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通信技术通讯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 固定电话网增值业务演进浅析

固定电话网增值业务演进浅析

2005-08-26 08:25: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目前固网的增值业务提供形式主要通过智能网、声讯平台、短信平台等为用户提供业务,增值业务的形式主要有:智能业务、声讯业务、固网短信等。业务提供能力主要基于现有网络的能力和用户终端的能力,主要提供灵活的计费能力,对呼叫过程控制的能力,提供信息的能力等。对业务提供的多媒体化、智能化方面还略显不足。 

    增值业务的特点 
  增值业务最主要的特点是与信息相结合,对于信息提供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要求新的增值业务具备如下特点:

   业务多媒体化:单纯的话音通信业务在传统通信网中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数据业务的比重逐渐提高,如短信、互联网、贺卡、个人定制信息、VOD、电视节目等。而另一项业务如视频通信将成为未来固网通信中的杀手锏应用。这项业务在国内已经有一定的需求,尤其是我国有数量很大的一部分高收入人群,视频通信不但可以迎合他们高消费的欲望,满足好奇心,还可以大大提高ARPU值,拉动带宽需求。在技术上,如前所述,充足的传输带宽、光纤入户、多媒体终端、三网融合等发展趋势,将支撑起未来的以视频通信为主的多媒体通信(信息)业务。

   业务的个性化:未来的业务还将向个性化方向发展,用户可以定制自己喜欢的业务,设计适合自己的业务提供方式,选择个性化的终端和人机界面,选择需要的业务种类。总之,提供到用户面前的业务将不是千篇一律的形式,电信业务或许不再仅仅是一种需求,而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

   业务的智能化:移动定位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甚至随意的业务。比如当用户途径某个商场时,该商场中优惠打折的消息会显示在用户的手机上。基于定位技术,类似这种“智能”的业务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方便和帮助。

   业务的多样化:软交换技术使业务的设计开发者可以基于标准的API接口独立完成,未来的业务开发、升级、实现变得异常容易。随着越来越多的业务开发商进入这一市场,业务种类将非常丰富,业务吸引力也会不断提高。

   前面三点主要针对业务的表现形式应具备的各种特点,最后一点是在业务提供方面的能力要求。

   固网增值的演进步骤 
   提供融合业务:这是业务演进的第一步,用户拥有终端的多元性导致融合业务需求的产生,主要的业务有:一号通、统一账号类、混群CENTREX等。业务实现的主要难点在于业务实现的平台能够同时访问固定电话网用户的数据和小灵通用户数据。

  软交换对固网增值业务的影响
   软交换是在C4、C5层面引入软交换还没有定论,目前存在的一种看法是:固定运营商引入软交换切入点有可能是,首先在汇接层面引入软交换,并通过网关设备接入端局交换机,随着端局的退网直接用接入网关替换这些端局,扩展软交换的C5应用。本文是基于C5层面引入软交换。随着软交换的引入,带来固定电话网向分组化、多媒体化演进,SIP终端,SIP软终端等新型终端的引入,多媒体业务的实现变得更加快捷,同时使固定用户的漫游成为可能,在业务方面也带来了NGN业务。NGN业务主要指统一的分组网络上融合通信、信息、电子商务和交易等业务,满足多样化、个性化业务需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与各种业务网络之间的互通,在全网内快速提供新的语音、数据、图像融合业务,NGN业务主要包括:

   会话性业务: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消息)业务、视频电话、增强型多媒体会话业务、个人路由策略

   会议性业务:多媒体会议业务、Web会议业务、实时的电子远程课堂
  信息型业务: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互发(点对点、点对多点、多点对点、文字、图象、声音和视频信息)

  分配型业务:视频点播VOD、Digital Pay TV、E-Learning
  检索型业务:资讯业务、导航信息、基本定位业务、互动型业务
  对于现有的PSTN、ISDN以及智能网业务,软交换基本都会保留这些传统业务,并使业务的实现更加充满特色、富于效率。软交换中引入SIP应用服务器,Parlay API的应用,使第三方业务提供商为固定电话网开发业务,使业务提供更加多样。

   IMS机制引入固网的探讨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3GPP在Release5版本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的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和与接入的无关性,目前IMS支持2G和3G的移动接入方式,还不能支持固定接入方式。在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下,3GPP、ETSI和ITU-T都在研究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目的是使IMS成为基于SIP会话的通用平台,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的多种接入方式。随着固定电话网的逐步演进,固定电话网逐步向IP化,移动化演进,而IMS系统支持固定和移动的多种接入方式,能够好的实现固定网和移动网的融合。

   IMS在个人业务实施方面采用比传统网络更加面向用户的方法。借助于IMS,用户可以通过动态关联、以用户数据为中心、业务层独立、并且标准的接入点CSCF访问个人业务。用户在登录或者系统收到发送自用户的请求时,会将CSCF资源动态分配给用户。漫游用户的所有业务都由拜访地的P-CSCF路由到归属地,由归属地的S-CSCF控制用户业务并根据用户签约数据将业务触发到本网AS或者第三方的应用上,从而保障了业务的一致性、简单性,使得用户无论在何处接入,采用何种接入方式均可享受与在归属地一样的业务感受。IMS业务需要用户设备中具备IMS/SIP客户端(包括GUI、业务逻辑、路由和查找发现功能),以便能够与网络侧服务器通信。在用户终端中采用IMS/SIP协议意味着这种体系结构可真正跨越端到端结构。

   采用IMS系统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对于宽带用户的漫游,鉴权的方式的标准化仍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当今业务发展的趋势,是由单一的业务网络走向融合的多业务网络,固定电话网的增值业务也在逐步走向融合,朝着宽带化、移动化的方向不断演进。

更多固定电话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固定电话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