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SUV行业分析报告 >> 我国SUV行业2016年发展趋势:车企相继投放全新SUV车型

我国SUV行业2016年发展趋势:车企相继投放全新SUV车型

2016-07-13 16:54:22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近年来SUV市场逐渐成为带动汽车市场整体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尤其是在2016年,SUV市场增长已经呈现出与轿车市场明显抗衡。来自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5月,我国SUV车型的销量为322万辆,同比增长45%。SUV市场的“高烧”已连续多年不退。

  在7月8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第3届中经SUV论坛上,业内专家及SUV车企代表,冷静地预测了未来SUV市场发展走向及消费趋势。

  多元化消费需求

  据北京零点有数公司、文凤社与中国经营报社共同发布的《中国SUV市场2016年发展新动向》调研报告显示,消费者对于SUV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元,SUV范儿、兼顾个人需求及家庭需求、经济、实用、体面、时尚,外观动感,配置更高等需求明显。2016年1~5月共计投放了155款新车,其中SUV有58款,占比高达37.4%,其中全新车型达27款。而当前主流购买SUV车型的消费者以40岁以下的男性为主,且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他们有着更鲜明的个性和偏好取向,同时也对车辆的移动空间有了更高的向往,期待打破空间界限,可以跨界多方位多功能应用。”零点有数公司副总裁李国良表示。

  主流购买SUV车型的消费者之所以需求如此多元,是因为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人们的休闲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自驾游,周末和家人们一起到郊外野餐、越野。而生活方式的体闲化使得SUV正成为休闲出行的符号,这是SUV盛行和高增长的核心动因。

  两因素决定未来增速

  论坛上,很多业内人士表示未来SUV市场依然上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判断:维系多年的SUV市场高速增长,2016年仍会持续,井喷依旧。他说:“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刚性需求,汽车消费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缓,但汽车类消费占比正逐年提升,从2009年的9%提升到了2016年一季度的11.3%。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加上我国目前汽车人均保有量依然较低,下半年汽车消费还会继续增长。”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认为,未来中国SUV市场能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国际汽车先导国家SUV占比峰值是什么水平,我国有没有条件超过这样的峰值;我国还有没有竞争不充分的细分市场,决定了SUV在这些市场占比能否继续提高。

  在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针对SUV市场格局之变、产品将出现的主流特点及发展趋势、未来SUV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SUV车型的销量增长与油耗压力等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会的行业人士分析认为,未来中国SUV市场依然是一片“蓝海”,市场增长将会持续井喷,但SUV细分市场的裂变正加速,部分细分市场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目标消费者需求分析不足,价格战激烈,或将陷入“红海”血战。

  竞争愈发激烈

  根据SUV汽车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的预测,面对火热的市场,各车企更是相继投放全新SUV车型,这一细分市场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格局也开始生变,各级别SUV市场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新兴消费群体也引领市场呈现出新的消费特点。与此同时,油耗标准收紧、价格战冲突加剧,也为SUV市场未来的发展增加了更多的变数。SUV的“蓝海”正不断被广大车企战略决策者看好,数据显示,2014年SUV市场投入86款,占比为30.3%,今年1~5月共计投放了58款,仅不足5个月就占比高达37.4%,其中全新车型达27款。这表示,市场上供消费者选择的车型越来越丰富,但各款车之间的竞争却愈发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作为捷豹路虎、奔驰、沃尔沃、宝沃等豪华品牌,还是合资品牌东风标致、上汽通用、一汽丰田、东风本田、北京现代等合资品牌,以及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自主品牌,纷纷加大了在SUV领域的投放和宣传力度。一面是原有的“常青树”车型换代营销加码,一面是全新SUV车型的相继推出抢占市场。

更多SUV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SUV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