模式与传统种植不一样,须规模化成片种植,应迅速适应新模式。四是采棉机价格昂贵。目前国内使用的采棉机多是进口机械,每台200万元以上,在没有面积作保证的情况下,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不敢购置。五是目前的轧花厂没有与其配套的清杂工序,要加工机采棉就要花钱购置清杂设备。

  提升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内采棉机制造企业根据国内棉花生产特点,不断创新,改进技术工艺;需要从棉花品种、栽培、管理到采收各个环节机械化同步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统筹布局,规模化种植,农业、农机、供销、农技推广等部门相互配合,提供技术支持;需要政府对购置采棉机的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轧花厂清杂设备技术改造提供资金扶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棉花面积占种植业的3%,产值达10%。近10年来,我国棉花面积从8889万亩下降到不足7000万亩,下降趋势明显。特别是黄河流域,棉花面积从3864万亩减少至2918万亩,年均减少157万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棉花生产周期长、环节多、机械化水平低,用工多且作业环境艰苦。

  从2012-2017年中国棉花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了解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根本出路,采棉机是棉花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0%的棉花是由机器采摘的,美国、澳大利亚、南美等农业发达国家机械化收获率达100%;西班牙、保加利亚和希腊等中等农业发达国家的部分棉花也是由机械采摘;农业欠发达国家阿根廷和巴西等国机采棉技术也发展较快。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在7000万亩左右,2012年机采率仅为8.26%,且主要集中在新疆棉区,黄淮海棉区机采试点才刚刚开始。2013年深秋在山东滨州、潍坊、德州及河南安阳等地的机械采收试验表明:摘锭式采棉机采净率为87.4%~93.3%,采收效率为7~10亩/小时,含杂率约7.4%;指杆式采棉机采净率为86.3%~92.5%,采收效率为6~8亩/小时,含杂率约为10.8%。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联合南京农机化所加大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全程机械化的研发力度,实现农艺农机融合,全程基本上实现机械化,可节省植棉人工成本70%左右。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劳动密集型作物。目前种棉比较效益下降、人力投入成本高是限制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推广机械化植棉已成为棉花发展的根本出路,如此才能有利于保障我国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在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支持和院科技创新工程的推动下,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联合南京农机化所加大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全程机械化的研发力度,实现了农艺农机融合。根据机采棉特点,研发出具备吐絮集中、果枝始节高、丰产稳产性突出等特点,适宜机采的棉花新品种,为推广棉花采收机械化打下基础。利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减少了农田地膜污染,减轻棉农高强度的田间揭膜操作;收获期采用机械化采收。全程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节省植棉人工成本70%左右。

更多棉花机械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棉花机械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