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手机终端行业分析报告 >> 2015年我国小米手机产业国际布局现状分析

2015年我国小米手机产业国际布局现状分析

2015-07-09 13:52:57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小米的LOGO是一个“MI”形,是Mobile Internet的缩写,小米手机 是小米公司(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高性能发烧级智能手机。坚持 “为发烧而生”的设计理念,采用线上销售模式。2013年4月9日,米粉节上,搭载高通骁龙600 四核1.7G的小米手机2S在官网销售,小米2A同时发布。2014年3月13日,红米手机在新加坡开始第三轮网上限量销售,被抢购一空。

  日前,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中披露了小米最新的手机销售量数据。截至2015年6月30日,小米上半年手机销售量为3470万台,低于2014年下半年的3500万部,而小米也已经将本年度的销售目标下调至8000万至1亿部。不难看出,小米在下半年里需要大幅提升销量,才可能达到目标下限。原先的销量稳坐全国第一,到如今的滑坡,未来小米的处境无疑将愈发艰难,而从其转战印度市场经验表明,渠道和专利或是未来谋局海外市场关键。

2015年我国小米手机产业国际布局现状分析

  增速放缓亿台目标恐落空

  由于市场渗透率趋于饱和,中国智能手机的年化增长率已经从2014年一季度的39%下降到2015年一季度的17%。国际调研机构也表示,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仅增长2.5%,首次低于全球。智能机市场“全民造机”、稳赚不赔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2013-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在智能手机行业走到拐点的当下,小米也遇到了自己的瓶颈期。虽然此次小米以3470万部的销量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期中考答卷,但却低于2014年下半年的3500万部。这是自小米2013年首次展示半年销售数据以来,销量第二次出现环比下滑。此前雷军一度将2015年销售1亿部智能机的目标下调至8000万部至1亿部,然而3470万的销量无疑给下半年销售带来巨大压力。若下半年的销量没有重大突破,雷军的美好愿景恐将化为泡沫。

  再来看看同为优生的华为上半年晒出的成绩单:6月24日,华为中国区消费者业务总裁朱平宣布,上半年华为手机出货量为5000万部,5月单月出货量1000万部,中国市场占比50%,其中销量同比增长40%。

  拼全球销量,华为完胜小米;而拼国内销量,小米则完胜华为。虽说不论小米还是华为,能够跑赢大盘已属不易,但据业内人士透露,华为的销售数量和小米接近,销售额却高于小米不少。小米33%的增长是以产品价格重心下调为代价。

  有分析师认为,小米约90%的出货量都来自中国,因此如果这一市场没有足够高的增长率,那么小米的处境将不容乐观。小米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是否足够快,是弥补国内市场的增长放缓的关键。

  海外拓展并非一帆风顺

  从世界市场看,印度、印尼、巴西等国家正加速移动互联网化步伐,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薄弱的专利壁垒,这些优势都给对小米创造巨大机会。以印度为例,数据显示,当前印度的智能手机普及率约为10%。作为继中国和美国之后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三大的国家,和已经触及天花板的前二者不同,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目前仍保持着高达20%的年增长率。这也使印度成为国内手机品牌鏖战智能机的新战场。

  小米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商机。除了推出地区专属机型,小米还打算在印度建立研发中心、制造工厂以及数据中心,并计划投资更多当地公司。同时,小米不忘布局南美版图,宣布红米2手机7月7日在巴西全面发售。对于海外市场,小米没有完全拷贝国内模式,而是采用了当地制造以及线下销售等模式,但收效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

  然而,小米的海外扩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是受困于专利短板,专利所有者频频施压。2014年底,小米被爱立信诉至印度高等法院。一时间,小米旗下全线手机产品在印度市场遭“红牌”,虽然最后以预缴保证金形式暂获准入,但对于积极谋求“国际化”的小米无疑是当头一棒。再是海外市场虽前景广阔,但不乏众多竞争者前后夹击。据悉,印度第二大电商网站Snapdeal近期举行了一次促销活动,在智能手机领域,大神手机超过小米,成为销量冠军,诺基亚、苹果和三星尾随其后。此外,小米还将经受来自这些新兴市场贸易保护主义的考验。例如,印度正大力推广国内产品,而巴西设置了极高的进口关税。

  专利储备不足成掣肘

  专利技术匮乏是小米不可回避的弱项。以走在国际化前列的大神和华为为例,这两家公司都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大神母公司酷派更是手握6000多项技术专利,分布在整机、双卡、多模等领域。反观现今的小米,由于压低产品价格而造成的研发能力不足,令小米在群雄逐鹿的国内手机市场优势尽失,征战海外过程更是一再碰壁。知识产权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如果小米解决不了专利危机,将始终无法真正参与到海外市场的竞争中来。

  如何拓展海外营销渠道也是小米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小米渠道混乱早已为人诟病,2014年年中,媒体曾揭露过小米与黄牛内外串通,共谋价差利益的黑幕,短期内小米通过中间渠道提价的嫌疑恐怕难以消除。另一方面,劲旅中兴和华为在运营商渠道上拥有显赫优势,小米等则更倾向利用成本低、受限少的公开渠道和电商平台。但问题是海外渠道状况千差万别,一旦遇上市场风险很难规避。

  海外市场高速增长背后供应链、用户服务受考验。借鉴荣耀的海外探索之路,由于推进步伐过快,也导致了供应链上出线一些问题,而且由于派驻人员不足,用户体验也难以得到很好照顾。对小米来说,当前目标不应是抢地盘和冲销量,而是夯实地方市场,提升产品口碑和品牌形象,只有把脚下的路走实了,未来才能走的更长远。

  创新研发、渠道拓展、供应能力和服务质量都是决定国内厂商海外拓市的关键。小米不仅需要因地制宜,精准把脉海外市场需求,建立强大的分销体系,巩固目标市场,还应回归产品和用户,做好互联网服务,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核心竞争力。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