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软件产业行业分析报告 >> 2015年移动智能终端APP预置和分发管理分析

2015年移动智能终端APP预置和分发管理分析

2015-12-16 16:28:25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在手机上使用APP(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不过,一些手机上的预置软件让用户很是烦恼,这些预置软件往往不被用户所需,却在购买手机时“粘”在手机上,不能轻易卸载,从而成为“手机牛皮癣”,轻则占用内存,重则偷跑流量、窃取用户个人信息,极大影响用户体验。

  移动互联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APP预装早已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链,产业链上有多个利益相关方,正因为有利可图,才使得手机软件预装乱象频出。

  日前,工信部在其官网上发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APP)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将要规范手机APP的预装和分发,并在规定中明确

  表示,除手机的基本功能软件外,手机预装APP必须能让用户可以卸载。

  工信部征求意见的新规究竟能否触动相关方利益?“手机牛皮癣”又能否得到根治?手机及互联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工信部的规定或许对滥装APP能起到

  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很难从根本上影响到APP预装产业链的利益相关方。

  手机厂商及渠道商是产业链主要环节

  移动互联网行业资深人士李建华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早在智能机兴起的时候,APP预装产业链就已开始形成,线下预装是手机APP的重要推广渠道之一。

  据李建华介绍,手机APP预装产业链存在芯片商、手机厂商、渠道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能力向手机中预装APP,APP应用商为推广自己的软件,就会向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寻求合作。

  李建华对记者表示,应用商与研发芯片的厂商寻求合作有一定难度,芯片商在APP推广中属于源头,存在量的优势,但缺点在于推广周期长,一般为一到两年的时间,因此不是大部分应用商所热衷的方式;APP应用商主要的线下预装方式还是集中在手机厂商和渠道商上面。

  与手机厂商寻求合作预置APP,手机造出就能预置软件,推广周期相对更短,量的优势也很明显。李建华透露,厂商借此获利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目前预装APP在一线品牌手机中,一般为每台机器预装一款APP收取1.5元左右的费用,这一价格也会根据手机的销量而变化,一般销量越高的品牌则预置费用就越贵。

  应用商对APP预装也有自己的考核标准。“应用商的付费主要是根据激活数量,即购买手机后开启该软件的数量,应用商APP后台可以对这一数据进行监测

  跟踪;另一种情况是不考核激活数量,只要将APP预装进手机就可以,这种情况付费相对便宜,但由于存在被竞争对手在下游预装环节刷掉的风险,利益不容易得到保证。”李建华说。

  “下游的预装环节主要集中在渠道商,包括销售手机的店铺、卖场等各种大小渠道商,他们会从厂商拿货,很多渠道商都会有专门的团队来做APP预置。”

  李建华介绍,“渠道商预置APP的收费比起厂商会更多,预置一款APP一般是2到3元,因为他们是距离用户最近的一个环节,APP再被别人刷掉的机会就很小了。”

  手机厂商闷声吃亏?

  据2010-2015年APP市场新动态战略研究及竞争力咨询分析报告相关统计,从APP预装产业链中不难看出,手机厂商是重要的获利者。如果一款手机预装数十款APP,对于出货量庞大的手机厂商而言,也会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那么,工信部拟定新规会对手机厂商产生多大的影响?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对记者表示,该规定目前来看并不明晰,比如什么是基本功能软件,这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没有对不可卸载的APP类别限制很死,并且也没有限制手机厂商预置软件,厂商仍然可以预置不可卸载的基本功能软件,也可以再预置一些可卸载的软件。

  李建华认为:“如果工信部规定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其他APP可被用户卸载,在APP预装产业链相关利益方中,品牌手机厂商最有可能会遭受一定的损失。”

  李建华分析,在手机利润上,每预装一个APP能使厂商多赚一两元钱,如果APP变为可被用户卸载,那么预装APP原有的不可卸载的优势就不复存在,厂商肯定会因此而下调预装APP的价格。李建华向记者预计,手机厂商在APP预置方面的利润可能会因此减少20%左右。

  有网络评论认为,预装APP是手机厂商极为重要的利润来源,甚至是手机厂商不惧怕价格战的根本原因,因为商家压低销售价格造成的损失可以通过预装APP获得的利润来弥补。

  王艳辉对记者指出:“因为预置APP获利而不怕打价格战,这种观点是一个误区。因为预置APP不是某个手机厂商的专利,每个手机厂商都在预置APP,每个公司都会将这部分利润算作自己的收益,所以这就和没有预置APP的效果是一样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手机行业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手机利润是厂商的商业机密,利润有多高,很难为外界所知。预装APP带来的利润是不是厂商的重要利润来源,因厂商情况而异,对于一些大厂商,预装几个软件根本不能为其带来主要收入,预装太多反而会影响品牌形象;但对于一些小厂商甚至山寨机厂商,预装APP或许就是他们利润的重要来源。”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厂商滥装APP的现象多见于一些山寨机,因为山寨机厂商不担心手机品牌形象,受利益驱使,就会大批量预装APP。王艳辉表示,

  相比于品牌手机,山寨机厂商更难受到工信部规定的约束,因为他们从来都是游走在法律之外的灰色地带。

  应用商和渠道商利益难破

  由于预装产业链的存在,手机APP预装的乱象早已成为宿疾。然而这一宿疾或许很难根治。

  此前,上海市消保委曾通过多种销售渠道购买了20款智能手机,其中除一款手机在经某项检测后无法开机之外,其余19款手机每款都至少预装了30个左右的APP,OPPO的一款型号为X9007的手机预装软件数量甚至高达71个,而且大量的软件都不能卸载。

  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安卓手机预装产业及用户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基本上75%的安卓手机都被安装了6款以上预装软件(不包括相册等手机基本功能软件),平均每部手机拥有8.2个预装软件。

  该报告还显示,手机预装的大量APP,用户使用率却并不高,有33%的用户从不使用预装软件,在接受度上有43%的用户对预装软件无法容忍。用户卸载预装软件的行为也十分频繁,有85.9%的用户存在卸载预装软件的行为,其主要卸载方式为Root和重装系统。

  移动互联网领域人士向记者表示,工信部拟定的新规或许能通过规范手机厂商的预装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范行业环境,但很难从根本上消除乱象,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应用商与各层渠道商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

  “APP预装在APP推广的线下渠道中是效果最好的渠道,因为应用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轻易获得数以万计的用户。”李建华告诉法治周末记者,APP应用商的利益并不会因工信部的规定而受到任何影响,如果对手机厂商的监管趋紧,应用商还可以向预装产业链下游的各层渠道商寻求合作。

  李建华指出,工信部可以对厂商即将出厂的手机进行预装软件方面的检测,但是在厂商之下还存在各种手机分销渠道,依托于这些渠道商,又会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专业刷机公司,他们在刷入APP后再交给终端销售商售卖给消费者,对于这些下游渠道往往会疏于监管。

  李建华说:“这条产业链里面的环节太多,难免会出现漏洞,仅仅是控制其中的某个环节,很难起到太大的效果。”

更多APP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APP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