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建材其他行业分析报告 >> 2015年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15年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15-10-21 13:50:46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随着人们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对自身身体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基于此使得绿色建筑行业更加适应发展,那么2015年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如何呢?请详见下文。

  发展前景之一:民众可以感知的绿色建筑。

  现阶段,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下步工作的关键是大众化和普及化,让人民群众知道什么是绿色建筑,以及绿色建筑会带来什么好处等等。普及绿色建筑有很多创新的办法:

2015年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开发推广让人民群众能够认知、熟悉、监测、评价绿色建筑的手机软件,不仅普及绿色建筑知识,而且也可藉此来激发住宅需求者和拥有者的节能行为。

  二、要把宣传推广的着重点放在绿色建筑给人民群众会带来的实际利益方面上,比如节能减排的经济性。更重要的是,绿色建筑会给居住者带来善待环境、健康舒适等心理生理价值认可。

  三、绿色建筑在设计中注重性能的可视性。随着IT技术的发展,可以将绿色建筑设计可视化和可比化。试想,未来每天一打开手机,一起床或者一出门就在一个小电子屏幕上看到我家绿色建筑的节能、节水、雨水利用、空气质量。

  四、绿色建筑的物业管理将成为一个新兴的庞大产业。这个新兴产业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经过初步测算,如果北京市2/3的建筑都能够做到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就可以节省超过南水北调的供水量。更多绿色建筑行业最新相关资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发展前景之二:互联网与绿色建筑相融合的“互联网+绿色建筑”。

  一、设计互联网化。

  目前,我国缺少整合的云计算平台软件。同时要在建筑新部件、绿色建材、新型材料、新工艺、管理新模式等方面大量应用数据、网络新技术。

  二、新产品、新部件、新材料。

  通过互联网,设计师们可以方便地找到各种各样符合当地气候条件或国家标准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许多新型的建筑材料不仅安全性、防腐性、隔热性非常优异,还能够吸附有害的气体,甚至能够释放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的气体。

  三、施工互联网化。

  未来的建绿色建筑施工就像制造汽车那样实现产业化,整个过程由互联网进行严格监管,各部件、部品生产商与物流系统、施工现场、监理等“无缝”联结,使整个系统达到零库存、低污染、高质量和低成本。

  四、运营互联网化。

  首先要引进物联网的概念,即只要安装了相应的传感器,通过个人的智能手机就可方便地实现建筑的节能、节水或家电的遥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来对自己的住宅进行监测和操控。

  六、运行标识管理互联网化。

  未来,要给每一栋绿色建筑装上一个智能芯片,便于定时收集电耗、燃气、供暖等能耗等数据,同时还要及时运算、比较并警示发布,再加上安全保卫功能,就可以为用户提供周到的服务。

  发展前景之三:建造更加生态友好、更人性化的绿色建筑。

  诺贝尔奖得主RichardSmalley逝世前曾列出了人类未来50年所面临的十大挑战问题。首先是能源,第二是水,第三是食品,第四是环境,第五是贫穷,第六是恐怖主义,第七是战争,第八是疾病,第九是教育,最后是民主与人口。如果把绿色建筑做到更加人性化和更加环保,就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地解决上述前五位和第八位问题。

  未来,绿色建筑通过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水循环利用,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为紫外波段的LED供能,使建筑物内植物昼夜都可以进行光合反应,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从而实现建筑和植物果树的完美融合,我们可以建造更加生态友好的建筑。

  总结:

  未来的绿色建筑要拥抱互联网。同时,绿色建筑要重视大众创新,这样能够全面实现节能、节水、节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全面地提升绿色建筑的质量。由于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民众参与、互动和可视化因素,也就使得绿色建筑更加生态和人性化。

  绿色建筑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感知和操控自己的家园。这样的时代已经到来,请大家准备好迎接和拥抱这个全新的绿色建筑时代!

更多绿色建筑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绿色建筑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