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 >> 2016年磁共振设备发展分析:老设备提前“退役” 新设备成市场需求

2016年磁共振设备发展分析:老设备提前“退役” 新设备成市场需求

2016-09-29 14:52:27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如今,临床医生不借助体外诊断和医学成像手段,几乎无法对疾病进行确诊。而在众多医学成像手段中,磁共振(MRI)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速度极快。

  据悉,截止2016年8月28日,国产磁共振有效注册证数量达到132个。

  如此多的企业竞争国内市场,他们能盈利吗?未来的前景如何?


  据2016-2021年中国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统计,2011~2015年,我国磁共振设备年销量从892台增加到1507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1%;共振设备保有量从4381台增加到9089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7%;每百万人口磁共振设备拥有量则从3.3台增加到了6.6台。

  尽管如此,我国人均磁共振设备拥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尚难满足医疗需求。未来,我国磁共振设备市场有较大发展空间。

  磁共振成像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医学成像诊断技术,是继计算机断层成像(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从技术层面,磁共振设备分为低端、中端、高端三档。

  中端市场:增长最快

  中端磁共振设备市场,主流产品是临床实用型1.5 T超导磁共振设备。其作为高场强磁共振设备,可完成血管造影、神经病学、心脏病学检查等多种临床应用,尤其适用于前列腺疾病、脑膜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的早期定性分析和治疗规划。而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临床实用型1.5T超导磁共振设备,与国外同档次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当,能够满足大中型医院的日常诊断需求。

  《报告》显示, 2011~2015年,我国1.5T磁共振设备年销量从408台增加到771台,年复合增长率为13.6%。随着超高场强磁共振设备新技术逐步被移植到1.5T磁共振设备上,后者成为最成熟的机型。

  尽管3.0T磁共振设备比1.5T磁共振设备的扫描速度更快、分辨率更高,但是后者具有经过验证的更为可靠的成像磁场强度和质量。综合来说,高性价比是1.5T超导磁共振设备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高端市场:差距明显

  目前,我国高端磁共振设备市场的主流产品是临床研究型1.5T超导磁共振设备和3.0T超导磁共振设备。其中,3.0T设备的信噪比、空间分辨率明显更高,且扫描速度快,血管成像效果显著强于1.5T磁共振设备。

  《报告》显示,2011~2015年,我国3.0T磁共振设备年销量由146台增加到228台,年复合增长率为9.3%。市场上有GE、西门子、飞利浦、东芝和联影5个品牌。由于价格高昂,主要用户是科研机构、大型医院。

  在技术上,国产高端磁共振设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在高清弥散、波谱分析、功能成像(fMRI)等高级成像方面,很多国产设备难以实现。

  从市场角度来看,进口品牌占据了我国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7成。基于没有掌握或仅仅部分掌握核心技术和仅剩低端市场的现状,仍然有二十几家企业在国家扶持政策生产磁共振。

  正是这些国家和地方的补助诱使了有这么多的厂商参与到磁共振的研发中来。

  但这样也导致了两个结果。一种是为了满足政府的面子工程,有可能项目通过了政府的验收,但并不能投产,只是为了项目做样机。

  第二种是借力政府支持,加上公司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真正去做了这个项目,后续也能投产。但问题在于技术瓶颈很难突破,即使花了两三年攻坚突破下来了,技术的价格早已经跳水,所以也无法获得可观收益。

  国际品牌现在也都有做中低端的(一般OEM),价格也很有竞争力。例如,安徽的一个核磁投标,所有的机器最终还是给GPS拿走了。

  要是论价格,国际品牌并不弱势。同时有销量优势,同档机器总体的物料成本理论上会比国产的便宜,因此他们的价格空间很大。可以说中低端的产品其实都在打价格战,利润很低。

  这一点也可以从几个上市公司招股报告中看出端倪。

  以贝斯达为例,2015年1-3月、2014年度、2013年度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3.56%、42.50%、35.66%,波动较大。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在政府资助面前失去了对市场的理性分析。迈瑞在2011年前后,面对2-3亿的政府资助,还是客观的分析了市场和自身的技术实力,没有加入到超导磁共振的竞争中来。

  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我国医疗机构依赖进口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核磁共振、CT、MI等高性能产品则大都来自进口。

  2015年,针对国产医疗设备的转型升级,政策方一共下发18部文件,国家政策正高度关注医疗器械发展。受此影响,高端医疗器械投资前景值得期待。预计大型影像设备、高值医疗耗材等高性能医疗器械将成为未来政策扶持重点。

  市场预测:内需仍强

  《报告》提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设备在精确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大大提高。这将促使一大批“老”的磁共振设备提前“退役”,引发新的市场需求。预计2016年我国磁共振设备销量将增加,之后几年增势会趋于平稳,保有量持续增长。

  大型综合医院的医疗设备固定资产规模以亿元计,且每年在医疗设备上的投入以千万元计,其存在极大的可拓展空间。另外,磁共振设备使用寿命一般是8~10年。在使用一定年限后,医疗机构需要对旧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或者购买新设备。目前,部分省市级医院已开始更换使用多年的旧设备,配备功能更完善的临床应用型1.5T高场强磁共振系统。但是,由于购买新设备的成本巨大,因此,很多医院还是将现有设备更新升级作为首选。”崔泽实介绍。

  《报告》还提到,目前,我国一些大型教学医院也在更新、引进临床研究型磁共振设备。而区域医学影像中心的建立,将推动医疗影像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对国产设备的扶持力度远超以往。这将加速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推动国产设备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国产磁共振设备企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虽然磁共振成像时间较短,但是医生在阅读、分析磁共振影像片子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远远超过CT。目前,磁共振设备临床应用领域亟须加强专业人才培训。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在使用磁共振设备上存在明显的技术‘短板’。建议企业在拓展基层磁共振设备市场的同时,还要给予更多的技术支持。

更多磁共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磁共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