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塑料及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 CPP薄膜市场现状分析

CPP薄膜市场现状分析

2015-10-13 11:23:01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CPP薄膜仅在纵向(MD)方向存在某种取向,主要是由于工艺性质所致。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CPP薄膜生产线,在20世纪末得到了迅猛的发展。CPP薄膜从单层结构发展到多层结构,幅宽也从2米发展到6 米,产品种类也不断多样化。2004年以后国产生产线开始大量涌现。截止到2006年3月份,全国已有国产线119条,生产能力超过20万吨,进口生产线近 70条,生产能力30万吨,两项合计生产能力已超过50万吨。

CPP薄膜市场现状分析

  从CPP薄膜的种类来看,有普通级CPP(GCPP)、镀铝级 CPP(MCPP)、蒸煮级CPP(RCPP)以及其他特种类型产品。目前国内市场上的CPP薄膜以GCPP薄膜为主,作为复合基材,约占 60%,MCPP薄膜占21%,RCPP薄膜占15%,特种薄膜只占4%,尚有高阻隔膜、液体无菌包装袋、高温蒸煮等特种薄膜需要进口。

  从 CPP薄膜生产厂家在国内市场的分布情况来看,多集中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主要有南京金中达、上海紫藤、上海美丰、海宁光华、无锡环亚、浙江大东南、安徽双津、杭州新光、佛山东方、广东威孚、中山中升、河北宝硕、天津津泽、天津星光等。近两年来,国产流延设备技术发展迅猛,使得市场进入门槛大幅降低(一条国产的3000吨/年的流延设备只要250万元人民币,而同样规模的进口设备需要250万美元,合资企业的设备也需要1400万元人民币),又有多家生产企业进入CPP行业。

  从设备生产厂家来看,国外的主要有德国Reifenhauser(莱芬豪舍)、Barmag(巴马格)、 Battenfeld(巴顿菲尔)公司,奥地利Lenzing(兰精)公司,日本三菱重工公司、日本制钢所、日本摩登机械设备公司,意大利 Colines(柯林斯)、Dolci公司[2],美国EGAN(伊根)公司等,国内的主要有南通三信公司、佛山俊嘉公司、佛山仕诚公司、佛山德士威公司、温州瑞安金达公司等。

  从原料生产厂家来看,国外的主要有Basell(巴赛尔)公司(在韩国、泰国、大陆以及欧美均设有工厂)、日本JPP、日本住友、三井、新加坡TPC、北欧化工、韩国三星、SK、湖南石化、大韩油化等,国内比较成熟的只有上海石化。但近几年国内投产的聚丙烯聚合装置均有生产CPP原料的潜力,随着聚丙烯原料市场竞争的加剧和CPP行业对原料需求量的大幅增加,将有更多的原料生产厂家加入到CPP原料的生产行列。

  2002~2004年,国内CPP薄膜市场发展形势较好,产品供不应求,价格维持在12000元/吨左右,而且原料供应也比较稳定,价格在8000元/吨左右,利润空间较大。2005年后石油价格一路上扬,CPP原料价格也飙升至13000元/吨。而CPP薄膜的价格仅维持在 15000 元/吨,加之国内产能严重过剩,企业之间相互压低价格,已造成了市场的混乱。目前CPP薄膜生产厂家多为亏损运营。2005年全年产量为30万吨,预计 2006年将超过35万吨。有关更多cpp薄膜行业资讯信息请查看中国CPP薄膜行业市场前景分析与投资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更多CPP薄膜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CPP薄膜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CPP薄膜热门资讯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