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能源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2016年发展趋势:技术发展遵循热效率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2016年发展趋势:技术发展遵循热效率

2016-09-29 17:20:19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燃气轮机属于重大核心装备,如果长期依赖进口,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不利于我国燃气轮机动力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从市场容量看,我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中“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三大工程均需要大量30兆瓦级工业型燃气轮机,同时我国舰船制造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大量30兆瓦级舰船燃气轮机,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燃气轮机潜在市场。

  燃气轮机发展历程

  重型燃气轮机是发电设备的高端装备,其技术含量和设计制造难度居所有机械设备之首,是机械制造行业的金字塔顶端,在国民经济和能源电力工业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已经达到全球发电总量的五分之一(欧美国家已超过三分之一),最先进的H/J级燃气轮机单循环和联合循环效率已经达到40%—41%和60%—61%,为所有发电方式之冠。燃用天然气的燃机电站污染排放极低,二氧化碳比排放量是超临界燃煤电站的约一半,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保护环境和落实《巴黎协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之一。

  我国党和政府对发展重型燃气轮机产业高度重视,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称两机专项)从2016年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已经列为“十三五”发展计划中我国要实施的100项重点任务之首。

  从1939年世界第一台发电用重型燃气轮机诞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技术进步和企业重组,GE、西门子和三菱公司各自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和产品系列并垄断了全球市场。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难度很高、研发投资巨大、实施周期很长,一旦决策失误,轻则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和市场份额损失,重则有可能使公司陷入危机甚至导致公司破产(被兼并)。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2016年发展趋势:技术发展遵循热效率

  燃气轮机技术发展趋势

  世界重型燃气轮机技术发展遵循热效率提高的路线,正由当代级(E/F)向先进级(G/H)、未来级(J)发展,部分国外燃气轮机制造商的燃气轮机技术已达到H级水平,下一步技术发展趋势是:

  2016-2021年中国燃气轮机(火电行业)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显示,提高燃气轮机参数(燃气初温和压气机压缩比),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燃气初温的下一个目标是1700℃。拓宽燃料适应范围,进一步降低NOx等污染物排放。燃气透平要求进汽温度更高、透平气动效率更高、功率更大、材料高温性能优越,采用更先进、更复杂的冷却技术。压气机朝着级数少、压比高、效率高、运行稳定性高、喘振裕度大、及流量大的方向发展。燃烧室要耐更高温度的燃烧反应,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减小尺寸。

  无论是简单循环还是复杂循环,世界燃气轮机的功率与效率逐步提高,耗油率不断降低。简单循环燃气轮机主要通过提高压比、提高涡轮进口温度、提高部件效率等措施提高功率与热效率并降低耗油率。

  燃气轮机专项的奋斗目标已经明确,即2020年实现F级300MW燃机自主研制、2030年实现H级400MW燃机自主研制,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我国燃气轮机制造企业和科技界已经行动起来,但是技术路线各不相同。我国是燃气轮机行业的后来者,我们希望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代价走完前人花了半个多世纪才走完的历程,因此学习前人成功的经验、避免重犯前人的错误非常重要。燃气轮机技术进步有科学客观的规律,按照科学规律进行自主创新,可事半功倍;违反科学规律办事,或事倍功半、或一事无成。

  鉴于我国燃气轮机产业与国外燃气轮机产业的巨大差距,以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研制为依托,推动燃气轮机技术研究发展,从而,提高重大装备制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满足我国能源战略需求和国计民生对重大装备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燃气轮机领域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

更多燃气轮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燃气轮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